分享

雄姿勃发 ·王者气象

 nzpeach 2015-09-02

 

 

  秦汉时代,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财力的相对集中,为雕塑艺术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秦汉王朝的统治者,将雕塑艺术视作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其中陶俑也有着辉煌的成就。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所见的一系列出土实物,将着重介绍秦汉时期的陶俑艺术,同时强调秦汉陶俑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一、秦俑艺术

  众所周知,秦代的陶俑艺术,以陕西省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最为壮观,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共有三个坑,出土了数量巨大的陶马、陶俑。兵马俑每一个坑的平面布局都不相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规模最大的一号坑。根据秦始皇陵博物馆内的介绍,它东西长230米,宽约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发掘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估计一号坑里埋藏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战车约50多辆。兵马俑一号坑所再现的是秦朝军队宏伟的作战方阵,是秦代军队的真实写照。坑中数量众多的兵马俑有着严谨的布局,一律排列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壮观的军队场面,再现了秦国兵强马壮、勇猛善战的雄伟阵容。

  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可以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写实风格的代表。其中的秦俑、陶马、战车均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的,形体近于真人真马。但是秦兵马俑的写实决不仅仅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职阶层,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秦俑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表现了不同的个性,“有的凝神深思,有的昂首眺望,有的怒目雄视,有的面带笑容”。通过对面部的精心刻画将秦朝军队中的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得生动传神。

  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对陶马的塑造也是如此,用洗炼概括的塑造手法便将一匹匹战马刻画得形象生动。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细腻多变化以外,四肢与胸部都用大写意的夸张手法,棱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浑圆,腰部微凹,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复杂的线条,流畅并富有韵律感,让人感觉到如真马再现。

  另外,兵马俑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彩绘的。很难想象坑中灰头土脸的秦俑其实是彩色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的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色彩绚丽的样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有残存颜色的痕迹,这些颜色的种类有红、绿、白、黑、黄等多种,可以想象俑坑初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的站立场面是何等辉煌和壮观。这种绘塑结合的艺术技巧,成为雕塑技法的补充手段,是秦俑丰富艺术表现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将写实主义的艺术得到了充分表现,再者,绘塑结合的技法也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为后代的雕塑艺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秦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秦代跪坐陶俑
(西安博物院藏)


秦代彩绘跪射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秦代文官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秦代箕踞姿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秦代兵马陶俑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代跪射陶俑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代将军陶俑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代彩绘陶俑头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代彩绘陶俑头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藏)



二、汉俑艺术

  古代官僚、贵族和巨富及帝王都信奉“事死如事生”的信条,对死后的葬礼非常讲究。汉代是一个厚葬之风盛行的时代,在陪葬的明器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如果说秦俑的出现把中国古代雕塑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汉俑的出现就是中国雕塑大放光彩的高峰期。

  代人把对天国的冥想,对灵魂的超生,对现实的理解转化为对艺术的追求,借陶俑而望人生。从出土的陶俑来看,汉俑继承了秦代威严划一的风格,在塑造时注重总的精神面貌,整体感强,取大的气势,表现手法以象征和夸张为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汉承秦制,并且融合创新。是说汉代的随葬品中含有秦的文化特征,但已无法维持秦时的风貌,西汉帝陵和陵园虽然发现了大批的陶俑,数量尽管未减,但是汉俑形体的尺寸大为缩小,笔者在陕西汉阳陵博物馆所见到的出土汉俑只有60公分左右的高度,形体大小与秦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而在个体的塑造方面,汉俑的艺术性又有较大的提高。其造型优美,姿态更加生动传神,极富动感。因为没有刻意求工,汉俑的风格也更加自由挥洒,选材更加生动活泼,因此更加富有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时代特征。

  迄今为止,在全国各地所出土的汉代陶俑,题材非常丰富,造型各不相同,包括有各种侍女、侍从俑、伎乐俑、歌舞俑、说唱俑、百戏俑等等。这些陶俑有的是单个的出现,有的是以组合式的形态来表现,看上去既古拙有趣又深厚自然,为我们充分展现出了两汉时期的社会风俗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百态。

  另外附带提及的是在汉代陶俑出土的同时,还出现了大量的陶塑动物俑,如陶牛、陶鸡、陶狗、陶猪等,还有一些陶井、陶谷仓、陶塑楼阁、水台等,这些都和当时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以及“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为我们真实再现了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

  汉代的陶俑,内容丰富多样,艺术上精美传神,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品。艺术的事实告诉我们,汉代的陶俑艺术,不求精确的、完全的模仿,而是追求整体的气氛,追求人像的性格特征和勃勃生机。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汉代兵马俑

(陕西咸阳博物馆馆藏)


汉彩绘指挥俑

(陕西咸阳博物馆馆藏)



汉代击鼓说唱俑

(中国国家博物院馆藏)

西汉乐舞俑

(徐州博物馆馆藏)


乐舞杂技俑

(山东济南无影山西汉墓出土)

汉代百戏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汉代六博俑

(洛阳龙门博物馆藏)


西汉彩绘女跪坐侍俑

(徐州博物馆馆藏)


西汉彩绘包头巾女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秦汉陶塑艺术,在我国陶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开创了新的境界。秦汉陶俑作为陶塑艺术中的一大门类,同样在我国的艺术史上有着其重要意义。

  当我们仔细看过秦兵马俑之后,会发现毕竟还是改变的初期,所有的陶俑还全部都是真人大小,这种现象其实我们可以归结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去理解。众所周知,秦始皇的个人作用在历史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完成了六国统一的局面之后,又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在他的影响下,秦俑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替代物,而是倾注了生命活力。它们像活人一样,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为秦始皇效力。所以庞大庄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俑艺术的现实主义,不仅仅具有艺术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而到汉代,随着人性意识的提高,这时用来象征性殉葬的陶俑,有了新的面貌,形体开始一改秦时的真实比例,变得小巧精炼。这与当时的社会有着很大关系,在汉初,从社会时局来看,连年战争,不允许劳民伤财,经济条件决定只能做小的,再者其统治者提倡节俭,但当时厚葬之风盛行,因此陶俑的制作一改过去的风格。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陶俑艺术的风格也趋向浑厚豪放。

  不管是秦代陶俑艺术的写实主义,还是汉代陶俑艺术的象征手法,都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其艺术格调是与当时的政治局面和经济相适应的,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后人用来研究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