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后的北京,变化大到不敢相信!

 duanmiyi 2015-09-04

?

文/陈开善

图/俞升昇


未来20年,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科技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小北带你走进未来,一同探索20年后这新奇的世界。


1、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


未来会更多的蓝天白云吗?小北带着众网友的疑问,驾驶时光穿梭机去往20年后北京一探究竟。

小北到那后发现,20年后的北京与20年前的北京竞有着天壤之别,蓝天白云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呢?一年365天,除刮风下雨外,北京上空几乎都是蓝天白云天气,就连20年前冬天多见的灰蒙蒙的天气也不见了。

终究其因,污染企业关闭了,燃油机动车改为清洁能源了,火力发电改为新能源发电了。


2、看病不出门 穿衣不用看天气


20年后的科技与20年前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强大到你不敢相信,先说说老百姓最关切的衣食住行看病就医话题。

在穿衣方面,采用高科技合成材料制作成的衣服,不仅防寒、防水、透气、轻便、柔软,还具有防火、耐磨的特性,最大的实用就是衣服自带清洁功能,免洗、免烫。

未来看病还不用出门,待在家里动动手触摸手机或电脑上“家庭医生”软件,医生上门服务,如简单治疗家中就可完成。每个人都一张身体健康芯片卡,完整记录个人健康问题,医生可以全面的了解前应后果,诊断更准确。


3、灾难预警能力增强了


目前,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也都是事后才补救的,失去的财物可以再得,但失去的生命却无法挽回,怎么办?

20年后的今天,科技的进步使得自然灾害预警从事后得知,变为事前预警了,全国范围都建立起一整套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并能跟踪到地壳运动变化及能量的聚集变化,从能量数值、天气变化、地壳运动来研判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并发生预警信息,通过手机信息告诉每个人,让他们做好事前防范。


4、新能源汽车将取代燃油汽车


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全面普及,机动车只好成为汽车博物馆的收藏品,所有加油站被改造成为新能源供应站,如汽车充电桩站、氢气燃料站等。

那时,你我乘车出门不再受汽车尾气“侵扰”,因为我们乘坐的都新能源汽车,如太阳能汽车、纯电动车、氢气燃料汽车,甚至核动力汽车。人们为了记住这跨时代的进步,有的加油站还被改造成为纪念馆。


5、身份证多了个DNA


最近两年我们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都要采集指纹信息,也就是录指纹,目的是加强身份的安全性及社会管理需要。可你知道吗?

20年后的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不仅要求录指纹,还要采集DNA信息,届时医院查看基因信息,刷身份证就可以了,不必采集患者血液、毛发、唾液等化验物。DNA身份证好处主要表现在人体器官移植、输血、耐药基因和干细胞移植的认定等方面。当人们需要供体器官和骨髓移植时,可以对照基因身份证寻找。


6、房价不再飞涨


眼下北京房价还在上涨,涨到哈时候是头呢?20年后的北京,房价上涨空间有限,很难再现大副上涨的势头。

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略知一二,20年后有购房需求大多是00年后和10后,00后那时正当壮年,而10后正当大学毕业,有购买能力还数00后,可以说是买房的主力军,但就北京较低出生率来说,靠他们推高房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7、PM2.5浓度越来越低


今年的8月20日至29日,北京空气质量天天优良,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7微克上下,同比下降74.5%;达到北京市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连续10天一级优水平,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

这要归功于“阅兵蓝”,试问一下如果不举行阅兵,还会有这样的数值吗?小北说有,不过,比这数值来要牛,几乎全年都能保持这样的水平。

因为国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及增加绿化造林面积,并逐批关闭污染企业,机动车尾气污染没有了,工业废气排放没有了,粉尘扬沙没有了,很自然PM2.5浓度就越来越低了。


8、智能机器人已普及寻常百姓家庭


机器人的使用常见于工厂流水车间里,比如做一些简单的焊接和喷漆等工作。但是还普及,没有普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价格不菲,二是功能单一,三是体型笨重,还不够灵活;四是市场待培育,需求少。

经过20年科技迅猛发展,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智能机器人将取代家中保姆,代替看孩子、做清洁、修理维护家电,甚至洗衣做饭都能干,你说神不神奇。


9、无人汽车开启生活便捷时代


无人驾驶的飞机已经在军事上派上用场了,中国首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已经问世了。但为什么迟迟没有进入市场,主要还是基于安全性能问题。也就是电脑控制代替人的感官机能并做正确处理的行为这项关键技术还未能突破,若攻克这项关键技术,还要有一段的路要走。

不过,再有20年,这项技术才能从攻克到趋于成熟。到2035年,你不学驾证,也能轻松出门兜风,不过这一实现的提前,相关法规得要修改,否则被交警逮住,不仅要拘留,还要罚款,还真是得不偿失。


10、3D打印人体器官技术已普及患者


一名患者进到医院对医生说,我胳膊断了,医生你给我来条胳膊。另一名患者也跟了进来,接着话茬说,我腿有毛病,我想换一条。你看到这段对话,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科幻电影里的台词,说不定2035年就实现了。

其实,3D技术打印人体器官早在前几年就出现了,在2013年时,美国一男子头部移植了3D打印的塑料头骨。

不过,这项技术还面临技术瓶颈,就是:样本打印出来后,需要将其放到培养器中,以便细胞能够“融合”,彼此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如同真的器官一样。这也正是这项技术无法在普及的原因。

不过,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将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音。小北说什么好了,科技专家就赶紧突破吧!期待中!


11、刷脸支付已融入百姓生活


如今逛街购物时,还得带钱包、银行卡,或手机,一忘记带真麻烦还得回家取来,没有它们还真不行,如果小北告诉你20年后,这些东西不用带了,逛街购物时只要带上你的一张“脸”就可以了,真有那么神奇吗?

是的,因为这项刷脸支付已于2013年研究出来,技术还不成熟,没有真正应用到生活来,目前见到最多的就是应用于企业的考勤管理或刷脸门禁。不过,20年后刷脸支付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支付的各个领域。比如,逛街购物、网上消费、购买飞机票、火车票、旅游等领域。


12、新建住房采暖、供电自带太阳能


目前新建住房采暖、供电还是以燃煤为主,未来就不一样了,20年后建筑材料,可以和太阳能硅片结合在一起,如每块砖就是一块太阳能硅片,所以砖块构建成的建筑,就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硅板,而且太阳无论在什么方向,都不影响对热量的吸收。

在把所有新建建筑吸收的热量聚合在一起,通过机器设备加以能量转化,变成电能、热能。


13、未来智能手机可穿戴、无须充电


你的手机还是拿在手上或揣在兜里吗?若是这样,你就太“落潮”了。20年后,智能手机将颠覆你的想象,已实现穿戴,无须充电。可以是穿在身上的衣服,我们用它来接收数据,同时也在传递数据,通过各种摩擦跟它互动,还可以阳光转化成电能,也就省去充电的麻烦。

也可以是一副眼镜,用来接打电话和发送信息,还可以是枚戒指或手镯,甚至帽子、鞋子都可以变成一部手机。你说抱个鞋子当手机使,这样的场景只能在电影镜头里见过,现在看来很科幻,未来20年后说不定就变成真的了。


14、医保、养老保险全国联网通用了


目前医保、养老保险还没有全国联网,异地报销和办理转接养老保险手续比较繁琐。

若在20年后便不存在了,因为那时全国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保已经全国联网,一张医保卡全国通行,不必担心到外地旅行生病就医不好报销的难题了。

而养老保险也是如此,终生一个编号,不管在哪上班,只要交费便可以累积缴费年数,只要缴够年数,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能领取养老保险金。


15、办事无须出门,动动手指就搞定


20年后的世界,你会发现生活在二十年后的人们只干三件事:工作、休闲娱乐、谈情说爱。像什么家庭琐事,如洗衣、做饭、带孩子、买菜都无须自己干了,动动手指,点击“上门服务”系统,就会有人上门服务。

这并不是最新鲜的,还有更新鲜的,比如像办理纳税、公司注册、签证、证明书,或参加起诉、应诉,或买水、购电等事项都无须亲自办理,家里有网就能办理。

你说神奇不神奇,真是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未来科技太牛了,简直不可思议。


16、个人信用系统健全并完善


20年后,个人信用系统是人的一张脸,大事、小事全都记录下来,哪怕坐火车、去景区旅游逃票等行为都会一一记录,如果个人不讲诚信,还直接会影响你的生活,并决定你能否在社会上立足,比如说不能按揭贷款、限制消费、不得旅游和出国等。

对不讲诚信的个人,还将在公共场所予以曝光,让不讲诚信的人无社会立足之地。这样一来,讲诚信的人多了,而骗子少了,社会更加和谐了,到那时无人超市也多了,再现古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景象。


本文非官方文件,纯属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