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物种日历】6月30日曼陀罗

 天空勇者 2015-09-04

作者:ArcherEmiya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茄科曼陀罗属的属长,一种在传说中神秘而又略带恐怖气息的神奇花朵,而令它饱含神秘气息的各种传闻最初是源自佛教天华中有一品称为“曼陀罗华”(《法华经·序品》:“是时天雨曼陀罗华。”),但根据“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所指出的,“曼陀罗华”应该是一种小圆团形的白花,那么佛经中记载的“曼陀罗华”和今日所说的曼陀罗的花应该是截然不同的二者,因为曼陀罗的花的花型为漏斗状,略微有点像大牵牛花。



左一和左二是曼陀罗 D. stramonium常见的白花和紫花两种类型。而右一的园艺上常见的“紫花重瓣曼陀罗”则是洋金花 D. fastuosa 的人工栽培品种,并不是曼陀罗的品种。(commons.wikimedia.org;wahlens.se;tradewindsfruit.com)


不少传言中认为佛经记载的“曼珠沙华”是“红花石蒜”(石蒜 Lycoris radiata),因而进一步认为“曼陀罗华”应该是“白花石蒜”(乳白石蒜 Lycoris × albiflora),但“曼珠沙华”是“红花石蒜”这点一般认为最早是日本人按自己的理解附会而成的(红花这点符合,但花为圆团形这一点便有些勉强,至于另外提到的“曼珠沙华”有“芳香四溢”的相关描述则完全不符),后来流传开来成了“公认”版本之一(其他还有不少版本,例如红莲花和白莲花的版本),但若要严谨一些的话,佛教天华都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现实存在的植物,而更可能是一种意象。


说回曼陀罗,传说中其除了神秘还带有不弱的恐怖气息,各种各样的曼陀罗中毒的描绘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百出,那么现实中的曼陀罗是否有毒?


答案是肯定的。茄科盛产毒物,而曼陀罗属则全属约16种植物都没有拉后腿的拥有毒性。


曼陀罗全株有毒,果实种子更是富集莨菪碱、莨菪胺、阿托品等具有神经毒性的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传言中曼陀罗中毒的症状都包括出现幻觉这一点,现实中若是误食曼陀罗中毒则会出现口干发热、头痛头晕、幻听幻视、抽搐痉挛等症状,严重者陷入昏睡并在昏迷中死亡,所以平时没事最好不要吃任何不认识的植物的任何部分,哪怕看起来很美味。


不过其实曼陀罗的果实的样子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会美味的东西......


曼陀罗俗名之一“狗核桃”便是来源于其外形猎奇的蒴果,直立生长在枝叉或叶腋的卵球形刺球相信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不是好惹的东西,所以误食曼陀罗果实和种子中毒的人我一直认为他们是勇敢且无畏的......



曼陀罗 D. stramonium 直立生长的蒴果(左),其成熟后会从顶部规则的四瓣裂(右)露出内部的种子。(来源从左至右:commons.wikimedia.org;blog.metmuseum.org)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曼陀罗也并不都是果实呈刺球状的,有些文献记载为无刺曼陀罗 D. inermis 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应该还是曼陀罗 D. stramonium 的家伙的果实便是外表无刺的。



曼陀罗较少见的蒴果外表无刺的个体,其有刺无刺和花呈白色还是紫色一样,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上后代并不稳定表现出同一个性状,因此不能作为物种划分的依据。(来源:luirig.altervista.org)


同大多数名字流传甚广的东西一样,曼陀罗也总是和好几种植物被混为一谈,其中以洋金花 D. metel 为最,除了外貌极似之外,还因古时将二者都作为入药之用并都称之为“洋金花”。另一种外貌相似的植物毛曼陀罗 D. innoxia 则因全身毛绒绒区别较明显而较少被并提。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花白色、植株整体都覆盖有细腺毛和短柔毛的毛曼陀罗 D. innoxia ;花色有白、黄、紫但经常为黄因而得名的洋金花D. metel ;毛曼陀罗总是俯垂的果实;洋金花一般刺较钝、花萼浅盘状的果实。(来源同上:flowerspictures.org;commons.wikimedia.org;botanicalgarden.ubc.ca;missouribotanicalgarden.org)


曼陀罗属在我国还产一种差异与曼陀罗较大的植物——木本曼陀罗 D. arborea (此学名为《中国植物志》记载,但The Plant List认为其实一个异名,应做 Brugmansia arborea ,也就是把木本曼陀罗组作为木本曼陀罗属对待,《中国植物志》的编纂者采用的是不把其列出为属的意见,因为其“果实俯垂、不规则开裂、表面光滑及其组织肉质等和曼陀罗属的Ceratocaulis组是共同的”),除了名字表明的其为木本有别于其它三种为草本之外,其花俯垂、蒴果为浆果状也是显著不同的特色。



木本曼陀罗俯垂宛如一盏盏吊灯的花和俯垂的光滑的浆果状蒴果。(来源从左至右:lookfordiagnosis.com;gardenerscorner.co.uk)


曼陀罗的果实虽然很有特色,但其实也并非独门外貌,夹竹桃科的黄蝉属中便有外观和其不止三分相似的果实存在,例如绿化带中常见的黄蝉 Allamanda schottii ,它的果实也是刺球型蒴果。



黄蝉的“刺球”果实和花。(来源从左至右:luirig.altervista.org;htbg.com)


无独有偶,黄蝉属的植物也带有毒性(夹竹桃科同样盛产毒物),所以挺可惜的这个刺球依然吃不得。




“物种日历”(微信号guokrpac)每天一个物种,带你重新发现你的城市。


点击“阅读原文”与自然控们一起来讨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