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虎队” 队长外孙女:到中国才明白,他为何执意来华抗日

 真友书屋 2015-09-04

▲ 陈纳德和主任参谋 C.B.斯基普·阿代尔在中国昆明


在嘉兰惠的儿时记忆中,外祖父陈纳德是个低调的普通人。她从没见过陈纳德穿军装的模样,也不曾听说他和中国的渊源。直到8岁那年看到的一张照片,她才知道“我外祖父不是普通人”。



文 | 施瑜 陶慧琳(实习) 编辑 | 洪立

图片提供 |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美国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


嘉兰惠(Nell Calloway)今年65岁,但看上去只有50开外,齐耳短发,蓝紫色长袖丝质衬衣,米色裤子,化着淡妆,眉目和她的外祖父、“飞虎队”队长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 Chennault)有几分相似。


见面后,她领着记者去了休息室,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在长场的有她的儿子、女儿还有两个孙女。


她递上来一张古色古香的白色名片,英文一面印着陈纳德飞行博物馆的标志,中文一面则是陈纳德去世那年发布的纪念邮票,上面印着繁体的嘉兰惠。


“不要误会,我其实不会中文的。”嘉兰惠坦白道。谈起陈纳德的战绩,嘉兰惠变得神采奕奕,“1941年12月20日,我外祖父率领的飞虎队在云南上空和日本军队交锋,这次交锋不仅给中国人鼓足了勇气,也让美国军队看到了希望。你要知道,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军队的气势一直很低落。”


记者问起陈纳德的两段婚姻,提起陈香梅,嘉兰惠也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眼神,更没有拒绝回答。



“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外孙女嘉兰惠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70周年之际,陈纳德飞行博物馆馆长、“飞虎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受中国政府邀请参加“反法西斯大阅兵”。

从美国前往北京途中,嘉兰惠在上海逗留数日。期间她接受《外滩画报》独家专访,讲述了陈纳德不为人知的轶事。

1940年代初期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灰暗的时刻:德国冲破马其诺防线占领法国;日军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节节推进。这时,一支来自美国的志愿航空队,驾驭P-40等战斗机在中国南部筑起一道空中壁垒,不但令中国军民士气大振,也让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最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的微光。



1942年5月28日,飞虎队战机停靠云南驿机场加油。席地而坐的几位,从左至右依次为R.T.史密斯、肯·简斯代德、鲍勃·普雷斯科特、林克·劳克林、比尔·里德。站在左边的是汤姆·海沃德,站在右边的阿维德·奥尔森在此次飞行任务中担任68号P-40战斧式战斗机(图中后方)的飞行员


在中国民间,“飞虎队”队长陈纳德被誉为“飞虎将军”。

生于1893年的陈纳德酷爱飞行和钻研空中战术,但在美国空军他却抑郁不得志,最后被迫退役,成为一名飞行教官。

1937年,陈纳德在中国亲历了日军暴行后,当即表示:“如有需要,愿意尽力为中国服务。”1941年4月,苏联在和日本秘密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后,中止了对华援助,令中国军队雪上加霜。

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陈纳德说服了罗斯福总统,以私人机构的名义组建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助中国,于是就有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陈纳德在中国对日作战中立下血汗功劳,个人击落日本敌机超过40架。在抗战胜利在望时,他却因为与美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意见不和,被调回美国。

离开中国前,蒋介石夫妇授予他当时的中国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大蓝绶带。当然,陈纳德和陈香梅的忘年恋情在中国也一直传为佳话。



中国昆明,飞行员奥林·韦尔奇、克·罗西、查理·夏基、迪克·斯内尔、吉米·福克斯与P-40战斗机合影


在嘉兰惠的儿时记忆中,外祖父陈纳德是个低调的普通人。她从没见过陈纳德穿军装,也不曾听说他和中国的渊源。她第一次看到陈纳德穿军装的模样不是在家庭相册里,而是在杂志上。

那是1958年,陈纳德刚刚去世,她回到学校,看到一本综合期刊,封面就是自己的外祖父。那一年,嘉兰惠才8岁。

“我记得当时自己非常震惊:为什么外祖父会出现在杂志上,而且穿着军装?我跑去问老师,老师听了也非常惊讶,当然根本不相信我所说的,于是打电话给我母亲确认。”嘉兰惠回忆道,“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外祖父不是普通人。”

嘉兰惠的母亲名叫露丝玛丽·陈纳德(RosemaryChennault),是陈纳德和前妻耐尔·汤姆逊(NellThompson)的幼女。陈纳德只身前往中国参战时,露丝玛丽·陈纳德也只有8岁。她对父亲义无反顾加入中国抗战的决定一直耿耿于怀,直到2002年前往中国后才开始理解他。



1942 年,中国上空的飞虎队——第三中队地狱天使


这次来华,嘉兰惠带上自己的儿孙,让他们一起了解中国的抗战历史。

嘉兰惠说,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帮助美国人了解陈纳德的功勋,也是让美国人了解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更是帮助美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她现在计划筹备一个“飞虎队”研究院,促进中美学习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现在嘉兰惠已经迈出第一步:陈纳德飞行博物馆对外开设了中文课程,而她早已印好了双语名片。


P-40战斗机总装车间。立柱上文字为:为正义与和平而奋斗。


B=《外滩画报》

C=Nell Calloway

B:在你们亲人面前,陈纳德是个怎样的人?

C:他是个用心的人。我母亲说,她小时候经常收到来自中国的礼物,都是我外祖父寄来的。他能记住每个人的生日,而且会在我们过生日时准备礼物。

B:你们一家和陈纳德联系多吗?

C:不多,从我记事开始,联系就不多,主要因为我外祖父一直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三地飞,但他会捎钱给我父母,叮嘱他们给我买生日礼物或者圣诞礼物。

我去他家的时候,他在菜园里种菜,我就在旁边看。很多人问我,你小时候,你外祖父给你讲过什么故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基本上是我给他讲故事。

B: 你外祖母受离婚的影响大吗?

C:肯定的,但是有一点外面人可能不知道。1946年,外祖父到中国组建民航空运队,他是准备带外祖母一起去的,但是她拒绝了。一方面她考虑到自己的儿孙都在美国,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局势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正在打仗。这是他们离婚的导火线。后来,他娶了陈香梅。当然,他们肯定在之前就认识了,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这么发生的。

我十几岁时,有一次主动问起,试探我外祖母和我外祖父的感情,她是这么回答的: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我丈夫。他们离婚后,重新建立联系也是个复杂的过程。其实,这件事对我母亲的打击也不小,我母亲当时还未成年,还待在家里。



飞虎队第三追击中队的成员“地狱天使”们合影留念


B:陈纳德在家书里面抱怨过中国艰苦的作战环境吗?

C:没有,他给我外祖母的信里从来没有抱怨过,但我知道他给自己父亲写信时,有提到自己的忧虑,他很担心中国的前途,也抱怨美国为什么不派援兵。1940年他说服美国官方,开始招募飞虎队,才少了忧虑。

B:你母亲怎么看待陈纳德?

C: 她很少发表意见。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母亲一直不能理解我外祖父为什么要来中国参加抗战。直到2002年我们一起来中国,她参观了很多抗战遗址,听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史,才明白我外祖父为什么当时执意留在中国,也意识到他的伟大。很多美国人不理解中国人在那场战争中所受的苦难。

B:你怎么看待他的军事才能和成就?

C:他来中国时,身份是普通公民。你要知道,他在美国军队仕途发展很不顺利,没人欣赏他的战术,所以被迫退役了。他招募组建飞虎队时,用的完全不是军队那套标准,而是老板招聘员工的形式。

有一点值得一提,他从军前是个老师,所以他训练美国空军志愿者成员的时候,充当的是教师的角色。他部下很多人没上过战场,也有不会开飞机的,最后他把这些人都培养成训练有素的战士。

当然,他最杰出的能力,还是体现在和中国人民的沟通方面。1937年来华时,他中文一句都不会说,但已经开始训练中国飞行员了,他还帮助建立了空中预警网。如果没有这个空中预警网,飞虎队很可能坚持不了一个星期,就被日本人炸掉了。他教会中国民众如何给空军部队通风报信。一旦日军出动,他可以提前准备后撤。除此之外,外祖父还指导中国建设军用机场跑道,帮助也很大。



隶属“熊猫”中队的P-40战机飞行员


B:飞虎队的后人是否组织协会?

C:有的,每年聚会。我过去几年都参加,跟其他成员的后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B:你的祖父和美军中国战区指挥官史迪威将军一直不合,你怎么看待这段关系?你和史迪威的后人有联系吗?

C:他们之间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史迪威将军从不重视空军的作用,他觉得单靠陆军就行了。后来,事实证明他是错的。我祖父从来没有否定过陆军的作用,但他一直认为空军可以起到保护陆军的作用。我觉得祖父是正确的。关于史迪威的后代,我碰到过他的外孙John Easterbrook。

B:你们后代相处得如何?

C:还可以。我们在一点上达成一致,就是我们的祖父都是铁血硬汉。不过,最后法西斯被打败了,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就足够了。

B:当时飞虎队在中国时,拍下很多中国的照片。你外祖父也有参与吗?

C:肯定有,他非常喜欢摄影。除了摄影,我外祖父其实还喜欢摄像。1937年他乔装成游客,去了趟日本,然后把照相机藏在外套里偷拍日本兵工厂。这是在为以后轰炸日本兵工厂作准备。你看,他就是一个军事天才啊。

B:那这些影像资料现在公开了吗?你们博物馆有吗?

C:有一些,但是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复原里面的内容。



飞虎队成员在昆明


B:你们家和陈香梅家里有联系吗?

C:我外祖父去世后,基本没有联系了。不过最近几年,我和辛西娅·陈纳德(Cynthia Chennault,陈纳德和陈香梅的次女)走得比较近,我们是同龄人。我们博物馆建成后,我给她打电话,她捐了不少我外祖父的遗物给我们博物馆。我们后来还一起旅行,现在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B:你怎么看待陈香梅在美国政商界的成功?

C:我觉得她是个出色的女人,她也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我外祖父在中国的荣誉。



行驶在雷多公路上的车队,在靠近中国云南的地方,看见一座由市民为纪念一位牺牲了的飞虎队英雄而竖立的一座纪念碑。纪念碑背后的墙上写着“为正义而战”


B:陈纳德飞行博物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你是怎么成为馆长的?

C:这个博物馆原址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飞行员学校之一,美国志愿部队的一半人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建立博物馆主要还是为了纪念飞行学校,建馆主要是为了让美国人对“一战”以来的战争有更全面的认识吧。

一开始,我不是馆长,我只是一个志愿者,因为我觉得了解历史很重要。我一直觉得“忘记历史的人是没有前途的”,这是我当志愿者的动力。后来,前一任馆长离开了,他们选我当馆长,我接受了。

B:你们博物馆有中国访客吗?

C:还蛮多的。你要知道,我们博物馆在一个很小的镇上(位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今年夏天就有7家中国媒体来参观我们博物馆,有一家是专程从大陆过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