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痛泻要方与附子理中汤

 神医图书馆318 2015-09-06


浅谈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痛泻要方与附子理中汤

一、疾病史
  
  本人身体从小就瘦小,主要原因胃口不开,但也没有什么大碍。到了初中,离家就读,自带饭菜在学校蒸,食量更加不好,有时还晚餐不吃过夜。曾有几次因饥饿而胃部痉挛得脸色苍白。1985年考入武汉某大学,家里经济条件好转,食堂饮食好,饮食又失去节制。暗自想把自己吃胖一点,特别是早餐,价钱便宜,几乎每次超食量。1986年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腹泻,从此腹泻伴随我十几年。起初对腹泻不重视,认为过几天会好,但愿望落空,到校医处看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效果。既然腹泻,就多吃一点,持续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小腹胀痛,甚至滑脱不禁,从此小腹疼痛伴随我十几年。
  由于时间久远,没有医学知识、加上没有收集病史的习惯,现在已经不知详细治疗细节。校医同意我到社会上的医院就诊(那时学校可以报销医疗费),大致基本上就大便、小便、血液化验,没发现什么问题,然后医生按照胃炎治疗,然后没有任何效果,这么一个过程。然后又去看医生,循环往复。就诊的地方从武汉、杭州、宁波一路过来,凡是探听到有消化专家的门诊都抱一丝希望去,又以遗憾告终。89年工作到镇海后,经济条件又更上一层楼,去做了贝餐、直肠镜,没有发现任何症结。到1990年这个时候,镇海一医生给我治疗一段时间后,判断我得肠易激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找到病因后,又到处打听治疗方法,反馈的信息是,该病无法治疗。其中吃谷味素和一种调节大肠细菌群的药物可能有点作用,但效果不是太理想。极端的时候曾经建议医生割掉我得结肠。经过长时间折腾后从此再也没有信心去医院了。
  我的小腹一直隐隐疼痛(偶尔半夜会急剧疼痛),早饭后疼痛加剧,然后腹泻开始,先硬后溏、然后稀水,如腹部受冷或饮食不当,腹痛、腹泻次数多1-2次。小腹部轻重不一持续胀满(大便后减轻),人体一直消瘦。体重纪录:1986年,21岁,身高1.70米,体重96斤;1990年,体重100斤;1995年体重103斤。怕冷、左上角头痛、营养不良性头昏,拉稀厉害时站起来眼前发黑。睡眠差,有时失眠;失眠后症状加重。
  状况持续到2002年前后(或2001年、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在图书馆翻看《中医杂志》,上面介绍广东江门中医院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经验,并与匹维溴胺的治疗效果作比对,结论是痛泻要方效果优于匹维溴胺。那还等什么,敢快去抓中药,该方子到现在都还记得:白芍、白术、煅龙骨、炒酸枣仁、救必应、川芎、郁金、炙甘草、党参、防风、陈皮、佩兰…。就这次治疗得到第一次有显著效果的经验,从此引领我走上自学中医之路。
  二、治疗经验分析
  
  自从自学中医以来,我一边学习各种中医书籍,也不断用多种方子试治,一方面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检验中医理论是否符合实践。现在分析如下:
  1、痛泻要方。该方子由张洁古首创,原始方子为: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白术补中健脾,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饮食能得到运化,精华与糟粕分离,起升清降浊作用;白芍柔肝泻肝,缓中散结,抑制肝的克脾功能,也就是祛除腹胀、泄泻中的滞痛作用;防风起到振奋升华的作用,使精微物质上输中、上焦;陈皮理气健脾。全方具有升清降浊,留住精华、排泄糟粕、理气止痛这样的功效,非常符合肠易激综合症的胀痛、泄泻的症状。服用江门中医院的方子15天后,惊奇的发现,腹部持续疼痛消失了,大便成型,但排便时间长而且稀未得到有效解决。后来服用附子理中汤。
  2、附子理中汤。理中汤由张仲景创制,出自《伤寒论》霍乱篇。方子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方子本意在于治疗吐泻中引起的中焦虚寒。人参补气,白术健脾,干姜温中,炙甘草补气带中和诸药。由于本人大便仍然稀溏,服用附子理中汤:加附子增强温中力度。该方子对实大便功效明显,缺点:大便困难,时间增加,而且有便不尽的感觉。说明肠易激综合症并不是简单温中止泻可以解决,在止泻同时必须通便,辩证思路又回到痛泻要方上。即止中有行、升清与降浊结合。但是痛泻要方中白芍虽能缓中散结,但有泻利作用,所以大便稀溏得不到改善。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分利的药物来使大便干燥一些,但仍然无法解决大便时间长的问题,所以接下来的方案为自己创造的方子。
  3、就是在补脾气、温中健脾的同时,利用消导之剂代替白芍的通便功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苍术、茯苓、陈皮、川芎。方子前面部分就是理中汤,继续温中健脾,“三炒”就是所谓中医方剂中被称为的“炒三仙”,具有消食、通食滞的作用,既具有白芍的通滞的作用,又避免白芍的泻利弊端。苍术是来代替防风的升清作用,但又有防风不具备的化湿功效,陈皮、川芎用来理气,使食道更加畅通。这样健脾、化湿两不误,升清降浊都顾及,效果更比前两个方案更进一步。
  4、扫尾阶段。肠易激综合症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所以有睡眠梦多,间隔失眠的现象。如果不加调理,对稳定病情不利。仔细分析,肠易激综合症既有中焦阳虚、气虚因素,又有相火妄动征象,相火妄动表现在烦躁、失眠外,还表现在大便里急后重,大便来临时的滞胀、急迫现象,还有饮酒、吃辣后症状加重,酒、辣是辛热之品,虽然看似温中补火,有助于治疗泻利,但都行而不留,引起相火妄动,加重滞胀。所以在扫尾阶段,得养血安神,壮神主,使相火归位。自拟方子(参考天王补心丹的思路):丹参、生地黄、太子参、黄芪、羌活、炒枣仁、柏子仁、当归、远志等,养血安神,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抑制相火妄动。应注意使用方法,如果大便仍处于易动阶段,不能使用该方子,容易滑肠拉稀。同时要保证饮食的规律以及充足的睡眠,睡眠是恢复疾病的必要条件。
  三、结论
  虽然文章写起来可以很有条理,实际当中我也经过其他方案的治疗,中间治疗效果也有多次反复,这里不赘述。但归纳起来有以下2条经验:
  1、中医确实可以有效治疗疾病,中医的辩证思路确实符合疾病本身规律。
  2、肠易激综合征可能还有其他治疗方法,但在辩证、用药过程中要紧扣症状,病人和行医者要详细交流,要从细微之处入手。我也曾经找过中医专家、名家,但没有效果,至少这专家存在一个问题:没有与我足够交流,以方治病,以经验治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