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不涨价,涨价吃三年

 铜陵绿水青山 2015-09-07

三年不涨价,涨价吃三年

□背景

2015年09月07日 新安晚报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此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时隔三年就涨已经成为“惯例”,从2007年算起,2016年是第三个三年解禁期,目前又出现大范围的涨价“热身”,有的门票超过200元还继续涨,甚至一些“价格信得过景区”也不顾及当初的承诺。

    而今年5月,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186家5A级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已达112元,2012、2013年度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分别为109元、110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游客对景区特别是高等级景区具有刚性需求,无论涨多少,都有人去。“大部分高等级景区属于国有资源,比如故宫、长城、九寨沟等,把公共资源拿来牟利,价格还不断上涨,老百姓会不乐意。”

    涨价理由靠谱吗?

    近年来,每逢景区票价调涨,给出的原因解释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为抑制增长过快的客流量,比如北京的故宫、厦门的鼓浪屿;另一种就是所谓的为缓解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例如,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解释此次调价原因称,“几年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漓江游览格局发生变化”,不少景区给出的涨价说辞与银子岩大同小异。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理由并非完全站得住脚。一些景区的财务收支状况反映出景区收入过度依赖门票收入,而真正用到资源保护的开支十分有限,有些著名景区的日常资源保护支出只占到门票收入的10%左右。

    门票收入去哪了?

    专家介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就门票收入使用范围进行规范的法规性文件,只有少数地方性法规对此作了简单规定。那么,在实际中,门票收入是否主要用于风景名胜的保护和必要的损失补偿了呢?

    据峨眉山A的年报披露,游山门票扣除各项税费后的50%左右要上缴峨眉山管委会,此外还需从门票总收入中分别提取1.5%和3.5%作为“景区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景区专项资金”,其余的才计入景区门票收入。

    再以湖南张家界景区公布的数据为例,在武陵源核心景区180元的门票中,除了36.5元的“资源有偿使用费”,市、区、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三级单位要提取共计51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真正用于景区的“运营维护成本”仅71元,占比不到40%。此外,市区处三级单位还提取了8元的“价格调节基金”。总计交给政府部门的费用超过了票价的一半。

    除政府部门外,相关企业也会从门票当中“抽成”。比如,张家界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峪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还要分别从张家界的门票中提取2.5元的索张公路建设费和7元的峪园公路建设费,这两条道路并非景区内部道路。还有一家公司要抽走2元的“防洪水利建设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