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忘记

 汉沽老潘 2015-09-07

8.15日本投降日刚刚过去,9.18又要到了。

每个人都有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事,举世震惊的冀东潘家峪惨案我有几位亲人蒙难.母亲是躲在尸堆底下才得以死里逃生的,那年她13岁。

腊月二十八

7.7事变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根据地。丰滦迁根据地就深匿于冀东的九沟十八峪之中。潘家峪是冀东闻名的堡垒村,日伪政权对其恨之入骨。1941125日黎明(庚辰年腊月二十八日),驻冀东16个据点的4000多日伪对潘家峪根据地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天是丰润上水路村的集,早起赶年集的人们已在路上,但出村不久他们就被扑来的日伪军赶回村子。听爷爷说日伪军路经过我们村时天还没亮,咵踏咵踏的皮靴声把乡亲都闹醒了。当下午东北方弥天的浓烟升起时,人们才知道是潘家峪出事了。

狗三儿

日伪要偷袭“李逵(潘家峪代号)”的消息抗日组织已提前获知,而且也托人送了信。

据说冀东迁西治安军据点的鸡毛信是半夜送到的。当时村里主事的叫“狗三”,小瘦个儿,好赌,那年月鬼子三天两头地来骚扰,人也疲沓了,牌玩的正在兴头上,也就没把信当回事。

天朦朦亮时,南山的消息树倒了。山村骚动,“跑返”的喊叫声打破了山村清晨的宁静。狗三这才想起那信,但一切都晚了。惨案中他老婆孩子也都没了。

母亲回忆说:作文大舅从开滦窑上回村,把狗三暴打的半月不起。后来的日子,他生不如死,因悔恨抑郁而终。

鬼子暴行

潘惠林是村里的富绅,家院很大,三跨三进的院子,后门开在中院,距“村西大坑”不过百米在鬼子刺刀逼迫下,乡亲们是从后门被赶进大院的。进了院子,当人们看到散发着煤油气味的柴草铺满了庭院,一切都明白了,人群骚动,试图返回院外。这时,屠杀开始了,鬼子凶残地用刺刀扎捅那些试图冲出院子的人,手无寸铁的人们又被赶回院子。

西跨院的寨子先着了,火蔓延到整个院子,柴草腾起冲天烈焰和浓烟;平房上、大门洞子上的鬼子开始疯狂扫射,人们成片成片地倒下。庭院角落里挤满人,人们在院子间奔突惨叫。在西院,二门后头、厢房前头,一群鬼子挥舞战刀疯狂砍杀。暴行从上午持续到傍晚,七八十个鬼子在院子里进行了三次搜索性屠杀。

鬼子天黑才撤离,此时的潘家大院里是一片死寂,只有烧裂瓦片的声音还在噼噼啪啪炸响。从邻村赶来的亲友被这场面惊呆了,大院里的情景惨不忍睹:东西穿堂跨院,房前房后,屋里屋外,尸身堆积、惨状无比,死难者多无法辨认。大院围墙外边,也横陈着许多尸体;东大门对面,如今的潘家峪小学的门前,有40多个儿童被杀死在粪堆上;在南岩子下面,有30多名妇女儿童被挑死在小河旁。 赶来的晋察冀边区记者拍下了惨案后的现场照片。

全村1600多人,死难者1230人,23户被灭绝,96人伤残;1235间房屋被烧毁。

幸存者

惨案中幸免者寥寥。鬼子走后,邻村乡亲纷纷赶来救助活着的人,最后从大院逃出的不过20多人。

母亲是幸存者之一。她一进大院就跟姥姥和三个姨冲散了,她跟着人群从这院子拥到那院子,从一门里又跑到二门外。她回忆说:火烧起来后,她躲进西跨院前院的猪圈里,这时人都上跺了,在她近旁,一个上水路村的皮匠蹲靠在墙边已经死了。烟火越来越大,喊叫声、枪声和劈劈啪啪柴爆混杂在一起。在浓烟中,她见北院的二姥姥正托着四舅翻西院的围墙,她就跟着翻墙到了西院胡同,天黑时她们躲进了道北老屋厦子里。

姥姥带着多子姨、错头姨,怀里抱着小三姨,被赶进了后就再没人看到她们。

这天正在年跟前儿,赶集采买年货、走亲戚的人很多,据说死于惨案的外村人也有数十人。牵马岭村的七八个来拉碾子的也都遇难,包括死在母亲对面的那个皮匠。

腊月二十八是外祖父站南山的夜岗。天擦亮时,村南“石门口”已看到了鬼子,他放倒消息树,边喊边跑逃到了东沟。

潘家峪东沟

东沟是村东一条南北约2000米、东西400的狭长谷地,四面环山,沟深林密;东北连绵在一起的山麓是丰润县与迁西县的界山——老龙背。在界山之东,山连山,重重叠叠,是躲避日伪扫荡的理想去处。

这里人烟稀少,便于隐蔽、躲藏和转移,所以也成为冀东抗日武装和民主政府要员的藏身之地,当时冀东主要领导人李运昌、周文彬等就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沟里设有兵工厂、医院、监狱、被服厂等。

今天的东沟已建成抗日根据地遗址。2007年我又去了一次东沟,与多年前的印象已经迥然不同:两米宽的水泥路可直达沟底,石阶路一直修到了东山顶;沟谷里满满的都是葡萄架,高处的山坡上散布着花椒、酸梨和板栗树。整条山沟还是那么郁郁葱葱的,还是那么隐僻、神秘。

南山祠堂

惨案的第二天,冀东军分区的和八路军十二团来到潘家峪,带来粮食、衣服、药品,进行慰问、安抚。

周围20多个村庄的乡亲也挥泪赶来,捐献出大批苇席和其他物资,帮助潘家峪人埋葬死去亲人。唐山的铁路工人和开滦煤矿的工人也纷纷捐钱捐物,救济受难同胞。

25丰滦迁联合县民主政府主持公葬,公葬在初春寒夜里进行,送葬队伍由街里走上槐树岭,葬亲人于南山西麓,按“男、女、童、不辨”堆坟四座。没有挽歌,没有鲜花和供果,有的是悲愤的长风,沸腾的热血和满腔的仇恨。 

复仇团

在公葬日,12名幸存的潘家峪青年参加了八路军。3月初,20多名青年自动组织起3个“抗日复仇小分队”,配合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附近村的子弟也纷纷参加,队伍迅速发展到120多人。

4159,冀东根据地领导人李运昌、周文彬、刘诚光等来到潘家峪,在火石营乡召开各村群众参加的追悼大会。会上将复仇小分队正式合并,成立“潘家峪复仇团”。

42718,“复仇团”与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二团在迁安县甘河槽设伏,全歼150名日本侵略者,惨案直接策划者——佐佐木二郎被复仇团击毙。

蔡庆--公决日

汉奸蔡庆是潘家峪惨案的告密者,听母亲说菜庆是东山坨人。日本投降后不知所踪,直到60年代,他家儿媳妇向政府揭发了他,原来他长期躲在自家天棚上不人不鬼地十多年。听说是受不了那份罪,越来越坏的脾气惹恼了儿媳。

公决那年我刚上小学,政府组织四邻各村村民、学生,南坟下面人山人海的。手拿锥子剪子的、喊着叫着要活刮了他,政府不让。

公决日,我站在祠堂前路边上。蔡庆被捆绑着,面东跪在西上坡低下,潘作仁大舅的枪也狠,宣判执行的话音未落,枪就响了,看着蔡庆的脑盖掀起来了。许多人都说还不解恨。

据说蔡庆的尸首是夜里被拿走的。

纪念馆

因死难亲人当时都是无棺椁草草埋葬的,这四座坟墓外人也称“肉丘坟”。今天看到的合葬坟茔已经多次修筑,坟前有潘家后人修建的南山祠堂,坟后是1971年建成的“惨案纪念馆”。1999年政府在惨案原址重修建成新馆后,旧馆改建为水果冷藏库。

1995年惨案遗址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8月河北省政府投资370万元选新址新建“惨案纪念馆”,新馆建在潘家大院河沿的南面,通过原始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向世人展示了惨案发生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并对惨案纪念馆遗址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

西大坑、老槐树、小铁门、南岩子、潘家大院、南坟等遗址时刻警示后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