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业在本科毕业时就业率极低,源于专业深度不够,低于招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毕业生们被迫继续深造读研。有一种专业叫“就业惨淡而被迫读研”,这9大专业已上榜! 不可否认的是,会计行业正在走下坡路,会计人才市场已经饱和。早在2000年就有统计结果表明,会计人才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这几年注册会计师认证深受从业人员的青睐,财会类人员的数量激增,这也直接导致了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另一方面,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60%。 分析报告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各大招聘市场上,昔日人人争抢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忽然变得无人问津,许多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干脆转行、另谋生路。那么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无业可就'还是'有业不就'?这些与当前国内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紧密相关。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等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对外地大学生落户设置的种种政策限制,致使众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成为'临时工',严重伤害了他们的个人利益。于是,计算机行业的就业意愿开始遭受严峻考验。 都说经济热门,其实是经济类,尤其是金融热门。经济学很难找工作,当然很好学校毕业的除外。经济类对数学要求很严格,有些金融实验班招生并不是从经济院招,而是从数学系! 选择小语种肯定要比英语好就业这是肯定的,但小语种的就业也没传说中的那么吃香,一切取决于你学得怎么样以及学校所在城市外企多不多。学语言需要天赋,而且不可能蒙混过关,因为有各种等级考试,所以要慎重。唯一确定的是,选外语不会错,绝对符合未来就业趋势。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内物流企业不得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裁员、降薪的消息时有传出,同时企业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缓。很多公司现在招聘物流部门的人员,都要求新员工从搬运工、快递员等基层工作开始做起,这让很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胸怀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满;而一些企业在招聘物流经理时要求既要物流专业毕业,而年龄又要不超过30岁。 对于多数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而言,留校任教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然而,这种机会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还是被迫改行到与艺术毫不相关的行业。不过,设计类学生除了选择改行到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或找工作普遍容易外,绘画、创作类的学生,要想改行都不容易。 教育行业的就业难主要体现在高校进人难这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招聘非教师职位时明确提出:要求应聘者本科和硕士生阶段必须就读于重点大学。 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目前从社会需求来看真正能够从事法律行业的专业人才,相对于每年法律专业的毕业人数,其实是少之又少。为什么法学出路较窄导致法律行业这么难进? 因为当前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绝大部分的法学学士甚至法学硕士,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而必须得通过司法考试,要知道极低的通过率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的'拦路虎'。 从事法律行业的公务员由于职位极其有限而且'热度'很高,一个岗位就有成百上千个报考者争抢。 法律人才要想转行发展的话也较为困难,每年都会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法律行业就业,导致了就业的竞争更为惨烈。 新闻背景: 2015年6月10日,麦可思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 近三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 选择创业或升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4%),最低的是法学(88.4%)。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7.0%),该专业类近两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前三位;最低的是法学类(8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后三位。 2015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各省区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 在2014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3940元),最低的是医学(3208元)。 |
|
来自: yon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