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的功能是怎样的?脊髓受到损失会造成什么后果?脊髓损伤后患者应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生活? 脊髓的功能是传达脑部的讯息到四肢或内脏,也可传达四肢或内脏的感觉到脑部。 脊髓损伤患者多为青壮年之男性,正是社会中具生产力之一群,且常为家庭收入主要提供者,当其突遭意外造成瘫痪,身体诸 多功能受损,日常生活处处依赖他人, 事业或学业因而中断,其心理冲击可谓很大,压力与冲突悄然而生。患者心理反应可能出现震惊、否认、哀伤、沮丧、接受等阶段,其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而病人的适应与否, 病人本身、家人、医疗人员、社会大众、政府都扮演著相当的角色。此外,透过「脊髓受损病友」主动到病床边与新患者沟通,讲述个人痛苦、挣扎、冲突、调适的心路历程,往往比 其他人员所能提供的帮助来得更多更大。 脊髓损伤造成肢体瘫痪的事实,常在受伤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时日一久,恢復的可能性就不大,超过一段时间,很多就定型了。然而许多病友或其家人, 常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花了许多的时间、力气及金钱,去寻找名医、偏方或器材,这些往往是徒劳无功的。与其如此,不如好好学习自我照顾, 藉著辅具器材熟练独立生活的技巧, 突遭巨变,难免有一段情绪低潮时期,但不能永远如此。学习接纳自己,重新调整脚步再出发,去调整家庭中的角色,去完成中断的学业,去学习新的就业技能,去开展事业上的第二春。其实很多人都这样走过来的, 或者投入协会,都有可观的成绩。残疾并不是失去一切,只要重拾信心,肯定自我,结交朋友,走入人群,面对婚姻,组织家庭,都不是难成的事,人生幸福并不会少于常人。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残疾,对病人本身,其家庭,甚至社会都造成很大的损失,无论在医疗或康复方面,面对的问题及困难特别多, 需要各科医护人员之同心协力,以及家庭、社会与政府之配合,才能有满意的成果。脊髓损伤病友,应该走出阴暗的角落,迎向灿烂的阳光。如果经过医疗復康治疗过程之后,回到家里只是躺在床上,整天以看电视消磨时间, 则住院中所有的学习都白费了。 病友伤的只是肢体,头脑仍然灵活清楚,个人应发挥仍存在的潜能,做一个有用的人,以重返社会为最终目标,去开创自己的天地。 看看多少高位损伤的病人,活得那麼积极有意义,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肢体虽然残疾,但心理永不残疾,坐在轮椅上似乎矮一截, 但仍可以做一个行动上的巨人。 一般人常把残疾者当作残废者,其实残疾者仍然可以是生产者,他们「残而不废」,肢体活动上的不方便,并不妨碍其奋斗进取的心志。 由于社会、环境等所构成的障碍,才是造成他们无法与常人一样就学、就业的主要原因。残疾者所需的是尊重而非同情,所盼的是公平而非施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