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心’腹泻、便秘“谁都可能遇上过

 神医图书馆318 2015-09-10

当心’腹泻、便秘“谁都可能遇上过



‘’腹泻、便秘的“着急事儿”,谁都可能遇上过,一般人常会误认为是吃得不对头了,吃点药对症治疗一下也就过去了。

其实并非如此这般,专家指出,腹泻、便秘很可能和人的“心理因素”有关,有些人平时正常饮食,更没吃不干净的东西,可时不常的会发生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尤其是在情绪紧张和焦虑的时候,那就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名为“肠易激综合症”的疾病。

  肠道是心情的晴雨表

  典型病例小风今年18岁,马上要高考了。但他妈妈赵女士现在却担心到时候儿子的肚子又出现问题。她说小风平时的身体情况很好,吃喝都没问题,就是从高一开始,每次一遇到考试就会肚子疼,总得上厕所。虽然多数情况下腹泻后腹痛就缓解了,但她还是担心小风这个特殊的“毛病”会影响他的高考成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专家点评从赵女士的描述来看,小风患上的很可能就是“肠易激综合症”。这是一种肠功能紊乱,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交替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而小风的表现主要是因为考试,使得心里过于紧张,从而造成肠道蠕动加快而导致腹泻。

  肠易激综合症在国内外很多见,西方有人把它比作“胃肠道的感冒”。近期北京协和医院对本市居民调查发现,该病在北京的成人患病率达到近1%。

  据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潘国宗主任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和感染因素所致的肠易激综合症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患者以城市里的学生、白领和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高发,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人的心情如何会使肠道发生反应。肠易激综合症跟情绪很有关系。比如说紧张,有的人会像小风一样,一听说要考试就会跑肚拉稀。另外肠易激综合症常是慢性的,没有明显的特殊症状。如果最近一年出现腹痛并且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次数的改变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而且排除了跟造成腹痛、腹泻、便秘有关的感染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一般可判定为是肠易激综合症。但是仍要到医院找消化内科的医生进行确诊。

  便秘别吃泻药腹泻别吃抗菌药

  典型病例石磊今年23岁,患有肠易激综合症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也是一遇到考试就会出现腹痛,不过症状却恰恰和小风相反,属于便秘型。他自己以前也没太当回事儿,有时用点泻药或是止痛药。可最近眼看就要出国留学,家人想给他带些药,到底该用些什么药才有效?

  专家点评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没有一种特效药,因为肠易激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胃肠动力感觉失调引起的,因此治疗必须针对胃肠动力和感觉进行整体治疗,同时力求找出诱发因素如饮食因素、某些应急事件等,并设法予以祛除。对失眠、焦虑者适当用镇静剂。而不仅是针对单一症状治疗。

  症状明显者,可酌情使用药物控制症状,许多患者遇到便秘就随便吃些泻药,虽然当时能够管事,但是对于腹痛、腹胀等胃肠不适却束手无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止痛药虽然能够暂时缓解腹痛,但是不能改善便秘和腹胀等不适。

  在采取药物治疗时,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症可以使用泽马可(替加色罗)等,因此石磊可以准备点泽马可带在身边,它协调全胃肠道内脏的感觉和动力;而腹泻型的可用黄连素等。

  但需要提醒的是,腹泻型的肠易激综合症病人不能用抗菌药,比如氟哌酸等。因为长期吃会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而且一旦真正得了细菌性腹泻,可能会因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再用这些消炎药时反而失去作用。

  痢疾可能留下拉肚子“后遗症”

  典型病例去年4月份,小张和同科室两位同事一起在外面的小摊上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结果患上了痢疾。经过治疗,两名同事都痊愈了,可小张却像留下了“后遗症”一样,只要一吃生冷食物,或者着凉,就立即腹痛腹泻,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专家点评痢疾确实是诱发肠易激综合症的一个因素。相关调研表明,22%的痢疾患者在发病一两年后会发生持续性肠功能紊乱,有10%的人会发生肠易激综合症。所以患过痢疾的患者有可能患上肠易激综合症。因此人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痢疾,尤其是在夏季。而诱发肠易激综合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做的调查显示,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心理异常倾向高。因此除了采取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另一个治疗手段便是心理治疗,进行生活起居的规律和饮食的调理,在精神上保持放松,调整心态。

  肠易激综合症病人通常都较敏感,对外界的刺激耐受比较差,所以可通过心理自我调整来主动适应外界刺激,或求助于心理医生。比如说可以让孩子在考试之前听音乐或打球,总之要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使其身心适度放松,避免在关键时再次发生肠易激综合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