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消耗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血糖。早晨起床后,人体大约已有10个小时没有进餐,胃处于空置状态,此时血糖也降到了低水平。人开始活动后,大脑与肌肉需要消耗热量(即血糖),于是,血糖水平会继续下降。这时,如果还不进餐或进食低质量的早餐,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体就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易怒、反应迟钝,大脑兴奋性降低,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就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而且更易使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因此不仅要限制每天的总热量,还要限制每餐的热量,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那些不吃早餐者,由于饥饿感明显,其余两餐就有可能多吃,反而增加了热量摄人。一餐进食太多,一时无法消耗,多余的热量就会转换成脂肪储存于体内,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肥胖的危险。此外,多吃还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早晨,血糖会因没有吃早餐而暂时处于较低水平,对糖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此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之后又可能发生高血糖反应,使血糖失控,并且不吃早餐还会影响全天胰岛素的调节,这也是糖尿病患者难以控制血糖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吃早餐,集中在午餐和晚餐来吃,可能使血糖在一天中出现两次较大的高峰,造成血糖或高或低的波动,而据最新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糖尿病的危害更大。 研究表明,因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当而造成的营养不足很难在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补充,从而导致人体全天的热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质量不高的早餐还难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和营养,会造成血黏度增高,增加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病概率。另外,早晨空腹时,体内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不吃早餐还容易发生胆石症等其他疾病。 正常的早餐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和活动,预防低血糖反应及血糖波动,减轻胰岛素抵抗及帮助患者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可见,早餐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高质量的糖尿病早餐应该是既吃饱又吃好,即热量应该达到全天总热量的20%~35%,还应该注意科学搭配。 根据营养均衡的要求,通常把食物分为四类,即谷类、肉类、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类。如果早餐中上述四类食物都有,则认为早餐营养充足,属优质早餐;如果包含了其中的三类,则认为早餐质量较好;如果只选择了其中的两类,就认为基本合格;如果只有其中一类食物,则认为早餐质量较差。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早餐还应定时定量,千稀搭配,避免吃油炸、肥腻、含糖多的食物,以七八成饱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