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里的飞眼

 欣然703 2015-09-11

      齐作声先生是著名书法家。先生讲学生动风趣、睿智传神,听齐作声老师讲学真正是一种文化欣赏和艺术享受。

      那天,是大暑的第一日。在省书法班,大家热,一个是体热,几乎每个人都汗津津的,在空调面前,我们是散热的火炉;更主要的是心热,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向往以及急于求学的激动心态。这时,齐老师踱着方步来了,看样子清清爽爽的,没有一丝的烦躁与浮华。如平静水面的一叶渔舟,从容的划来。

      “齐老师,看看我写的字!”一个学员不失时机地。顿时,这个书友周围围拢了许多人,其实,围住的是这位书坛大师级人物的学识与涵养。

     “你写的?”齐老师认真地看了一眼作者。

     “是,是我写的。”长久的崇拜在这一刻竟变成了紧张与胆怯。

     “用笔还好,气象欠缺。再仔细靠靠帖!”齐老师看了作品又抬头看了一眼作者,分明察觉出作者的一丝不服与不解。“你的字,每一个都是好看,但放在一起就缺少了生机,知道为什么吗?”

     “老师您说说。”大家也在洗耳。

     “飞眼!”大家都很好奇,在这个热腾腾的习字大厅里,齐老师话一抛出口,这两个字是那么清新与乍眼。齐老师环视了一下大家,“你的作品里没有飞眼,也就是字与字之间没有连带与顾盼。”老师指着作品,“你看看这个撇,是向左,但你就是让它一直向左,正确的一定要让它向右看一眼。向左的要向右看,向前的要向后看,向上的要向下看,这样,你的整幅作品才会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只有这样你的作品才会生动传神,古人说神采为上,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漂亮的女子,你喜欢地看她,可人家都不睬你,那有意思吗?你听明白了吗?”那学员若有所思,“哦!”

      我忽然想起一个成语,明眸善睐。画上的美人,再美也缺少了灵动,你呆呆看她,她也是傻傻看你,全没了真情的互动。书法评论里讲究“书贵有神”, 这“神”便是点画的灵动与跳跃、线条的摆动与和谐,于是整幅作品就会活跃起来。

      进而,我又想到为人与处世。一个刻板沉默或是刁钻滋事的人很难与身边的人形成一团和气,人家说东的他偏偏说西,大家往北走,他非要向南行,明知南墙也要撞上一撞,头破流血也不说痛!死犟!当然这种性格的人也有大才大智之人,譬如自削耳朵的画家梵·高、生有洁癖死后也要求坐在棺材里下葬的米芾,他们都是不大和群的主,但他们的一生的成就是一幅价值连城的画,是一首千古绝唱的诗。可是渴望成就的人大都是从平凡中走出来的。

      望着齐老师的背影,我又瞟了一眼那幅书法作品,竟然真的没有向我抛来媚眼。

                                                                            

                                                                                                           20070725于丹东五龙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