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观育儿微信后台,一位妈妈跟我探讨起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整体上,这位妈妈的担忧都源自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有悖于我们这个有序、有爱的道德世界。明明应该是天使般友善的年纪,为何会会有如此不可理喻的表现呢?这位妈妈还用了一个有意思的词——暗黑。 我家开心其实也有过这么一段暗黑时间。她嘴巴里总爱说:打死什么,掐死什么……说的时候还恶狠狠的。她也有过“虐待”小动物的举动,不过踩的不是蚂蚁,而是毛毛虫。 孩子们的表现,其实跟他们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是相关的。在孩子们眼里:一个东西,要么就是全坏,要么就是很好的。没有中间状态。而且,这种情况在孩子的整个童年期,一直都会持续。 所以这是个发展阶段问题,父母可以不去强化。不要因此去直接责怪孩子,或者给孩子贴上标签。只需要平时父母做好自己的表率就可以了。并不会影响孩子以后规则、以及道德规范的建立。 父母需要了解的是,小孩子们非黑即白的思维,往往会有两个方式表达出来。若孩子有下面这些表达,还需淡定处之,并冷静应对。 一种如我家开心踩毛毛虫,以及故事里的小男孩子踩蚂蚁,他们是用行动表达出来。他们会认为,那些不好看的,给自己带来不良情绪的,就是坏的。坏的当然要弃之如敝履,不唾之踩之不痛快。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一切,往往也表现出同样的强度和决绝。 因此可以说,孩子们的黑白世界里头,暗藏着一种非常原始的生命力。他们看世界,不带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爱便爱到底,恨便恨个彻底。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些大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绘本,会大获孩子们的欢心。比如有那么一些经典绘本,里头往往也会有一些“暗黑故事”,充满各种捣乱行为的、无序的……譬如我们之前推荐过的绘本《大卫不可以》就是如此。这些绘本之所以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有趣、自然、饱含不可抵抗的力量,恰与孩子们的原始天性和生命力契合。 所以,我们对于很多经典绘本、故事,不要轻易贴道德标签。带孩子一起,学会接纳和欣赏。而若遇到孩子们类似故事中的“暴力行为”,请看懂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平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好了。 另外一种,孩子们会通过投射去表达。比如,投射到绘本、故事内容中去。故事里的妈妈提及孩子讲的那个“暗黑”故事结局,就属于此种情况。 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属于先天气质偏静,稍文弱。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常常会被欺负。有一天,他妈妈就讲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与我们今天分享的小男孩的暗黑故事异曲同工: 我给孩子讲了个民间故事,说是一家有两个兄弟,哥哥很坏,各种心机,又是打父母、又是霸占弟弟财产,甚至最后还把弟弟推下山崖。没想到最后,弟弟在神仙的指引下发了大财。于是哥哥也假装掉落山崖,希望能够发财,结果却被野兽吃掉了。孩子听完故事,竟然说:我要做哥哥…… 妈妈问了好几次,孩子最后依然选择哥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故事里,哥哥一直都是非常强势的,有力量的。做哥哥有力量,能够打人。现实中常常被欺负的小孩,当然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们是真正能够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懂得听从自己体内血液的涌动,会跟随自己的心,去本能地滋养自己内在的真正需求。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就需要有意识地多陪伴孩子,避免把孩子丢给电视、垃圾动画片以及孤单无助,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游戏和机会去获得自信和力量感。 而面对孩子们所改编的暗黑的故事结局,则需学会倾听,并且下一次,让孩子把这样的结局当成下次故事的开始,继续编故事!只要恰当引导,“暗黑”的故事,同样可以有一个美好而惊艳的新结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