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屯溪区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总结

 私库皆书 2015-09-15
 按照2014年黄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黄农【2014】107号),屯溪区承担60名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目前已经全面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4年,我省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根据全市的部署,8月底,区农委将60名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交我校承担。任务下达后,我校严格按照黄农【2014】107号文要求,及时编制和上报了《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对象主要以进行蔬菜种植的农民为主。11月中旬,我校已完成该项目任务。
        二、主要措施
        1、精心组织实施。培训任务下达后,农广校全体员工分工合作,为办好此次培训做好准备。一是开展学员认定。坚持从有利于我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角度,认真遴选一批学员,通过区蔬菜办、奕棋农技站的配合,选择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蔬菜种植、经营方面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作为培训学员。二是注重规范培训。这次培训班为每位受训学员发放了九本中央校、省农广校统一编印的教材和教师课件,方便学员学习。为每位学员印制带有农广校标识的资料袋,并为学员制作学员证、结业证。
9月29日,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城郊蔬菜)培训班在黄龙大酒店会议室正式开班,有蔬菜生产经营型学员62人参加培训。

        2、创新培训方式。为了取得培训的实际效果,提高学员的蔬菜种植管理水平,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创新培训方式,重实训、强服务。一是注重学员间的交流。在集中授课的同时,分阶段组织学员在我校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操作,互相交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共同进步。二是注重提高学员视野。有意识地在政策、销售等方面选择一些内容授课,拓宽学员的知识面。组织、带领参训学员去安徽和县和周边区县蔬菜基地参观、学习和交流,开阔眼界,提升观念。
        3、优化师资队伍。这次培训,我们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授课的老师专业性都很强,有从事蔬菜生产、销售方面的专家,有专门从事指导创业类的行家、更有在宏观经济方面有见解的教授。这些来自黄山市农委、市委党校、黄山市人社局等部门优秀专家、教师,对如何转变观念、规模化生产、提高营销能力、组织化程度和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等作了精辟的讲解和释疑,进一步提高了学员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积极性。
        4、强化后期服务。培训结束后,我们及时地开展了总结,按照培训的要求,认真做好培训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以期达到培训的实效。一是设立专项扶持政策。从今年的培训班内挑选出20名优秀学员,提供专项政策扶持资金,每年1万元,连续3年对上述20名学员进行提高和深造;二是组建服务队伍。从农技中心聘请10名农技人员进行连续3年的后继指导和跟踪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农村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农民高级技师、农民技师、农技人员。缺乏人才,严重影响了农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延缓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一方面绝大多数学农的大中专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农村或从事农业,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区农业基础差,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在外创业成功的优秀人才“返巢”回流不多。
        四、下步打算
        1、由于今年任务下达时间较迟,任务比较重,在实践学习这块相对就较少。为此,下步将继续组织学员进行现场实训和学习。
        2、聘请专家。为了更好的为学员服务,我校已聘请了2为现场指导专家,侧重于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改良,要求每年下去指导不少于20次。
        3、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各项后续跟踪服务,加强农民的中、高职学历教育。 (责任编辑:李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