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文僖公集序

 临泉书屋 2015-09-16

    《黎淳诗文集》

     (古心斋主点注)

      黎文僖公集序

  东阳昔从文僖黎公先生游[1],举业之暇,获见所为古文歌诗诸作时,公方以状元及第[2],文名满天下,公卿以下,外及藩郡,购者踵相接。公每用短素札,方格正书,不复属草。运思命笔,不废问答,而词整意足,动数千百言,月累岁积,至盈几案。公亦不自爱惜,或为人所持去,及往返故邑,回翔[3]旧都,道途箧笥[4]间逸失过半。公既致政[5]归,弃诸生越数年。其长子南康知府民牧亦卒。次子山西右布政使民表辑其家遗稿,得若干篇,多出传写,亥豕不可读[6]。东阳乃与刘兵部时雍[7]、杨吏部应宁[8]参互考订,釐[9]为若干卷,而民表实锓[10]梓以传。
 公尝论古人之文,大抵以丰蔚充赡为尚,以雕饰刻削为病。东阳虽在髫丱[11],颇能测识公意,因进而请曰:“此非孟氏知言养气之旨乎?” 公曰:“得之矣。”盖文章之与事业,大抵皆气之所为。气得其养,则发而为言,言而成文为声者,皆充然而有余。措而为行,行而为事功者,亦毅然而不可夺。顾养在我,而用不用系乎时。故韩昌黎、苏眉山之气,见于文章;韩忠献、富文忠之气,见于功业。虽所就不同,其在天下皆有不可泯者。公积学未仕时,累诎科第而志益坚;在翰林上书执政,救言官得罪者,固已气盖一时矣。居常遭值猜嫉,而放言高论,不少为迁就。及登华陟峻[12],犹不免于投闲置散,而定力雅操,未尝苟同于世故[13]。虽功业未能尽见,其所养者固存。 今即其文观之,其所谓丰蔚充赡者,盖若是盛也,况亦有不尽其传者乎?然观室者必观其隅,后之学者闻公名,因其文尚论其世之,可以识其人矣。东阳获奉绪余[14],忝[15]窃科第,侥冒禄位,非徒学力未至而才不称事[16],于公殆尤愧焉,又不能蒐采放失,俾无遗憾。谨序次其所仅存者,而因以附名姓于后云。公字太朴,别号朴庵,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文僖其赐谥[17]也。 正德辛未十二月八日,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同知经筵事、国史总裁、门生长沙李东阳谨序。    

    黎文僖公集序

 

    我先生朴庵黎公,弃诸生二十有一年矣。其仲子山西右布政使民表以公务来京,出其所辑诗文遗稿若干卷,并今少师西涯李公所为序示予,请序诸次。简[18]一清少游先生门,实踵西涯公后,与民表昆季同笔研[19]。先生恒子视之。壮强不自立,文章事业,漫无所成就。今老矣,忝窃重位,碌碌无补,惭负教育。三复遗文,不知予涕之焉从也。於戏[20]!先生虽没,而风神气韵之不泯者,固于是乎存哉。

    夫文章与时高下,而制作之疵醇[21],取必于天下后世,未始不由乎其人。故文主于气,气存乎养,知言者莫之能违也。然前辈谓:“昌其气,必先昌其志。气志之所为,孟氏之论。”固若是。先生自布衣时,已怀用世之志。既魁天下,入翰林遭时承平,危言危行,自信不疑,视天下之事,无不可为者。而文章乃其绪余耳。顾职在撰述,不亲政事,既乃柄用而格于娼忌,弗究厥施,晚更投置闲散,而天又夺之速。故其表焉见于世者,惟文字为多卷帙、碑版流播四方。意到属辞,不烦思虑,亦不求合古人绳尺,而宏伟辩博,成一家言。

    窃尝窥之其志,高明足参天地;正直足对鬼神;坚固足贯金石。宜其气之昌于文者,若是乎?其盛也!先生之言曰:“某之文多酬应,非敢自拟立言。”故其著作多不存,稿若良农,传有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之风。及拟古乐府诸篇,得汉魏遗意,是集俱不载,则其所散失可胜计哉?此门弟子之责也!故敬序其所存者如此。至论其在讲筵,有因事纳说之忠焉,司贡举有黜浮崇浑之力焉,佐铨衡[22]则抑倖进[23],杜请托,扶植正类,使天下阴受其赐。

   国史、家乘当有鸿笔纪载之,非浅薄所敢议也。

   正德壬申春正月既望[24],荣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前都察院右都御史奉敕总制陕西三边诸军事、门生石淙杨一清谨序。

 

 

 

 

 

 

 

 

 

 

 

 

 



[1]东阳: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天顺八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8岁时,“以童子奉诏入顺天府学为诸生”,11岁时,师从状元黎淳习举子业。文僖黎公:黎淳(1423—1492),生于永乐癸卯十月二十九日,字太朴,号朴庵,湖南华容人。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经筵讲官,左春坊左谕德、左庶子,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吏部右待郎,南京吏部左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官居二品。弘治辛丑年致仕,次年诏进一品阶荣禄大夫。弘治壬子四月十八日卒,享年70岁。黎淳逝世后,孝宗皇帝遣使谕祭,赐谥“文僖”。

[2]状元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称“解元”,中会试第一称“会元”,中殿试第一称“状元”。及第,特指科考中试。(宋)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汉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隋唐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

[3]回翔:本指盘旋飞翔,喻流连往返。

[4]箧笥:读qièsì,藏物的方形竹器,犹竹箱子。

[5]致政:即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犹今之官员退休。

[6]多出传写句,指文僖公的文稿,多出自传抄,其中存在“鲁鱼亥豕”的错误,不可读。亥豕:即成语“鲁鱼亥豕”略语,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7]刘兵部时雍:即兵部尚书刘大夏(1436—1516),字時雍,号东山,自号东山居士,湖南华容人。天順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8]杨吏部应宁:即吏部尚书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成化八年进士。杨一清幼聪颖,7岁能文,以奇童蜚声四乡,11岁随父迁居巴陵,14岁乡试中解元,18岁中进士。曾受业于黎淳门下。官至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阁预机务,后为首辅,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9]釐:同厘,整治、整理。

[10]锓(qín):雕刻。《集韵》千廉切,音签。刻也。

[11] 髫丱:髫年丱岁,指幼童。《梁书·武帝纪》:“挺虐于鬌(duǒ)剪之年,植险于髫丱之日”。丱,读guàn,古代儿童头上翘起的两只角辫。

[12]登华陟峻:本指登入华丽的殿堂,升上高峻的山峰。喻黎淳殿试夺魁,登上科举考试的最高峰。

[13]世故:指待人接物的常规处世之道。

[14]绪余: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

[15]忝:读tiǎn,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16]称事:与事功相当。《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17]谥:读shì,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由朝廷评定,给予的一种带有褒义或贬义的称号。

[18]简:选择。

[19]昆季:兄弟。笔研:即笔砚。

[20]於戏:读wū hū,同呜呼。

[21]疵醇:疵病与粹纯。(唐)韩愈《读荀》:“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后因指圣人与大贤。

[22]佐铨衡:指黎淳任吏部侍郎,辅佐吏部尚书主管朝廷官员考核任用。铨衡本指衡量轻重的器具,借指选授官职的官署,因称吏部为铨司。

[23]倖进:希图侥幸升官。倖,今作幸。

[24]正德壬申句:1512年正月十六日。既望,望日的后一天,农历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