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升 我们都知道,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才是最有意义的教学,而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一直是我们探究的关键问题。前几天到山大附中听了一节数学课给我启发很大。 这节课是“一次函数”的第一课时,课前老师下发了预习导案,学生根据预习导案进行了深入的超前性自主学习,课上老师直接组织小组进行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由小组内提出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并由小组内代表写到黑板上,再有不会的问题,由小组其他成员有秩序的去询问老师,回到小组后向其他成员讲解。小组内的交流井然序,学生相互之间的探究都是建立在自主思考基础上有准备的探究,每一个学生都在真正的思考、质疑、交流、讨论。从学生的学习状态足能看出老师的问题设计,是能够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从学生小组交流后提出的问题深度,也能看出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深度交流达到了一定程度,从每一个上台讲解问题的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的解答更能看出学生的自信和训练有素,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发现,他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是面向同学,而不是面向老师,小组的活动也是相互之间自主进行的而不是等着老师去组织、去安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互相帮助的主角,而老师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小组和个人表现的激励者、还是学生质疑问难的推进者。 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的解答者,整节课在学生相互交流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又在自主思考基础上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同时又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可以说,“问题”是这节课的关键词:预先的问题设计、预先的问题思考,小组中对问题的见解交流和新问题的提出,小组内交流基础上组间问题的解答和问题的进一步追问、质疑……一切都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 我想,这节课之所以能成功的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整个课堂成为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又不断生疑解疑的过程,是因为得益于老师预先的问题设计,是老师的问题设计诱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和质疑问难的兴趣,从而产生了良性循环。 当然学生小组运作的训练有素、以及对学生小组合作的及时鼓励,也是让学生不断产生浓厚学习欲望的关键因素,整堂课虽然没有老师过多的对小组的显性的表扬性的语言,但老师对小组的鼓励规则学生却了如指掌,老师的每一个小对号都是对学生小组合作情况以及问题提出与答疑的肯定性评价……另外,值得我们的别注意的是,老师的问题设计,除了预习部分外,还有分层的探究性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可以概括为:老师预先设计学习导案——学生根据导案深度自主预习——课上小组交流——小组内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小组间讨论答疑——小组展示,教师追问启发诱导——拓展延伸——小组总结提升 这节课应该就是我们追求的自主学习型课堂的一个很好的范例,这节课的整个思路和流程应该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体现出来的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更值得我们深思,只有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变成了学生生命生长的地方,这应该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