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物种日历】9月20日鸭跖(zhi)草

 天空勇者 2015-09-20



“植物人,路边这个小蓝花叫什么?”


“鸭zhi草。”


“卖什么萌,好好说话!”


“……”


======被冤枉的分隔线======


这个被冤枉的字是跖,脚掌的意思。然而鸭跖草全身并没有一个部位长得像鸭掌,起这么个名字也是够莫名其妙的。至少在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时候,鸭跖草这个名字就有了。鸭跖草有很多别名,诸如竹叶菜、翠蝴蝶、碧蝉花等等,感觉都比大名贴切。哦对了还有个别名是鸭食草,也许“跖”是从这里流变的。


图片来自wiki


鸭跖草是在地面铺散生长的草本植物,由于茎肉质而柔弱,就算立起来也不会很高。叶片形状像竹叶,只是比较肥短,在太阳暴晒的时候会对折起来减少水分散失。聚伞花序外包裹的佛焰苞状总苞片是这种植物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对折的总苞摊平了是一个心形。实际上鸭跖草科的植物大多都有这样对折的总苞,只是形状不同。聚伞花序里最基部的一朵花有最长的柄,高高地举在总苞外面,但这朵花是雌性不育的,结不出果实。花序里其他的三四朵花柄很短,只能让花冠露出总苞。


作为一种典型的单子叶植物,鸭跖草的花是3基数的,但3枚花瓣里只有上方2枚是鲜艳的天蓝色,下方1枚是半透明的而且很小,于是整个花冠宛如展翅欲飞的蝴蝶。在日本,鸭跖草花瓣里的蓝色曾被提取作为颜料,据说比靛蓝高端…想想也是,这么小的花瓣,多费劲啊。


图片来自wiki


鸭跖草有6枚雄蕊,其中3-4枚是不育的退化雄蕊(可能有1枚完全退化了没长出来…),花药是鲜艳的黄色,靠近上方蓝色的花瓣;另有2枚雄蕊是可育的,花丝长而下弯,花药褐色,位置和雌蕊的柱头接近,都远离蓝色的花瓣。大家可能还记得我在紫薇里讲过的异型雄蕊功能分化现象,鸭跖草在这方面走得更远。鲜艳的蓝色花瓣搭配黄色花药,对传粉者传递了“这儿有食物”的信号,然而此处的花药里完全没有花粉。被骗来的虫子直奔诱饵而去,却一无所获地离开,期间还被鸭跖草用可育雄蕊把花粉涂在了屁股上。鸭跖草的主要传粉者是食蚜蝇为主的蝇类,这些昆虫对花粉的需求量没有蜂类那么大,同时也比较呆萌,容易被利用。顺便说,植物界大多数欺骗性传粉的受害者都是双翅目昆虫,真是蝇艰不拆。

林奈在《植物种志》里(又一次)用一位德国植物学家Kasper Commelyn的姓给鸭跖草属起了学名Commelina,而鸭跖草的种加词communis是“普通的、一般的”的意思,真是毫无特色的名字啊。感叹林大爷(又)偷懒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原产东亚的植物在1753年的欧洲已经非常常见了,来源大概是国际贸易中夹带的种子或残枝。鸭跖草的种子繁殖效率很高,同时由于每个茎节都能产生不定根,靠营养繁殖蔓延得也很快。如今,它已经被多个国家,比如美国,定义为入侵物种。



图片来自wik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