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难,难在何处?

 汉青的马甲 2015-09-21

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父亲 筷子兄弟 - 父亲 父亲 筷子兄弟 - 父亲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现在的人以为只要能够养活老爸老妈,让他们吃饱了穿暖了住好了,就是大大的孝子贤孙。像现在一样,逢年过节了,寄点儿银子给父母花花,就是孝了。


却看不到老头老太在家里孤孤独独,“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




以为养好了父母就算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所以光是养好而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和体贴,就不是真正的孝,是形式上的孝,甚至是一种私心。孝不是形式,是心灵的光和热,是言谈举止之间自然流泻的天伦之乐。


脸色温和谦恭,一而贯之,难矣哉。不敬何以为孝?说的就是脸上要看出来温和敬笃,就是形式上的孝,更难。





脸色很重要,老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喝。


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顿,用冷硬的语调,面无表情的说:“喝!”


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于丹老师的节目中听到一个让人很感动的儿女尽孝的小故事。


有一帮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个人说,我在外面时间这么长,我要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一声。


然后,他拨了一遍号码,停了一下挂断,又拨了一遍号码,拿着听筒等着,接着跟他父母说话。


他的朋友们很奇怪,问,拨第一遍占线啊?


他说没有。


朋友问,那为什么要拨两遍呢?


这个人淡淡地说,我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他们只要听见电话就觉得是我的,每次都是不顾一切往前冲,恨不得扑在电话机上。我妈因为这样就经常被桌子腿绊了。后来我就跟他们说好,我会经常打电话,但前提是你们一定不要跑,我第一次拨通电话就响两三声,然后挂上,你们慢慢走到电话机边等着,过一会儿我一定还会打过来的。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



中国人常常将“孝”和“敬”连用,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


对待父母,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回家看看,要做到敬爱有加,既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更要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


要从内心真正地关心、关爱他们,给他们微笑,惦记,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们活了一辈子,老的时候最需要得到的是,孩子们真诚的微笑。






其实,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什么。


但,我们,能做到,让更多的人,看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