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笛柔音练习的重点?

 xdcd 2015-09-22

 

--------------

長笛的柔音練習的重點在肚子的力氣還是喉嚨呢?
 是不是唱歌會抖音的人比較容易練的成?

 

以下是翻譯自Marcel Moyse的文章,請參考:

 

在許多自美國或其他國家來到巴黎來追求音響(sonority)和演奏風格的深造的學生當中,最常被提及的問題通常是:「你如何使用你的揉音?」「你在什麼地方使用揉音?」「應該使用揉音嗎?」當前兩個問題竟然是由這些已經享有一定程度名聲的演奏家所問出來時,我感到很驚訝;我稍後會說明為什麼。而第三個問題-「應該使用揉音嗎?」總是給我一種痛苦的感覺,當我發現這些年輕的音樂家已經懷抱了將偉大音樂家為如此情感豐富的樂器寫下的美麗作品帶給大眾的使命,居然還問這種問題,真是令我感到悲傷。所以我要在這篇文章中來討論長笛的表達的方法、它的音響和它在管弦樂器家族中的地位。

 

判斷性的使用(Judicious use)

在各種表達音樂的方法中,我們的確應該肯定揉音的使用。揉音切合一般句子的感覺、依著敘說語句時的起伏去加強音樂中某些音或句子,而相對的收斂其他的部分;揉音的使用再詮釋音樂時是必需的,就像就像一個好的演員表達一首詩、講述一則軼事或述說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時,語句必定會有起伏。

當我講到揉音的時候,我指的不是那種為了希望將樂句演奏得更具情感表達而在某些音或音群使用一種「oowah-oowah」 (假的揉音)的效果,有些音或音群是不需要的。這種揉音只是為了掩飾演奏者的不足。

我從來不會去記得小號或長號手在演奏爵士樂時所使用的寬而持續的揉音,也不喜歡一些小提琴家在詮釋莫札特時使用密集又緊張的揉音。這兩種都使我無法集中精神,並且使我無法去欣賞樂句所要表達的原意,回到莫札特吧,他的音樂在旋律中充滿了流線般的裝飾,如此簡單、如此純粹,使你想到了春泉的那股清澈。一個好的鋼琴家使用好的鋼琴來詮釋莫札特,似乎比一個使用密集又緊張的揉音的小提琴家要更接近莫札特,即使這位小提琴家擁有世上最好的音色。這個明顯的問題還沒有得到一個解答,這是一個會引起激烈討論的問題。

但若小提琴家們還沒有確實的解決這個問題,卻能夠比木管和銅管樂器演奏者取得今日主流舞台的地位,並且如魚得水。那為什麼四、五十年前有一些長笛家試圖模仿小提琴或大提琴家的音樂表達的方式,卻只是招來其他木管同僚的極力譴責和銅管演奏者的韃伐呢?而爵士樂出現後,銅管的揉音使用比起弦樂更有所表現。

 

我很喜歡小號和長號。這兩種樂器擁有金質的音色、柔軟但又有力,並且使用非常現代的表達方式,這很吸引我。不幸的,他們卻濫用揉音,特別是在交響樂演奏中聽到,真是令人傷心。在巴黎,這似乎已經瀰漫了所有的演奏者。這股潮流也影響了那些一流水準的音樂家。無疑的這令人感到痛苦,不當的揉音使用使我們無法欣賞樂曲的美。五十年前管樂器很堅決的不使用揉音。特別是長號、小號,甚至法國號。但今天在現代作品中,她們扮演的角色更具表達的空間,而且他們在音樂中的參與也更積極了。

我個人的經驗使我對於這個問題特別的有興趣。我十五歲時就非常熱愛音樂,十六歲時我自國立巴黎音樂院獲首獎畢業。當時我害怕我對於不同風格的鑑賞眼光不夠好。我對於音樂演奏的熱情使我過度的使用揉音,我認為我是在推展情感表達的極限。但我很幸運的有一些良師察覺到我這一點;在學生眼中德高望重的獨一無二的長笛家 Paul Taffanel、我在音樂院中的室內樂老師,倍受讚譽的小提琴家 Lucien Capet 以及後來在樂團中的同事,特別是豎笛家,他們都提醒我不要過度的使用揉音。

於是我決定我應該要從頭檢視這個問題,我相信我也做到了。我選了兩三首嚴肅風格的行版,並且以 piano、mf 和 forte 吹奏,不加揉音,這樣練習幾個月。拿掉了揉音的修飾,音樂聽起來有點令人痛苦和沮喪,接著我又選了一些不同風格的曲子,努力不使用那些磨滅長笛的本質和音響美感的表達方法:揉音或者其他什麼的。事實上,我一直想不出適當的字眼來表示揉音的感覺。每次我被問到「你如何使用揉音?用喉嚨、肺、還是橫隔膜?」都感到很驚訝。

 

當浮士德向瑪格麗特示愛的時候,當一個母親像孩子表達愛意的時候,他們難道還先根據他們的熱情來斟酌揉音的頻率和次數嗎?

我總是將長笛和人聲相比擬,人聲比小提琴更接近長笛。因此,我從不去想句子中應該使用揉音到什麼程度。

音樂是一種語言,長笛只是表達的一個媒介,我在演奏的時候總是嘗試去了解如何表達笑意、歌唱、談話,透過我的樂器作為表達的媒介,我盡可能的讓表達的方式和透過我的聲音一樣的直接。


 

PS.

 

以上只是文章的一部份,和揉音有關的部分。這篇文章是Marcel Moyse刊載於1949年六月及七月份的「Symphony」期刊。
--
1945年--朗帕爾受法國國家廣播電台之邀演出Ibert長笛協奏曲,從此展開獨奏生涯
1975年--詹姆士高威脫離卡拉揚麾下的柏林愛樂成為獨奏家,那年演出超過120場
1984年--嘉洛瓦展開獨奏事業,並於1990年成立自己的室內樂團
1992年--帕胡德22歲,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柏林愛樂長笛首席,並同時兼具獨奏者身份

 

-----------------

 

喜欢这篇文章吗

那就分享至朋友圈吧

感谢您关注【因为爱上长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