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面“国礼”YotaPhone背后的多面CEO

 方珺逸 2015-09-22

36氪微信号:wow36kr


很少碰到有手机公司 CEO 在专访期间找来纸笔给你画屏幕的工作原理和手机结构难点,见到 Vladislav Martynov 本人之后我就明白,Yota Devices 这家原来以路由为主的公司这么执着做智能手机的原因。


这个俄罗斯人在世界各地都有工作经历,曾经是多家企业级服务公司的总裁,其中包含一家卖给微软后与竞争对手合并的公司(Navision),也曾经创业两三次。


和其他公司宣传手机总是拿出自身对用户行为和场景的设想角度不同,Vladislav Martynov 在这部分几乎每句话开头都是 “我” 或者 “我们”—— 当然,长期的多国旅行、工作、生活经历让他成为了最典型的重度智能手机商务用户。


据他说,三年前他和朋友们坐下来,提出一个 “非常疯狂” 的想法,就是做 YotaPhone。他们列出一个清单,找到自己对现在智能手机最不满意的几点,最后得到 “续航短”、“长时间阅读之后眼睛不适”、“需要反复开关屏幕和应用”,几乎没有争议,最后大家得出的方案就是使用能在断电后维持显示而本身功耗非常低的 E-Ink 电子墨水屏。这个选择导向三种产品形态:一是彻底只用 E-Ink 作为主显示屏的手机,二是添加一个 E-Ink 窄条在机身四周任一角,三就是现在 YotaPhone 的双屏形态。


在研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双屏不像单屏那样过于激进以至于完全牺牲色彩,也不像侧屏容易因为可用性太低流于鸡肋。现在 YotaPhone 的双屏设计和内部结构由前 Nokia 资深技术工程师领导完成,最终得以让两块屏幕同时在约 0.9 厘米厚的机身内并存。另外,因为 E-Ink 屏幕的工作原理,电子墨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动速率和现象效果都不同,而手机常见主板设计里 SoC 和摄像模组都在机身偏上部,电池靠下,每一部分都是背部发热的主体且发热规律、程度都有区别,要均匀散热、保证背面 E-Ink 屏幕的正常显示就成了硬件设计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可能这也能解释 YotaPhone 一代摄像头在背面左下角,到二代才回归常见的位置)


Vladislav Martynov 的描述里,YotaPhone 两面的 OLED 和 E-Ink 屏幕并不是正副关系。进一步,他提出了一个相比 “Yota Deivces 要做智能手机” 听起来更加 “疯狂” 的概念。他认为 E-Ink 代表智能手机屏幕未来的发展方向,耗电低、长时间阅读不太伤眼,甚至能够支持常亮显示。听起来和高通曾经的 Mirasol 屏幕项目很像。


在现在能放到台面竞争的三个智能手机系统里,Android 被认为是功耗的内存控制最不理想的一个,以至于每次系统更新几乎都要提到 “改善耗电和续航”。之前有传言提到 YotaPhone 会在下一代产品里改用 Sailfish OS,看上去很合理,俄罗斯刚好在近期宣布会支持 Sailfish OS 和 Tizen 等早期系统发展,Yota Devices 也是俄罗斯公司,最重要的是,Sailfish OS 在保证全新 UI 和底层设计的情况下兼容 Android 应用。但这个传闻被 Vladislav Martynov 直接否认。他提到,虽然 Android 系统确实是目前用户反馈的续航、不稳定等问题主要原因,但未来几年内可能都不会有更好的替代品。


不过,Vladislav Martynov 说明,他们确实会和 Jolla 合作推出搭载 Sailfish OS 的限量款 YotaPhone 2,但不会在那之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和研发精力。“我们两家公司的风格很像,都是创业公司,都在高速成长期,但从商业的角度,我们不能陷在一个选择里,短期内没有比 Android 更好的选择”,他这么告诉我们。


硬件形态相对成型之后,Yota Devices 会着重发展他们期望的生态。虽然使用的是原生 Android 系统,但工程师针对 E-Ink 的使用场景定制了很多中间件,甚至也提供特定 SDK,供开发者适配专门的 Widget 和应用。作为一块常亮并保持更新的屏幕,用户可以在不操作手机的情况下实时查看日程、社交网络和 RSS 新闻订阅更新。用户也可以把 OLED 屏侧的微博、微信等完整 Android 应用 'Mirror' 到背面,起到方便阅读或延长续航的作用。所以他们希望形成一个围绕 E-Ink 屏幕的应用生态,代表和现在智能手机应用不同的产品思路。



我们曾经自费买了一台 Yota Phone 2 做评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除去摄像头效果不够理想,在手感、续航和 E-Ink 屏实际使用体验方面都很出色。但作为一部使用新产品形态的手机,700 美元左右的售价显得偏高。特别是在近几年的 Android 智能手机市场,能在高端屹立不倒的几乎只有三星,其它手机不免陷入围绕配置的价格战。在 Vlad Martynov 看来,近年来国产手机陷入价格战是因为手机本身的形态没有出现突破性创新,这样容易在和苹果、三星的竞争中陷入被动。公司不会选择用价格战伤害自己的品牌,而且对自己的双屏设计有信心。


9 月以来,陆续有 Yota Devices 和深圳埃克斯移动科技以及中兴系(兴飞电子、中兴供应链等)供应链公司达成合作传出,可见他们开始在产品成熟后布局销售和更稳定的供应链条。


'I don't do things for companies, I only do things that are great for people',这是 Vlad Martynov 对我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过去近三十年的从业经历里,他一直从事企业服务相关的工作,但智能手机更偏向个人用户,这在产品定义和营销思路方面会有很大不同。而他看这件事的角度则完全不同,除了上面那句话之外,Martynov 认为自己之前的从业和生活经历反而帮助 Yota Devices 的业务发展:Yota Deivces 的手机制造和供应链伙伴多在亚洲,销售在欧美,这都需要适应不同文化的沟通和决策方式。


在 2014 年末,YotaPhone 2 曾经通过 “国礼” 话题一度成为热门手机,但迟迟未在中国建立广泛的销售渠道,只在 2015 上半年先后与联通和京东达成合作。关于 YotaPhone 3,他们并没有透露太多消息,只提到新手机不会一味追求大屏幕和处理器核心数量,但相比 YotaPhone 2 又会是一次明显的更新。唯一可以确认的是,YotaPhone 3 会在明年一季度上市,而中国会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销售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