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红军王扶之的战斗故事(一)(照片珍档)

 国之档案 2015-09-23

    

    辽宁省大连黑石礁海边有一个由几十栋两层小楼构成的城市静地,这里风景怡人,闹中取静,对外名称为沈阳军区大连服务处。可是,大连老百姓都把它叫作“红星村”,因为当年这里住着几十位老红军。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里的老红军也逐渐少了,现在只有两位老红军还健在,其中一位就是王扶之将军。

    日前,笔者在91岁高龄的王扶之将军家中采访了他。话题从王将军怎么当上红军说起,老人的讲述一下就把笔者带到了红军时期的艰难岁月……

虚报年龄当红军

    1935年春夏之际,刘志丹率领的红军部队连续与国民党的东北军、白军民团进行几次反围剿作战之后,来到了王扶之的家乡——陕西省子洲县曹刘家沟。这支部队是红军42师红2团“少共营”,营长叫王有铭,指导员叫魏武。当时,只有12岁的王扶之看见“少共营”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嘹亮的红军歌曲,非常羡慕,很想入伍当红军。几天后,王扶之和村里几个孩子走进营部驻地,恰好这时,王扶之听见一个红军战士的喊声:“指导员,部队几点集合?”魏指导员看了看表,“8点集合”。王扶之走到魏指导员面前,敬个军礼向他提出:“指导员,我要当红军,要跟你们队伍一起走,为解放天下受苦穷人去打仗,为赶走日本小鬼子去战斗。”王扶之又近乎恳求地说:“你就带我们几个走吧!”魏指导员逐一打量几个孩子,然后问王扶之:“你今年多大了?”王扶之心想,如果照实说恐怕当不了兵,可是撒谎又不好,就反问了一句:“你看我多大了?”魏指导员一看王扶之个子也有一米五六左右,就说:“我估计你有十六七岁了吧!”王扶之借着台阶说道:“你说对了,我今年16岁。”魏指导员又细看了一番,觉得差不多,就对王扶之说:“王营长不在家,等他回来,我们支部开会研究一下,再通知你。”王扶之当红军的请求,第二天就获得了批准。1935年7月15日,王扶之参加了陕北红军26军“少共营”。9月18日,红26军与红25军合编为红15军团,王扶之为78师1团的战士,团长王富贵,政治委员黄罗斌。王扶之是所在的“少共营”战士中年龄最小的。

 
王扶之在姜家店观察敌情

首战劳山夺敌枪

    1935年10月1日,红15军团成立后的第二天,徐海东、刘志丹定下了围城打援的方案。红75师在陕北劳山路东,红78师、81师一部在劳山路西,形成一个夹击的态势,就等敌人送上门来了。

    很快,东北军110师进入红军的包围圈。10月1日下午2时左右,我红75师、78师、81师一部发起冲锋,一下子把敌人分割成好几段。敌军110师就地慌乱地组织防御,我军则就地各个围歼。“少共营”共有200多人,负责攻打一个小高地。那时王扶之还是个“红小鬼”,因为红军枪支数量很少,他就扛着一柄梭镖冲锋上阵。

    营长给他们分配了任务,全营分三个梯队:一个梯队正面进攻,另两个梯队从两侧迂回。“少共营”的这些娃娃兵冲到高地底下,就听到敌人在用东北话喊:“底下都是些‘小疙瘩’,不成气候。”小孩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死。敌人一叫喊,这些“红小鬼”更来了劲,正面进攻牵制,两侧迂回就攻上去了,子弹嗖嗖地从他们头顶上飞过。敌人盯着正面放炮、打枪时,两侧的娃娃兵已经冲到眼前了,王扶之端着梭镖直奔一个举枪瞄准的敌人,“缴枪不杀”,梭镖抵到了敌人脖子上,敌人只好跪下,双手将枪举过头顶,王扶之一把就夺了过来。从此,他拥有了从军以来的第一支枪。

    劳山战斗以后,王扶之从“少共营”调到红75师223团,在3营当通信员。1936年2月,他又被派到军团部测绘训练班学测绘。事情就这么巧,在军团部一起学测绘的同学有个叫马德良的,说一口东北话,王扶之觉得他面熟,就和他聊天,原来马德良正是劳山战斗中被“少共营”缴了枪的俘虏兵。马德良被我军俘虏后,看到红军官兵一致,就要求留下当兵,不回老家。马德良对王扶之说:“当时,我们在山上往下一看,底下都是些‘小疙瘩’,我们一想没啥事。没想到你们这些‘小疙瘩’不要命,一下子就冲上来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缴了枪。”马德良又说:“还真得感谢你们,把我给提前解放了。”后来,马德良因为作战勇敢,当了红军的团参谋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10月24日 总第2676期 第一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