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救和预防, 别让“心肌梗死”猝然夺命

 凡是的港湾 2015-09-23

  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一直以来是威胁大众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心肌梗死最爱盯着哪些人群?本期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为您说说心肌梗死的自救和预防。

  本期受访 专家简介

  

  杨志健,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医学科科主任,心脏科副主任,冠脉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的培养对象。江苏省人民医院冠心病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曾赴德国ESSEN大学心脏中心及澳大利亚MONASH大学ALFRED医院心脏中心研修学习。先后有六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擅长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尤其是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生物学治疗。

  

  王晖 心血管内科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力衰竭组委员。具有卫生部首批核定的心血管介入准入资格。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心肌病心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熟练掌握各类常见心血管病的诊疗,尤其擅长急性冠脉综合症和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心脏介入治疗方面主攻冠心病和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曾于2007-2009年度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八批博士团支援西部医疗建设,指导当地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杨志健教授表示,说到心肌梗死首先要先和大家说说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脉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心肌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当这两条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或血管痉挛时,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会发生冠状动脉循环障碍,致使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氧供需不平衡,出现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当冠状动脉管腔完全堵塞导致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其坏死,便会引起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的最危急的一种类型,病死率极高!

  急性心梗表现是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有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例,现患至少200万例。

  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一、高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和有冠心病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二、“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的人群;三、吸烟、酗酒、久坐、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精神心理压力大的人群。

  除了这些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基础上发生更加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存在一定的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冬季寒冷,情绪异常激动,过度劳累,饱餐,用力不当(拎重物或便秘)、噪音以及雾霾污染等。

  该院心内科贾恩志医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情况存在明显的昼夜和季节节律变化:每日有3个发病高峰, 即7:31~8:30、14:31~15:30 和23:31~0:30。按月份来看,11月发病率最高,而4月份发病率最低。若按季节来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冬秋夏春。

  “三高”中年人群成为心肌梗死的“香饽饽”

  杨志健教授说,40多岁的男人常戏称自己是拼命三郎:上有老下有小,也恰好正处事业巅峰期,工作这根弦舍不得半点松懈。但身体却因为过度透支而提出“抗议”,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问题也跟着找上门来,再加上源自生活和事业的压力,发生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几率大大增加。好多人对这些身体已发出的“抗议”视而不见,不愿意抽出时间来接受正规的治疗。久而久之,在某些诱因的刺激下,急性心肌梗死就突然找上门来了。杨志健教授指出:对于有第二类可控危险因素的中年人,积极地控制“三高”,配合早期必要的抗血小板预防(主要是阿司匹林),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使中年白领顶梁柱们远离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

  突发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

  75岁的张老是退休老干部。有高血压、糖尿病数十年,老烟枪一直难以彻底戒掉。一日冬季早晨饱餐后外出晨练,与邻居发生争执后,突然剧烈胸痛,自服速效救心丸后不能缓解。家人立刻拨打120送至医院。医院当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介入治疗。但老人家及家属执意拒绝手术,尤其抵触植入支架,医生万般解释紧急介入手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必要性,但家属表示要等待所有子女均到场后再做最终定夺。终于等齐所有家属,又经四方打听后同意手术,但时间又过去了5-6个小时,虽经医生努力开通了血管,但还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时机损失了部分心肌组织,对老人日后的心功能造成了不良影响。

  有多种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在发生典型胸痛时,要首先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在明确诊断后,介入手术刻不容缓。杨志健教授指出:抢救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短时间内开通已经完全梗死血管,及时恢复供血,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心肌细胞死亡,会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这部分患者,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以前的生活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开通血管,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不断坏死,坏死的心肌不能发挥有力的收缩功能,继而可能会引发心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心梗后并发症。而开通血管、恢复血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在有急诊支架手术条件的医院,应选择急诊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病变后安装支架,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时间越快,挽救的心肌细胞就越多。据研究统计,未支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死亡率约20%,而有效支架干预后死亡率降至5%以下。由此可见,支架治疗可能是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握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了更快速、有效的救治急性心梗患者,杨志健教授一直致力于冠心病远程会诊平台的建设。今后如果有急性心梗患者需要,可通过江苏省冠心病远程会诊平台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冠心病的高危信号有哪些?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求医,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预防心肌梗死。

  (1)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

  (2)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3)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心悸、胸痛。

  (4)在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或在上楼梯、爬山时,明显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

  (5)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6)性生活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

  (7)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该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晖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在心肌梗死发作前1-2天内,患者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有些患者无剧烈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躺下休息,观察病情,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如果发现病势加重,应抓紧请医生,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护。急性心梗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患者以晕厥、腹痛、牙痛或者头疼就诊,却无相应脏器的病理改变,也不可忽视心梗的存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办法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可做深呼吸、用力咳嗽这些有效的自救方法。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果断急救:

  1、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或者速效救心丸让病人含化。同时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4、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心肺复苏: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 “黄金1小时”

  据王晖主任医师介绍,一旦出现持续的胸痛可能提示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的家属以及周围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不要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当今国际和国内心血管界认为:在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血管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能使心肌梗死患者的获益最大化。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最佳时机。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脉造影是指在大型心血管造影机指引下,用特形的心导管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冠脉造影术的目的在于检查冠状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学的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和分布变异、解剖和功能异常,以及冠脉之间及冠脉内侧支相互交通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的检查,能直观心脏血管狭窄的情况,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方法,被誉为“金标准”。

  对付心肌梗死:“治”不如“防”

  专家提醒,冠心病早防早治体现在冠心病的各个阶段中,如果目前未患冠心病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医学上称为“一级预防”;已得冠心病的更要防止冠心病的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对许多中老年隐性冠心病患者更为重要。

  预防冠心病,首先是防发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发生心梗、脑卒中(俗称中风)等严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发生心梗或脑卒中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防止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第四是防复发,防止心梗、脑卒中等复发;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心梗,心脏扩大最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守好这5道防线,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1、在冬春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秋冬和冬春交替时早晚气候变化大,及时添加衣物,外出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与四肢的保暖。

  2、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冠心病发作。

  3、注意生活规律,宜早睡早起,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

  4、加强身体锻炼,适量运动,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5、注意饮食调养,宜清淡饮食,避免过咸、过甜、油腻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勿食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7、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