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为群居生物,和同类间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圈子 大社交》一书中,提到一个关于社交人群数量的 5-15-50-150-500 规律(以下数字,不包含亲属):
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发展之前,人们之间主要通过主动的面对面交谈、书信或者电话进行沟通。因为精力的限制,人们的圈子会比较自然的维持在一个合适的分布上(频繁和50个以上的人交流近况,在电信时代基本是不可想象的)。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交关系产生了质变。SNS的出现打破了人的精力限制,朋友圈、消息流,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关注到外圈150人的动态。这看似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人来说,确实无形中增加了信息负担。 纵观之前SNS的发展轨迹(人人网、开心网、微博、微信),很容易发现,里面是有一个周期存在的。即:
其中,关系不可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而噪声增多,则更好解释:因为加入到你的圈子里的人,并不都是你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那么他们关注的内容点,难免和你大相径庭。比如,长辈们每天分享的养生之道。 以微信为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发朋友圈时,我们是不是越来越有所顾虑?我们的朋友圈里的内容,是不是越来越非原创化,越来越像之前的人人网、开心网了? 没错,微信也正在不可控的进入周期的下一个阶段。 那是否有方法减缓周期的演进?当然有。比如QQ为在线状态设定提供的多种控制(隐身、在线对其隐身、隐身对其可见等),再比如,微信为朋友圈设置的种种权限。这一些,都可以缓解以上两个问题。但是,也只是缓解罢了。 再说几个反例,来加深大家的印象: “微博” 当年也提供了屏蔽功能,但是,它为了变现,将屏蔽功能变成了一个付费会员功能(非会员只能屏蔽区区10个用户),在笔者看来,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加速社交网络周期演进,自讨苦吃。 类似的做法还有 人人网,将“解除好友关系”的功能藏得非常之深,这看起来似乎是保证用户维持一个比较大的社交关系网,但实际上却促使一个用户的关系网加速变质。 最后要说的是,此周期性只是社交网络在最大尺度上的一个规律,它可以告诉我们,机会的存在及方向,至于我们能不能借此机会,打造新的社交网络,则要看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打一场硬仗了。
补充:现在做移动社交产品时,人们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新奇的玩法和交互。但是其实在人的社交行为中,私聊、群聊、广播 仍然是不变的三大诉求。我们观察在SNS发展大潮中起起落落的几大SNS产品,他们的主形态仍然是落在以上3个类型中:
所以,一个社交类产品,需要围绕这三个基础结构来设计。不同的只是用户组织的方式(LBS?同样爱好?),以及针对特定的群体,提供更有特点的沟通工具(输入方式?用户间的交互方式?痛点功能?)。 同时,还要结合SNS周期性特点,找到合适地角度和方式,切入当前有社交痛点的人群中。可以是垂直领域切入,可以是水平的年龄层切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