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度乙未年中秋佳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汉青的马甲 2015-09-26
月到中秋分外明
——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成民族俗语的千古名句,它就出现在苏轼中秋欢饮、兼怀念胞弟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中,时在熙宁九年(1076)。之后不久,天遂人愿,苏轼与其弟苏辙相会于徐州,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共赏皎月,苏轼又写下了这首《阳关曲》。他有《书彭城观月诗》一文,引录原诗后说:“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如果说《水调歌头》是寄情于月,充分显示了词人精神境界的广博和丰赡,表现了他的希冀和祝愿;那么这首《阳关曲》则非常幽微地透露了词人心灵深处的苦闷和忧患,传达了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伤情怀。

伏尔泰说:“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仍然在每个国家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127页)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佳节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赏月怀人之夜。月团,人团圆,两者“异质同构”,形成具有一定审美张力的“情感图式”。此词首句本乎此,却撇开月光直接从“暮云”运笔,暮云遮天,月匿无踪,人也难免生失望之感。接着词人不说风吹云散,而说月光把“暮云收尽”,无理而妙,愈显秋月钟情人间。“溢清寒”三字深得月光如水、清凉如洗的理趣。清光满环宇,寒气沁心田。一个“溢”字,静中蕴动,给人一种寒光冷色侵人之感,又使人如入幽深空明的积水中游泳,不禁身心都为之一爽。接着写月亮本身。“银汉无声”,意味银河流水本应汩汩奔涌、潺潺有声,但因此夜月明星稀、银河淡远,水流似乎隐约无声了。给人一种动静互补的听觉感受。在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体验中,“转玉盘”三字显得分外精神、圆融而又空灵。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冰清玉洁的圆盘不仅高悬蓝天,而且还会转动。一个“转”字,境界全出。不是她会“转”,词人何以能与胞弟亲密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在赞叹月亮的团可爱、超凡神妙之时,不禁想到“流年暗中偷换”的现实,给词境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也为下片埋下了伏笔。

下片两句则是词人直抒胸臆。本来皓月当空,长天一碧,兄弟团聚,共度良宵,词人除欢呼一声“好”之外,当是别无他想了。但他却偏偏说“不长好”,这是透进一层的写法,即在心理机制上,“此生此夜”是“长好”与“不长好”的矛盾统一,因念其“好”,而惧其“不长”,唯恐“不长”更惜其“好”。深含“去日苦多”、“良宵嫌短”的生命流逝感和人生沧桑感。在这里,词人自由地重新构造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让词的意蕴透过与一定时间相联系的空间意象表现出来。时间决不仅是为词人抒情、叙事提供一个时间背景,而且对诗情的勃兴、构思的深化都有微妙的影响。

词人正是按照境界层深的审美需求,在“此生此夜不长好”的现实时空基础上,又建构了一个“明月明年何处看”的心理时空。并且用“不长好”和“何处看”这样两个疑问否定式的句式,把两种时空艺术地串为整体构筑,让诗情交叉、重叠,双向反馈。这就产生了一种肯定性的艺术内涵的指向:“长好”之欢娱仅限于“此生此夜”兄弟团聚之际,时间何其之短;“不长好”之良宵怀旧竟贯穿于未来无数个“明月明年”的热切企盼之中,时间何其之长。虽然“此生此夜”弥足珍贵,但是“明年明月”却更诱人憧憬,从而使人深感词人的心灵也如同“暮云收尽溢清寒”的“白玉盘”一样,一时的忧患、苦闷终将退隐而转换为一种明朗、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我们看到:表现在词境中的“时间”流动就是“空间”的内化脉搏,而“空间”的转换也就是“时间”的外在显现。总之,词人的心理时空开辟了一个广阔而沉绵的审美观照的妙境,给读者的自由观照提供了一个难以穷尽的审美空间。

(本文选自《文史知识》1992年第12期)

(栏目:诗文欣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但愿人长久 邓丽君 - 邓丽君24k金藏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文史知识》编辑部祝大家中秋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