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笔记一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门生曾参(曾子)所作。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曾子画像(来源:网络) 宋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程颐,对于《大学》有如下的评价: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者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其意思大概如下: 《大学》是孔子的遗篇,是作为初学者入门的读物。在今天可以再现古人治学的顺次的书籍,只有这篇文章了。其次是《论语》、《孟子》。所有想要学习的人,都要从《大学》这一篇开始。如果从《大学》学起,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偏差了。 程颐画像(来源:网络) 朱熹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章节有所错乱,便将它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一版本也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读解】明明德:彰明“明德”的意思。治其国:治理好他的国家。齐家就是使家庭内部和睦,齐心协力。齐:治理,整顿的意思。 古时候的先贤,为了向天下彰明他的光明的道德观念,必然要先从治理好他的国家开始。想要治理好他的国家的人,必须要先将家庭管理好。 不过,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人都没有几个家庭和睦的。盖因为利益的原因,占有一个国家的利益实在是太令人诱惑了。以至于,先贤的道理都可以不要了。这也是先贤道理的一种没落。如果,人人都有大禹的理念,世界就会大不同了。 齐家(来源:网络) 【原文】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读解】修其身:提高自己的修为,养成好的品德习惯。正其心:端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不心生杂念。诚其意:使自己的思想诚心实意。 想要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必须要先修养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自己品德的人,必须要先端正自己修养的态度;想要端正自己态度的人,必须先要有诚心实意才可以。 端正心态,平心静气的生活,对现代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品质!怎样在金钱为纲的年代,保持自己的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如果能够正我们的心,诚我们的意,我想社会真的会和谐。因为,我们人人内心都是平和的,世界怎么可能不和谐呢? 齐家(来源:网络) 【原文】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读解】致其知:探索知识,求真理的意思。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想要诚心实意的人,必须要先探求各种各样的知识;探求知识的根本在于探究事物的真 理。 现代学术环境,可以说是越来越恶劣了。有给学生派任务,代自己发表论文的导师(北大校园里面这样的著名博导是存在的);有借导师知名,发表抄袭自他人文章的论文的学生。真的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还真正有几个在“格物”呢? 儒典《大学》读书笔记(提纲)之二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实际上就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奔走呼吁,这是有当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这里不具体阐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内修功底的。因为他首先应是“修身”的典范,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否则,若没有内在和外在完美的统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简要谈谈对孔老夫子的内修境界的认识 这里仅从《大学》角度谈。虽然,《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但后人认为《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记录,《传十章》一般认为是对“经”的解读。本人认为,“传”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为“经”一章寻找理论依据。大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除了引用大量事证外,一般都需要有说服世人的权威著作或言论作为理证,表示有古圣先贤的传承为依。这样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贤言论,只能是一种论据,并不表示能够完全解读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内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话就能完全透露出来,况且“传”十章所引用资料更多是从社会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本人这里试图从内修角度去解读三纲要乃至“修齐治平”理念。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作动词解释为对明德的能动认识。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根本“智”性一面。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来。所以本人觉得此处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过这个路子,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即通达体性之“大”(上期对“大学”之“大”的解读),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大学之道在“亲民”。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 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本人从内在德性修养角度,认为垢尽为新,“德润身”,光明显现为新。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学生,若仅仅是“新民”涵义,他就没有必要另外创造一个“亲民”词汇。再阅读后文,《大学》引用《康诰》语“如保赤子”,这样“亲民”之意才趋于完整。“如保赤子”说的是爱护民众如同母亲护亲生婴儿般。所以,“亲民”与孔老夫子一生倡导的“仁”,即与“仁政仁爱”在内核上,极为一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字,《大学.传十章》第三章“《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归纳起来,于社会,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顺乎自然。于个人,君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这也是明了治国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扬圣贤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绝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个“在于”,即“三纲要”,分别从内证德性,外化德行,仁爱所依等三方面讲述了通达大学之道。 、紧接着,《大学》论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义,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为”。水有“止”,就不起波澜,人心有“止”,心则安静,心安静则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则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便是“虑”的作用,也就是起“观”智。有“观”则有“照”,观照同时,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则近道矣。道次第颇是分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东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内修功底,真乃个人修身实践与家国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统一 三、阐明“明明德于天下者”应该怎么做? 《大学》概括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起用古人的经验。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经验是值得大写的。 首先,远古尧舜禹等,是圣君典范。当然,按历史记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没有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本人这里插入一段假说,类似玄幻小说,供大家思考。在上一轮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地球上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地磁场受到极大的改变,大部分地球人被当时的众多灾难所吞噬,剩下极少部分人幸存下来,由于地磁场的剧变等原因,幸存下来的那少部分人类突变愚痴,记忆力基本丧失。但上轮文明中有少部分圣贤大士也留下来了,灾难不能改变他们的智力现状和智慧境界,并以留下来的少量粮食为种子材料,教大家耕种和参与各种生产活动,这可能便是圣贤治国,民之“无知”的所谓远古文明之始。由于那时人烟稀少,所谓治国,其实就是带领部落群体参与集体耕种等生产生活活动。在这个漫长的时期,社会物质文明从几乎为零的起点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灌溉农业阶段。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整个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期间,不断有圣贤应化,他们一般成为部落首领。基于特定因缘,许多圣贤首领也许不一定经过受胎成长阶段而很可能是他方世界直接降临世间的。这些圣人大多没有留下名字,只是发展到后期,诸如黄帝尧舜禹等,名字终于留传下来了。 当然,本人这个假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多少有些历史的内在逻辑推理和宗教情感体验。本来这段史前历史就是一个谜。 之所以,在孔子乃至老子的思想中,多少夹杂着被后代一些史家所批评的所谓“愚民”政策因素,可能与远古的样板有关。其实,他们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不可能离开古代社会作为参考模板。理想王国的建构,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譬如给人以幸福,是以解脱现实痛苦为前提的。即使在宗教信仰里,譬如佛教讲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但也不能离开众生的得度因缘。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就是基于解救轮回苦难中芸芸众生而发起。任何圣贤大哲救世思想的发起,不能离开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改造,所以,孔夫子构建他的理想社会秩序,我们应予足够理解和认识。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有现实社会作为支撑点的。如今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毕竟先古尧舜禹所处时代与进入奴隶制的周王朝有区别,所以,他们在崇尚古贤的同时, 孔老夫子极力推崇西周王朝前期的统治模式,他认为进入春秋乱世,周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周王朝遗民思天下安定,倡导周礼最能顺乎民心,所以,他认准这点,便终身致力于推行恢复周礼模式的仁政理念和仁爱精神。只是在战乱不息的社会环境,往往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能知难而行,一以贯之,其坚定信念,也是非常令人赞叹不已的。 3、整个第二段经文,还阐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内涵,这也是与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们深厚的道德根基与实践分不开的。该段经文明确透露出,古代那些贤明君主,之所以都是治国的典范,是因为他们首先是修身、齐家的典范。所以,孔夫子及弟子们正告统治者的,就是要他们从修身做起。所以,孔子的治世思想,与治家、修身、涵养德行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割裂开来。 实际上,从人类现实社会出发所推崇的理想社会模式,基本都是以倡导上至君王群僚,下至黎庶平民,以德行天下,以治国齐家修身的完美统一达到至善标准为主流价值取向的。很难想象,若如一个魔王般的君主能构建出极乐世界般的光明国度,一个普遍不注重修养身心的国度会是一个和谐的国度。所以,孔夫子思想并非有些人所批评那样是离开现实的纯粹幻想,他扬尧舜禹、周文王等为代表的圣君道德礼仪同时,也警示批判了如商纣王般的暴戾统治。虽然创建理想社会的实践遭受严酷的创伤,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思想伟大之处。 4、从这段经文,还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心法的运用亦在其中,这是了不起的。 芸芸众生对于物欲的贪求没有止境,就是不知遮“止”,没有明“明德”,借用佛家术语,就是无明烦恼现前。这就要以智慧观照。有了知“止”的智慧,便明确“止于至善”君子可为,亦明确遮止君子不可为。“知至而后意诚”,具有正确的心法抉择,而后如《大学.传十章》所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则心地平正,直心入道,身则修矣,性则显矣,“仁”则发挥至极致也。真修身者,则不论居家眷属,还是大众百姓,不论亲疏,平等施“仁”,“仁爱”至上,如此则国家得以真治,上下有序,人人守本,天下太平。 我们看到,在孔老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仁爱”的背后,仍然崇奉上下尊卑,男女不平等,认可差别存在的文化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现实人类社会没有绝对平等。所谓平等,只是承认差别的“平等”。若一个家庭,男女各安本业,长幼各安礼仪,便是有序,有序便能和谐,和谐便是平等,便是齐家。上至国家,若政体合理,社会制度井然有序,君臣、官民有序,万物各得其位,是为天下太平。 其二、受周易思想影响。孔子崇尚周文王为代表的所谓圣君治世,无疑对周易思想要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接受其思想理念。所以,史载《系辞传》就是孔子所作,便是例证。比如“天尊地卑”观念,在人事运用上,便是男尊女卑,认为这是天地之正位。若居位错乱,则卦位不正,必不吉祥。若人不安本分事,即所谓六爻乱动。若行非中庸,走极端,即所谓“爻动”过之而不及。上可为祸国家,下致家庭不睦,在人,礼仪尽失。为此,孔老夫子在一些言教中,提出了许多对治办法,其中许多在今天被斥为糟粕。 四、《大学.经一章》之结语 )第三段“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亦是劝诫语。劝上至君王,下至庶民百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前面讲了,若不修身,上不能治理好国家,推行仁政,下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安抚天下百姓,不能兴礼仪,不能广施仁爱。如此本末倒置,则悖于大道。若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徒劳。 说几句题外话:这是本人向研究会及会外文化行业诸位老师、同仁的学习汇报材料,谈的是个人体会。至于孔子思想原貌究竟是怎样的?历代都有人研讨,仍然是莫衷一是。其实,儒家思想主要在“用”的方面强调了它的社会功效,所谓“修齐治平”,所谓“养浩然正气”也。孔子及其学生所传播的方法论体系,由于受历史动荡条件的局限,主要在于呼吁上至君王,下至平民进行社会道德修养实践,提出修身齐家与治世平天下完美统一,从而达到效法周礼,实施仁政仁爱,结束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乃至干戈不息四分五裂的社会混乱局面。这是孔子一生所致力的事业。 0儒学方法论体系,集中体现由子思所撰的《中庸》一书,强调以“诚”为实现中庸的关键。后来许多理学大家都持守中庸信条。 需要说明的是,儒家“中庸”主张,与佛学“中观”般若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尽管孔子德比天地,明昭日月,但他所处的时代迫使他把视线侧重于关注修身与治世的融合,处处体现针对时局,对世间根基进行世间道德的教化,未能明显看出他关于出世理念的言论留下。但在一些修治著述中,又可窥见他的心性的光明照射,所以,他既是圣人,外现的又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自孔孟之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学大家不少,却在儒学门内,又难以复制孔圣第二,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了。所以,对孔子的解读,真不是那么轻松的。历史是无情的,若真是儒家人,反而难做儒家事。 读书笔记——《大学》之摘录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代那些想把自己的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须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何家族;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格;要修养自身的品格,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自己的意念真诚,必须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道理。 2、处在各种关系的焦点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恶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译文】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反感前人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后来者;如果反感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憎左右和你相处的某些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于你共事的人;如果厌憎你的同事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左右和你相处的人。这就叫做道德上的规范和示范作用。 【读后感】《大学》是中国古典名著《四书》之一。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三纲领”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诚意、格物、至知”。它成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至理名言,同时千百年来也成为中华民族理想人生的奋斗目标。时光荏苒,古代的很多事情都过时了,但我觉得“三纲领”和“三纲领”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过时,只不过做起来太难、太难! 读书笔记:从《大学》中看修身 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对我们民族的政治、经济、道德乃至思想方式、生活习惯都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大学》一篇,是先秦政治学说的思想纲领,同时也表现了儒家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炼。《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朱子取《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并且为其注释,成为此后官方正统教育的基本经典。读罢《大学》,我从中体悟到了“修身”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一些“修身”的思想方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是以“明明德”为本,因此“明明德”便是修身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从此看来,《大学》提倡“修身”,就是为了最终能够使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其次,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都是修身的成果,或者说,修身的结果要具体体现在家齐、国治、天下平上。“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功名阶段。修身是中枢环节,往前是心灵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阶段,修身是前四者的发展终点;往后是行为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阶段,修身是后三者的发展起点。所以说,“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大学章句》) 第三,既然修身的目标是造就光辉俊杰的思想人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践“修身”呢?我认为,人因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控意志,以修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修养的关键,则是诚意而慎独,不断坚定自己的为善的意向,特别是在独处时尤要谨慎,不得放松意志。另外,我们应该有一个求是务实的处世态度,我想,这同时也是“格物致知”的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正体现了这样的态度。格物就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大学》认为格物致知是用心灵去接近和推究事物,使人的认知发挥出来,显露出来,使“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这其实是要丰富和完善自己对事理(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事理)的认识,为下一步情感和意志上的诚意、正心奠定认知上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朱熹说:“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大学章句》),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有忧国忧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忧国忧民的意识是以积极进取的方式消除国家和民众的忧患,而不是消极地以观念的方式对忧患意识进行精神上的解构。齐家、治国、平天下、亲民等等修身的功业无一不是这种“出世”意识的要求和结果。 第四, “修身”在当今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修身注重个人品德的自我修炼,自律,是使人成为人才的前提,它的目的是使个体的人具有人类中先进人物共有的精、气、神;它不是束缚封闭,而是修身正心,它使人不断改正缺点和错误,成为完善的操守正直的人;它也是是为人为官为政的根本,它要求做到慎微、慎欲、慎交、慎独、慎权,靠人格的力量和道德的典范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尊敬。自律是做人之本,也是立身之本,更是一种美德。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修身以忧国爱民为基础,建功立业为手段,弘扬美德为终极目标,与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要把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需要当今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儒家认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从“修身”做起,所以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虽然有人认为社会经济的决定力量超过道德的教化力量,但是,修身仍然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人不应把自己变成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奴隶,人应当用自己创造的物质经济成果来为净化人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道德品格服务。修养将使人自觉到这一点。物质文明越发达,精神文明就越重要,自我修养也就越不可缺少。作一名大学生,时时刻刻注意修身养性,是十分必要的。 ] 作者:秋燕饵 提交日期:2007-7-20 12:33:41 楼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大人者,君子也.明明,为昭彰,显明的意思.明明德,即将“德” 彰显出来.这“德”不是“心外”之物.比如说,我们见孺子之入井,会有恻隐之心,孺子见鸟兽之哀鸣,会有不忍之心,鸟兽见草木之被摧折,会有悯恤之心,这恻隐、不忍、悯恤便是我们的本心,是天理.冬天时我们自然会惦记起父母的保暖,夏天时自然会惦记起父母的暑热,这是“天理”作用的结果, “天理”是人内在之“善”,正是在内在之“善”使我们在具体的日常经验生活层面上作道德之实践成为可能. 即是人的内在之善,何以还需要通过修身将它“昭彰,显明”出来呢?因为好色,好财,好名,嫉妒,恐惧等等七情六欲会像浮云一样蒙蔽人的心智,当然这七情六欲兼是人心应该具有的,就似不能因云能蔽日,就将天不要生云一样,但是对它们不可执着,对它们一执着,就都会成为良知的障碍.比如一个盗贼,他的贪婪莫非就是他的本心吗?他其实仍有行善的可能,亦有悔改之时日,但是他的心为私欲所阻,所以常不能克制自己的贪念.又如一个嗜赌之人,每每会对自己的行径悔恨不已,这便是他的本心在起作用,但他又往往不能摆脱赌瘾的纠缠,如果不下别人一分,自己百分,别人十分,自己千分的苦功夫去克制自己,恐会为赌瘾所蔽锢,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我也是这样,经常立志,每日要背诵英文若干,但往往会被安逸,享乐之事所吸引,忘却此志, 诵读英文是我内心明白渴望的,我却会被懒惰所缚.难道这些贪 婪, 赌瘾,懒惰即是我们的本心?我想,如果将人的本心喻作明镜的话,它们则是镜上的灰尘,需经常擦拭,这擦拭的过程,便可称作“明明德”.圣人之知如青天白日,贤人之知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暗不明,但分辨黑白却是一样的.如我虽是愚人,如能有在困境中学习的功夫,仍有沿着云霭缝隙间太阳的余光,而“明明德”的可能. 而“在亲民”之“亲”是“爱”的意思,但这“爱民”与墨家的“兼爱”有所不同.有何不同,需归本溯源看“明明德,在亲民”这个句子的源头.《尚书.尧典》中有: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彰明,协和万邦”的说法, “明明德,在亲民”即是从中化解而出. “九族”者, 《孔疏》上有云:上至高祖,下及玄孙,是为九族. 九族具体来说就是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在此代指一个人的妻儿老小.亲近自己的妻儿老小是人的本性,所以要将仁“达于天下”,就要从亲近自己的亲人做起.孟子在<尽心.上>阐述过这个意思: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爱自己的亲人,从而施仁德给百姓;施仁德给百姓,从而爱惜万物.儒家的爱民是推己及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墨家无等差的爱是不同的.儒家认为这样的爱民才合乎人的本性.而墨家的兼爱则太过了,过犹不及,儒家是不认可的. 所以,如果说“明明德”是将人的本心彰显出来, “在亲民”则是从对待自己的家人做起,让人积极地参与道德之实践, “明明德”是“知”, “在亲民”是“行”. “明明德”是修身,正心,诚意,致知, “在亲民”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在亲民”是知行合一,是大学一书中提纲挈领之语句.正如王阳明所言: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德也.” 而“止于至善”,即以至善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 “明明德,在亲民”才不会失去方向.天命之性,粹然至善. 至善即为良知,是“一”,是绝对本体,它先验地实存于人心中,超越一切时间,历史,文化的限制,“良知之在人心,灭间可圣愚,天下古今所同也.”如《礼记》曰: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在这儿,深爱是婉容的根本,如同“至善”是“明德”﹑ “亲民”的根本一样.如果不以“至善”为努力追求的目标,为需要无限接近的那个原点,即会有长短而无尺度,有轻重而无权衡,有方圆而无规矩,明德,亲民之学即会有“支离破碎,错杂纷纭”之风险,即所谓“明德,亲民之学大乱于天下”.而如果确立了“至善”这个目标,则心不妄动而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有所得.“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书笔记-- 《大学》经典的意义 纵观2000多年的经学史,大儒名家层出不穷,学派学说百家争艳,但也正因为如此,经学史上的很多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经学史所要研究的经典究竟包括哪些?这些经典的产生、传承、分合、演变究竟什么样子?至今仍然在争论当中。 从元朝开始,四书被选为科举的必读书。其中的《论语》和《孟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而《大学》和《中庸》却比较生疏。《大学》和《中庸》原本只不过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而已,并没有特别尊崇的地位,《中庸》在汉代,已经出现了单行本,而《大学》一直到宋朝才开始出现单行本。 《大学》中讲述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倒过来说同样有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段话说的就是一个人要去追求知识,去考察世间万物,然后可以修身,就可以齐家,推广开来就可以治国。现在很多人批评“修齐治平”的学说,认为这个学说把个人行为直接上升到一个社会或者政治学中国家的位臵。这是对经典中“国”的误解,经典中的“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先秦时期的小邦国。一个小邦国的面积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县的面积,国民彼此间都有血缘关系,一个邦国得到治理天下就太平,这里的“天下”也不是今天全球的概念,一而是由诸多的邦国所构成的一个文明范围的概念。如果因为对它的误读而认为它的意义已经不适合于现代,只能说阅读者还没有进入到经典的生命里,或者经典没有进入到阅读者的生命里,两者还没有交融为一。 对于经典,从古至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有人对经典产生了误解。比如《大学》里有句话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些房地产商人,就把“有土此有财”作为自己行为经典的解释,拿到土地就能赚钱,赚了钱就有用。这是真正理解了经典吗?不是,因为紧接着后面还有两句话:“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所以只将“有土此有财”单独拿出来是对经典的断章取义的解释。虽然可以在经典中找到一两句让你心安的话,但再往下读一到两行,马上就会击破这种幻想和误解。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读书笔记 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名句,这句话就出自我国古代传世经典《大学》。自宋朝以来,《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一并被称为四书,由大学者、大思想家、大儒学家朱熹亲自注释,成《四书章句集注》,可见它的国学地位。《大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被誉为四书之首。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的名著,它的篇幅却非常短,分《经》和《传》两部分,《经》一章,是基本观点,有205个字,《传》十章,是对《经》的解释和阐述,有1546字,全书共1751字。 从字数上看,这是一本“小书”,然而,就是这千余字的书籍,确实一本极其深刻的“大书”,理解起来需要 大智慧、大阅历,实属不易。下面我只能对这本书作浅显的介绍和分析。 在这之前,我想先阐述一下我对包括《大学》在内的传统书籍的态度。其实这个态度非常简单也非常明确,借用毛主席的话:提出封建性的糟粕,吸取民主性的精华。做到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大学》是春秋末年曾子所作。曾子作为孔子的门生,创造性地继承了儒家学说,特别是极大地发展了其中“孝”的部分,成为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是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他所提倡的“孝”,自秦汉时期就已反响强烈,《战国策·燕策》中说:“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吕氏春秋》、《盐铁论》、《汉书》等史籍都对曾子提倡的“孝”有记载。唐朝的皮日休曾说:“曾参之孝道,感天地,动鬼神。”正是基于曾子的这种影响,他的社会地位和谥号越来越高,直至元代,他被封为“宗圣”。这种孝道在《大学》中也有体现。比如第三章“为人子,止于孝。”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子女最大的善举和美德就是尽孝。这种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4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不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并且推及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对国家也以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自居,将忠孝融合。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已经深深地认同“百善孝为先”,早已超乎贫富、名利和地位。从东汉时期开始,我国明确把孝和廉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曾涌现出黄香、董永等著名的孝子。现代中国,弘扬孝道并身体力行的人更是灿若群星,朱德元帅没有因为身居高位忘记母亲的恩德,深情地写下了《我的母亲》,歌颂了他平凡的,无私奉献的母亲。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三十多年如一日,义务赡养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最近红遍全国的小沈阳也是位孝子,他倾尽自己的努力为母亲和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对师傅也十分尊敬。 可以说,《大学》是一本教材,一本“初学入德之门也”的教材。对于“初学”者,也就是刚刚开始学习的人来说,它的入门地位是最高的,甚至超过《论语》和《孟子》。在全书的序言中还明确提出了它对前人的继承作用:“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那么,这本道德的启蒙教材到底交给我们什么呢? 首先,关于“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本文开篇我就引用了这句经典,这也是《大学》的开篇。先说“明明德”,前面的“明”是使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就是使人们的美德显明、扬明。如何能够做到“明明德”呢?《大学》的第一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上来它就引《康诰》说了三个字:“克明德”。“克”就是能够。我想,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人的善的一面、仁的一面、美的一面。我们应该发掘和弘扬社会中每个人的美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荣辱观,以便每个人用这个标准“自省”,知荣明耻,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就清楚了。这种事例不胜枚举,为什么我们今天都同情岳飞、赞扬岳飞而唾弃秦桧?就因为我们发掘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发掘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发掘了人们的英雄观,我们每个人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可以衡量谁是历史的英雄,谁是历史的罪人。 “亲民”,宋朝的程氏兄弟注释“亲”就是新,也是使动词,就是使天下的人们革旧更新。我认为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的文化,弃旧图新,与时俱进。作者解释“亲民”时,引用《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就揭示了为什么周国不断强大并最终取代商,因为它能够自我更新,不断发展。其实,这种思想与我国很多古籍不谋而合,比如《易》经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其中的“变”就是“亲民”的思想。可以说,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之一,我们的民族是不断自我审视,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民族,这是我们至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在最困难的时期都没有沦为完全的殖民地、没有被吞并靠的也就是不断地革新。 “止于至善”,就是使人们达到最高境界、最美好的境界,这是善的最高地步。在解释“止于至善”这一章里,作者引用《诗经》提出了一些“至善”的标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我理解,这就是告诉我们应该确立一个长远的、伟大的目标,有了目标以后再有计划地执行。虽然《大学》中的这些最高境界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提出的,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样的标准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历史的进步。这种“止于至善”对我们今人有很重要的启示,我们现在要建设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也是一种目标吗?应该用“止于至善”的精神建设祖国。 其次,关于“八目”。刚才阐述了“三纲”,那么,“三纲”如何才能实现呢?《大学》给出了答案:“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求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样,针对达到“三纲”的途径,引出了“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关于“修身”,在《大学》的第七、第八两章中是与“正心”、“齐家”并列讲解的。其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为修身,在正其心。”解释了“修身”是以“正心”为前提的,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书中还特别提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生动地揭示了“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的道理,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必须推己及人,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格物”与“致知”是在第五章一起讲解的,这一章的原著遗失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章是朱熹补上的,他解释“格物”和“致知”就是我们应当接触外物并对每一事物极力探索它的道理,从而达到认识的极点。那么,什么是“诚意”呢?第六章解释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意念。同时,这一章还告诫我们“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内心是怎么想的总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自欺欺人是遮掩不住的。至于“治国”和“平天下”,是最后两章的内容,其中很多是站在君主和统治阶级立场上,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讲解的,我们今天在读的时候首先要破除这种束缚。但这两章是全书篇幅最长的两篇,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第九章提到“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就是提醒国家的领导者应该成为全体国民的示范,为国人做出表率。同样,一个组织或集体的领导者,也应该率先垂范。第十章阐述了怎样作一个像“民之父母”一样的领导者:“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还提醒到:“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那么,统治者应 该怎样处理德行与个人资本的关系呢?《大学》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并进一步阐述:“财聚者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些执政的理念可以归结成两个字:民本。与孟子提倡的“民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对我们今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大学》还提出一种“本末”观,我认为,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有顺序,抓重点,遵循规律。这样我们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们最近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就必须认真分析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权限,再依据办事效率等规律制定更名、撤销或合并的决定。还有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这就是“本”,而具体的形式就是“末”。 一部《大学》,千古传颂。其中的精髓不是一两篇文章可以解释清楚的,所以我们作为古圣先贤的子孙后代,应该不断去拜读,去体会,去品味。借用朱熹的话:“《大学》所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大学》背景及作者 《大学》是四书之一, 是阐述儒教的目的和政务的根本经典. 《大学》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大家知道孔子十述而不著(《论语》就是典型),南宋时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由此,《大学》的版本就演变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版本。《大学》原本是《礼记》49篇中的第42篇, 但它与其他篇章不同, 所阐述的具体思想从早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至于《大学》在四书中的地位,还有如何从《礼记》中分离出来,并且确定最终的四书顺序,朱熹在这里功不可没。 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大学》分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意思为孔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但是入世以后,明德就会被隐没,只有通过“大学之道”的教育才能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上至善至美的境界,即是“止于至善”。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齐家”是人人的希望和职责,“平天下”也是一国之人的共同愿望。这说明《大学》不仅仅只是过去贵族子弟为官入学的教材,不仅仅是“大人”之学,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常人之学。 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www./doc/info-6b371360ddccda38376baf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