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学】开学致辞哪家强?——南开、北大、清华、法大法学院校的开学致辞辑合

 zhuyanan2000 2015-09-27


法学院的开学致辞哪家强?

——南开、北大、清华、法大法学院校的开学致辞辑合

做月异日新的南开法律人

——在南开大学法学院2015级本科新生入学典礼的致辞

教师代表: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行政法

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欢迎各位来到南开,来到南开法学院,成为第一批入住南开新校区,使用法学楼的南开法律人。百年南开,法学流脉弦歌不绝,而今处于新的地标,新的起点,新的旅程,祝愿各位有更美好的未来,南开法学有更美好的明天。

希望各位能多一点了解南开,了解南开的法学。曾于1946年当选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的徐谟,于1922年起在南开大学讲授法律课程,讲授政治学概论、比较政府,并曾于19311月,在南开以《法权》为题进行演讲,讨论领事裁判权和治外法权。蜚声中外的政治学家,曾出任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底赴美出任华盛顿大学教授的萧公权,在1927年于南开讲授法理学、中国政治思想、西洋政治思想、社会演化论,他在《问学谏往录》中回忆“南开在当时是华北一个规模虽小但地位不低的大学……学生专心向学,教师认真授课。”王赣愚先生在1946年出版的《民治新论》、《新政治观》中,则探讨了法治、民主、自由等基本法律原理,在文革结束后,他还指导国际经济法的研究生。

这是南开的昨日,而南开的今天,已在诸多法律学门取得相当的成果。我们有了新校区、新校园、新法学楼,更有你们诸位新鲜法律人的加盟,相信法学院也会取得新的成绩,见证新的辉煌。

各位作为新进的南开法律人。在学习时,应关注法律条文,例如学习宪法,建议随身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条文;学习刑法,则应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刑法修正案(一)至(九);学习行政法,应熟知《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条。建议各位在学习时,应做到法条不离手,随时翻检,随时查阅,随时思考。去阅读法律条文,理解法律概念,例如理解什么是“法律行为”,什么是“意思表示”。

各位还要形成阅读判例的习惯。法学的教育以请求权为基础,以裁判为中心。法院是解释法律的公共权力机关,适用法律来解决纷争。尽管判例并不是不可动摇,不可改变的东西。但如日本民法学家星野英一教授指出的,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是通过活生生的判例来体现的。例如银行ATM系统出错,许霆从柜员机取款1000元而银行账户显示只扣除1元存款,许霆趁此机会用银行卡连刷171次,从银行提走了17.5万元。一审中,许霆被判处无期徒刑。从中可以理解盗窃罪的适用,理解刑法上的量刑。通过案例的阅读,使得我们不仅阅读法律的条文,而使得法律的争点跃然纸上,使得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法律。

我们在学习时,还应关注外国法与比较法的知识。比较法被誉为“真理的学校”或“解决方案的仓库”。在作为法治后发国家的中国,很多时候仍存在向国外学习法律知识、法律制度、法律推理、法律思维的空间。外国法的知识不是灵丹妙药,但为我们思考中国问题打开了比较与借鉴之窗。

我们还要关注中国法律现实运作,关注中国自己的法律问题。在1928年南开大学募款委员会的计划书中,写道“中国自有其天然特别环境,与夫传统特别文明,适于彼者,未见适于此。外人之法制能资吾人之借镜,不能当吾人之模范。……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作为南开法律人,亦应秉承这样的传统,实现法律理论知识的“创造性转换”,在关注中国实定法律条文、判例和实践的基础上,去形成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素养、法律技能和法律情怀。

我们要改变学习习惯。我们不要盲从于某位学者、某位老师、某本教科书的观点。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要学会读书,学会“在不疑处存疑”。我们掌握的是法律,但不仅仅是法律,要学习法律,还要超越法律,趁着年轻,趁着最好的时光,广泛涉猎文史哲政经法的知识,多读书,读经典的书,多做笔记。多思考,少盲从。

我们或许已经看到新校区那壮美的图书馆。建议各位形成与图书馆为友,与书籍为友的习惯。在1947524日《南开周刊》复刊第5号中,有题为“南大图书馆”的文章,写道“走过阅览室,就像走进了一个庄严的会场,没有一点杂乱的声音,满满的一屋子人,都低头看着书或写着字,偶尔有一点声音,也低得只有一两个人听得见,说话的人还要用歉意的眼光……这是一个最大最好的教室,没有教师,每个人都是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教训着自己,同时用自己的行动教训着别人。这里是南开最大的餐厅,每人都在这里狼吞虎咽地吃着自己喜爱的需要的知识。”建议各位利用好校图书馆,利用好法学院的图书馆,在这里收获知识,收获才华,收获精神食粮。假以时日,这能提升一个人的才干。需知,“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希望各位能享受这静谧美丽的新校区生活。在1930年的一篇文章里,这样记述南开的八里台校园,“可以超脱出闹市中的尘嚣之扰,称得起作高等学府的雅静的所在。再加上天然园林的点缀,还配作一个差强人意的修身养性的仙乡”。【王之杰:《南大地理概要》,载《南开大学响导》19305月】1934年,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从上海来天津,来南开看望他的儿子,时任英文系主任的柳无忌先生,赋诗曰“汽车飞驶抵南开,水影林光互抱环。此是桃源仙境界,已同浊世隔尘埃。”老校区有古朴幽美的底蕴,新校区更有蓝天白云的掩映,远离尘嚣的宁静,正是读书的好所在,希望各位能在此享受安静、充实的求学时光。

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南开大学大学部开学时,发表了题为《青年元气之培养》的演说,倡导青年“寻出一种高尚的嗜好,自己的人生观”“从物质上、精神上加增培养元气的资料”。1932年《南开大学章程》则说本大学“以阐扬文化,研究学术,造成建设国家之中坚人才为目的”。希望各位同学能在南开园里,潜心治学、静以修身、锻炼体魄、勇于任事,绝不畏难苟且,绝不因循偷闲,能日有所思,日有所进,以公之精神,公之风貌,公之情怀,不断进取。真正做到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做月异日新的南开法律人。

宋华琳

2015917


北大法学院2015年开学典礼致辞

教师代表:常鹏翱,北大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民商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到来!学院让我作为教师代表致辞,这于我是个难事,因为我虽然在这里念过书并正教着书,但我没有在这儿读本科,也没读博士,更不是中国法的老流氓,我无法以亲历者的感受说些几年后仍能触动你们内心的话。那我只能从观察者的角度谈谈你们应有的学习态度,供你们参考。

我先讲我们院的两位毕业生。

一位是90后本科女生。从大概率来看,成绩好的本科生女生占多,但这个女孩子不是。我记得在大二给他们上课时,她找我说,她喜欢阅读、写作和实践,但不喜欢按部就班的考试,她的考试分数都不高,在大家伙又都向高分看齐的大环境下,她很苦闷和恐慌,不知该如何前行。她同时给我两样东西,一份是她出版的小说,一份是她写的读书笔记,透过华丽的文笔,它们细致地写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对她说,不要被分数遮住你行进的方向,只要你善待才华,跟着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前进,你可能在学业成绩上不靠前,但你在事业上会成功的。的确,她持续地保有好奇心,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勇气,在毕业后创业,现在她的公司在业界颇有名气。

再说一位80后博士男生。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是我们院的本硕博,在读博的同时还在德国读博,毕业后顺带到另一个著名高校做了博士后。在他读研时,我教的债法,他常有问题,能看出这些问题是他反复思考和追问的结果,体现了浓浓的好奇心。他好奇不仅在书本知识,还在爱情和生活,他从生活中发现了大量的素材,并由此出发写作和发表了不少出色论文。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作支撑,在他毕业时,有不少知名法律院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可以说,有好奇心,有敢于探索未知的勇气,让他一路走来,春暖花开。

同学们,我之所以讲这两位,不是希望你们模仿他们,去创业或学霸,而是想说,到北大法学院读书,书本和分数很重要,但不要让教科书遮蔽你的好奇心,不要让分数盖住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到这里读书,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你们也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你将因此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不是说,你来了,你就会美好和宝贵,你只有努力,通过老师和同学,通过阅读和思考,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保持和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并有探索未知的勇气,你才会有更好的、更多的可能性。而我相信,在北大法学院的宽容和自由的氛围中,我们每位老师,定会加倍呵护你的好奇心,加倍重视你探索未知的勇气,因为你的每次提问或质疑,也在催生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反思和探索,这就是教学相长。

同学们,好奇心是最宝贵的,你要善待它。也许,它就萦绕在你脑海,那就不要犹豫,抓住它,让它带你努力前行。也许,它会埋藏在你心中,那就不要迟疑,挖掘它,让它指明你前行的方向。只有这样,你自己才会变的更强大,你才会坦然面对那一次不理想的成绩、那一次挂科、那一次被拒,因为你的好奇、思考、探索和勇气在提醒你,你的价值不在这一次一时。你要知道,这里曾出了个李总理,将来也会有个你!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吧,脚踏大地,眼观世间,让你的好奇心带着你!加油!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学期学习进步!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谢谢!


法学不仅仅是法律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2015级新生,各位老生,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热烈欢迎法学院复建后第20批学生入学。今年我们共录取新生384,包括本科生、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学生、中国法LLM学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来自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还有近20个国家,法学院好像一个小联合国。恭喜大家取得你们人生一个关键的成功,跨进清华的大门!

法学院目前有全职任教教师70人,有近百名兼职教师(兼职研究生导师)。我们还有40余名从事行政工作的同事为大家服务。今天有一些教师代表出席会议。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学术团队,今后慢慢大家都会熟悉起来。

这是我第8次以院长身份做开学典礼讲话。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法学院迎来了复建20周年,与在坐的很多同学同龄。1010日我们将举行法学院第二栋大楼开工仪式和庆祝法学院复建20年的大会。你们在校期间,将会见证这栋大楼的“成长”和完工,见证法学院的再次乔迁之喜。

今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元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大家来到这里学习法学,有特殊的意义。这里是法学院,大家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法学。那么,法学是什么?法学当然是法律,你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学习法律。相信大家对未来几年如何学习法律已经有很多想法、规划和期待。的确,法学首先是法律,法治首先是法律,学习法学当然要认真学习法律。不管法学、法治有多少种含义,最基本的含义还是指向法律,我们要学习、研究各种法律制度,认真琢磨、钻研每一个法律条款、每一个司法文书。不能离开法律谈法学,离开法律谈法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把法学院干脆叫做“法律学院”的原因。但是,我告诉大家,法学,法治是法律,但不仅仅是法律,不仅仅是法律条款,不仅仅是司法判决,适用法律也绝对不是机械地拿法律条款来比对现实生活,像做数学题那样去计算法律的结果。

法治最重要、最本质的内涵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律和法治的生命,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法治。同学们会问:难道还有与公正无关的法律和法治吗?有的,有一些立法确实是经过法定立法程序成为正式法律的,然而这些法律可能会违反基本的公平正义,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所有法律都不得违宪,要对立法开展违宪审查的原因,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也正是这个意思。有些司法行为包括法院判决和检察院的起诉或者不起诉决定,似乎合乎法律条款字面的规定,却显失公正。最近媒体报道,一位104岁的老人从北京独行3000里到长沙,探望被刑拘的孙子遭到拒绝,引起很多人讨论,警察的做法是否合法不合理,这些法律规定是否违反了基本的人文关怀?如何处理严格执法司法与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在拷问、检验我们的法治素养和良知良心。有时候你甚至要面对无成文法可依的情况,在没有成文法的情况下,如果依法治国?如果你是一位行政官员,你要处理的一件事情,也许根本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你怎么办?如果你是一位法官,你处理的案件也许根本没有成文法律,你怎么办?一位资深法官告诉我,他在多年司法实践中,经常面对无法可依的情况,他必须在没有成文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良心良知甚至常识,做出公正的判决。社会不会因为立法机关还没有来得及立法,就停止运转,就不产生纠纷;法院也不能因为没有成文立法,就不受理案件,不解决纠纷。其实,纠纷的解决、法庭的存在可能先于成文法的制定。我们必须承认,尽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在人类生活的某些领域,法律还是鞭长莫及的,而我们的立法也绝对不是尽善尽美,完全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而且立法总是滞后的。

依法治国要依的“法律”没有,或者这些法律显失公平,我们怎么行政、怎么司法、怎么办事?那就要根据公平正义的理念,根据良知良心、道德律乃至常识、公理来行政、司法和办事。这才是法治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无论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law(法律)and justice(正义)是两个词,这本身就说明法律有时可能真的与公正无关,也就是说我们可能面对不公正的法律的存在。法律与公正本应该是一回事,“法律学院(law school)”本应该是“公正学院(justice school)”,就像“法官”的英文名字叫做“公正”(justice)一样!这表达了人类对公正美好的愿望,希望法官就是公正的化身和代表。

在法治不发达的时候,中国农村大量的民事纠纷是通过调解解决的。谁来评理、调解呢?一定请村里最德高望重、人品正派、有公信力的老人。他们依据什么评理?这些老人自然不懂国法,他只能依据朴素的公平正义的理念定纷止争。人们接受他们的裁决,不是因为这些裁决符合国法,而是因为它们符合“天理”、“人情”。“天理、国法、人情”相结合既是古代中国司法、法治的最高境界,对今天我们建设法治、认识法学、法治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如此看来,法学实在是关于如何做到公平正义的学问,法学是法律,但不仅仅是法律,应是更高位的公平正义;法学院不仅教法律,学法律,更要教公平正义,学公平正义。这才是法学的本质,也是法律和法治的本质。如前所述,法学院准确来讲应该是“公正学院”,不应该简单叫做“法律学院”,就像法官准确地应该叫做“公正”(justice)一样。我们所讲的“法学”、“法学院”是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英文翻译的,把中文“法学”一词翻译成“law(法律)”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因为法学远远不止法律(law),没有全面准确体现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本质。尽管我们永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公正,但是我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是永远不会放弃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法学是人学,研究人和由人构成的公司企业、社会组织和党政机关的行为,研究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其和谐和平相处。

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研究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国家的构成和运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等,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法学的复杂可见一斑,远非“法律”二字所能涵盖。学习法学绝非记住法律条款了事,需要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功底、道德关怀,需要有爱心,有善心,有诚信,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法学院的院训“进德修业,至公至正”,前四个字讲的就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进德第一,修业第二,将来毕业后从事立法、执法和司法,追求至公至正。你们要学好成文法律,学好看得见的法治,也要学好法律之外的“法学”,学好看不见的法治,掌握法治的精神实质。你们要学习文明礼貌,学习积德行善,学习天理人情,学习待人接物,学习如何公平合理地解决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记住,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的尊严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永恒的法治。几年后,你们在法律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差距不会太大,智力方面的差距更可以忽略不计,从来不是最聪明的人最成功,然而那些法律之外的“法学”素养、人品德性、人文底蕴、处事方式可能会有很大差别,而正是这些法律之外的差别最终决定你们人生的成败。

同学们,祝你们未来几年在清华法学院不仅学好法律,而且学好法律之外的“法学”,学好如何做人做事,成为靠谱的公正的人,成为有梦想、有责任、敢担当、一身正气、充分正能量的大写的清华法学人,为法治建设和人类美好未来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筑梦法大,在这个火红的时代

——政法大学黄进校长在201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蓟门秋风过,晓月丹桂香。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法大校园又迎来了心怀梦想的莘莘学子。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中国政法大学201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所有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从今天起,法大就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而我们也将拥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那就是“法大人”。

同学们,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火红的时代。改革、法治、创新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主旋律,而人才则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时代欢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这个时代也必将成就每一个矢志不移的追梦人。

改革呼唤人才。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全面和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正在稳步推进。时势造英雄,在和平年代,改革就是最好的时势。改革意味着打破旧思维、旧体制、旧格局,意味着提供新需求、新机遇、新挑战,意味着优秀人才将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怀才不遇绝不是改革时代的特征,人才辈出才是对改革时代最好的诠释。

法治呼唤人才。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法治中国建设正在谱写蓬勃发展的新篇章。建设法治中国,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法治人才队伍。我们是幸运的法大人,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也为我们创造了实现理想的最佳机遇。“经国纬政,法治天下”的梦想,将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变成现实。

创新也呼唤人才。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生产要素优势正在减弱,经济发展必须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国家已经将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并驾齐驱的国家基本战略之一。创新的事业需要创新的人才,而崇尚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时代,是学术的天堂,是学者的福音。

同学们,在这个火红的时代,你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这是你们对法大的信任,这是你们的家人对法大的信任,这也是全社会对法大的信任。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可以自信满满地告诉大家:法大一定会成为你们最好的“筑梦空间”。

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重镇,“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我们的校训精神,“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依法治校”是我们的办学理念,“经国纬政,法治天下”、“经世济民,福泽万邦”是我们的办学使命,“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是我们的办学目标。

建校63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法大人的不懈努力,法大已经从最初的法科单科性大学转变为现在的以法科为特色和优势,兼具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理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从早期的教学型大学转型为今天的以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进知识创新为己任的创新型大学;从过去的普通大学发展为如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大学。

这里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国内一流的学生、齐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雄厚的科学研究力量、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浓郁的学术氛围以及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大家畅游学海的理想之地。虽然我们所在的城区校园正在进行基础建设,还是一个大工地,但学校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让法大成为大家放飞梦想的最佳平台。

同学们,你们已经接受了四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研究生阶段是你们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你们为将来实现梦想积蓄能量的关键时期,宝贵而又短暂。在这里,我对你们提出四点希望,希望你们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够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

一是希望你们做一个胸怀天下的法大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能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标签,更不能作为法大学生的标签。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不应当脱离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法治天下的前提应当是胸怀天下。作为法大的学生,如果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社会动态茫然不知,是绝对不合格的。

二是希望你们做一个情系民生的法大人。“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浩浩乾坤,民生为本。”你们选择法大,我想不仅仅是出于你们自己的意愿,也承载着你们的父母、亲友和周围人的寄托,特别是对幸福生活的厚望。无论你们在法大学习的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还是其他专业,无论你们将来是为政、为商、为学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希望你们能够始终情系民生,对普罗大众常存敬畏之态、对民生状态常怀敏锐之感、对民间疾苦常抱恻隐之心。

三是希望你们做一个心存正义的法大人。我们法大的入学誓词里有这么几句话:“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这是法大对全世界的庄严宣告,也是法大对每一位学子的深沉寄托。不管你们学什么专业,希望通过法大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能够在每个人心底深深地烙下两个字:正义。守法持正,嶷如秋山;“凡我在处,便是法大”;凡我在处,便有正义的光辉。

四是希望你们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法大人。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珍惜在法大度过的每一天,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努力、努力、再努力,锻炼、锻炼、再锻炼,以此开阔自己的视野、砥砺自己的精神、充实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的德行、强化自己的技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强健自己的身心,完善自己的人格,用阳光的心态去应对当下,用饱满的姿态去迎接未来。

同学们,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已经开始。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真诚地祝愿你们这段旅程能够过得充实而快乐,我真诚地希望你们筑梦法大、厚积薄发,让自己的梦想之花盛开在这个火红的时代,为国家的改革发展、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面这些就是我今天说给大家的话。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