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慧:漫步竹林寻阮咸

 怡红院甜蜜书斋 2015-09-29
 

 
 

“家长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素质,聘请具中阮专业水平的老师,对孩子进行个体教育,其优势是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并且能够准确、直接、及时地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利于学生研习,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可以较为快速的提升专业水平。”

    2009年,耿慧在《中国校外教育》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中阮普及教育现状及思考》的文章,在文章中她表达了上述教育观点。时隔六年,如今谈起对孩子的教育,她依然希望能够“寄教于乐,陶冶情操”。

    “不是最好,我不要”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是由当时的彭修文大师提出来的,而且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彭修文大师所在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着成熟的曲目编排体系,既然自己想要进入民族管弦乐团,那就一定要进最好的。”

    或许也是出于这样执着的性格,出生在陕西西安的耿慧才考进了中国音乐学界的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现在,外地学生能够到北京读个不错的大学不容易。耿慧考大学的时候也是这样,除了平日里五六个小时的刻苦练习外,还要在考前一段时间赶到北京,熟悉熟悉北京的音乐土壤和氛围。

    “当然最后我还是顺利地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经过在广播民族乐团的锻炼,耿慧逐渐找到了自己的style,演奏风格大气而有张力,在技巧、音色、音乐处理等方面也力求完美,并开始在新一代中阮演奏家的队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随着演奏的不断增多,自己开始积累了很多东西,但是也同时开始觉得自己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话,还是需要在艺术理论上面多下工夫的,只有理论搞明白了,演奏起来才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就这样,耿慧考进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开始攻读硕士学位,并在2011年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别以为老外都不懂民乐”

    有时候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也能大致知道这个人什么时候繁忙,什么时候清闲。一二月份则是耿慧的“朋友圈”更新最为频繁的时候,这是因为她要随团参加广播艺术团在加拿大组织的题为“五洲同春”的文艺巡演,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这些年,中国广播艺术团会在春节前夕,组织一些优秀的文艺节目,到加拿大一些城市进行巡演。当被问到当地人是否能够听得懂我们的民乐时,耿慧说:“别以为老外都不懂民乐。音乐曲目的编排好坏,演奏者的演出状态,很多当地人一听就知道。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艺术修养比较高的民众来说,就更是这样了。”

    参加到加拿大的巡演只是耿慧在国外演出的一部分,她还曾多次随团到过欧洲、北美和亚洲等众多国家。曾经在德国的演出给耿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出一结束,很多德国观众都挤到了后台来,他们激动地说自己这次才算听到了真正的音乐。在他们的心目中,西方的音乐都是数字的,有着自己严格的定规,演奏者要在这个定规之内进行发挥。而中国的音乐则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谈到民乐这些年在国外的发展情形,耿慧介绍说,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乐演出团队走出去,一些优秀音乐家选择移民,再加上中国民乐考级在国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国外很多人都开始对民乐感兴趣,“音乐不像一些其他的艺术门类,它本身就是不分国界的”。

    阮咸琵琶

    可能是出于这么多年教育教学的习惯,耿慧在谈话过程中,还认真仔细地为笔者梳理了一下自己专业——中阮的历史。

    “阮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在魏晋时代开始兴盛起来,到了唐代则达到了鼎盛时期。阮以醇美的音色,稳定的音准,适度的音量在各种乐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奏、重奏、伴奏的主要乐器,以‘乐之雅者’、‘仁智之器’与古琴齐名。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精于乐律,擅长阮,他在演奏技法和乐器改革上成绩显著,后人为嘉奖其功,正式称此器为‘阮咸琵琶’或‘阮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阮。”

    说到中阮,其实耿慧在当初学乐器时选择的并不是它,而是琵琶,她只是会在练习琵琶的空余时间练习中阮,算是一个“副业”。中阮充当副业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了进入大学,然后才“转正”。

    “最后选择中阮作为自己的专业,可能还是因为个人更喜欢中阮的那种醇美的声音吧,再加上自己有那么多年练习的底子,转过来也很容易。”

    就像在耿慧职业生涯中扮演的角色一样,中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曾一度处于被“冷落”的地位。不过令人庆幸的是,经过建国后阮乐器的改革和中阮作品的不断丰富,中阮的声誉也愈来愈高。

    “不像其他乐器曲目,中阮曲目绝大部分都是在建国后由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从作曲技法、题材、体裁和演奏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传统风格作品和现代作品。一般我们的小组(“古典印象国乐坊”)在专场音乐会上,会比较均衡的分配时间,上半场为传统风格的作品,下半场则为现代风格的作品,说不上孰优孰劣,只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