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绒蒿属的花色谱

 真友书屋 2015-09-29

绿绒蒿(Meconopsis),乍听其名会以为它是一种颇不起眼的小野草,殊不知它的魅力早从18世纪起便已让各国植物猎人和爱好者们对其趋之若鹜了。

绿绒蒿,和它的“同科姐妹”罂粟一样有着艳丽的大花,不同的是,它拥有着与罂粟的盘状柱头不一样的短花柱,还有生长在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的高原上而特有的蓝色。有时候,我会想,或许是因为它们离天空近了,便被涂泽上了如此令人神往的色彩。在西方,它也因此有着一个简单却魅惑的名字:Blue Poppy (蓝罂粟)。

但即便是蓝色,在绿绒蒿的世界里,也从不显单调。或浅或浓,或明快或静谧,有时还会与别色交叠融汇,这种基于一种色调的变幻万千总能制造出连连的惊喜,令人贪恋不已。比如近年来,对野生种的大花绿绒蒿 (M. grandis) 的一系列标本记载中,在花色的描述上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纯蓝色,蓝紫色,甚至还有记载道:“花幼时呈深紫色,开放时呈蓝紫色”。从天蓝到湖蓝,再到群青,钴蓝,最后游移到紫罗兰,这些花儿以艺术家的姿态任意地营造着一种暧昧不明的美感,然后,霸占所有人的目光,没有边界,没有完结。而对于主蓝色的绿绒蒿花色不稳定的原因,目前尚且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土壤的酸碱度和湿度,以及开花时的温度等都会对花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称,绿绒蒿某个决定颜色的基因片段对绿绒蒿的花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其实,这些美丽的高原生灵,除了拥有沁人心脾的蓝色之外,还有着一整套属于它们自己的家族色谱。早在8世纪问世的藏医药学奠基性著作《四部医典》中,就有对绿绒蒿花色的首次描述:“才尔翁类的花紫红色者称为木穹典云。” 而藏传经典《蓝琉璃》中则有更多的记载:“欧贝分为白、黄、红、蓝四种花色,根、茎呈绿色,状如刀剑,根、叶被柔毛,花状如加门,内有几粒大小各异的白、红、黄、蓝种子,大者似白芥子,小者似虱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绿绒蒿野生新种被不断发现,人们还开始尝试着将它们引入园艺,以寄托心中对天空的神往,已知的绿绒蒿花色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多:火焰红(M.punicea),骄阳黄(M.cambrica),鹅毛白(M.’Marit’),丁香紫(M.quintuplinervia),水晶紫(M.lancifolia),甚至粉红(M.quintuplinervia X M.punicea),深栗(M.tibetica)等,令人惊喜连连,似乎整个世界的色彩都被吞裹在那几枚娇瓣之中。

绿绒蒿属的花色谱在不断地丰富,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力,也激发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度。这些精灵们从没有停止为这个世界调色增彩,没错,生命本该如此绽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