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0万护古树,护的是乡愁

 neijia 2015-09-30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友谊街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现场,方圆130亩的工地中间一方土丘上,拱立着一棵20多米高的大楸树。为了保护这棵有323年树龄的大楸树,在开发这块土地的过程中,当地向下挖掘20多米,打了91根保护桩,花费400多万元。襄阳市还在大楸树的外围打桩、浇筑水泥、植草,防止大楸树周围水土流失,把保护区占地扩大到近3000平方米。(9月24日中国青年网)

  城市要持续发展,大拆大建不可避免,但关键看怎么拆,又如何建。对于历史彻底否定,对老旧的东西一概不留,只盲目追求高楼大厦,这样的拆和建肯定不可取。

  襄阳市在旧城改造当中,为了保护一棵古树,居然不惜花费400多万元,拆建过程中尊重历史和乡愁,无疑是做出了典范,树立了标杆。

  为了保护一棵古树,花费400万元之巨,很多人质疑值不值?让笔者来说,不仅值,而且超值!值的理由至少有三:

  一者,保护古树的行为,实则是在保护城市的记忆和乡愁,留住了记忆和乡愁,也就留住了城市的根和魂,留住了市民对城市的感知和爱。由此来看,这400多万花的一点不冤。

  二者,保护古树的行为,传递出了城市建设的理念,既要现代更要不忘历史,这样的理念之下不仅能避免千城一面,更能挽救众多岌岌可危的历史记忆。就此来说,这400多万花的一点不多。

  三者,当年香港为保护一棵榕树,曾花费了2389万港币,而这个地方最终成为香港一景,作家舒乙还曾专门写了散文《香港:最贵的一棵树》。襄阳市的护树行为,同样是在造就一个景点,到时候每天人来客往,所带来的收益远不止400多万。有鉴于此,这400多万元花的超值。

  与襄阳市的巨资护树相比,一些城市则要短视的多。城市发展中只瞄准“高大上”,只奔着眼前的利益冲,不仅古建被破坏殆尽,一棵几十年的古树都难寻,这样的城市看上去年轻有活力,其实却往往根基不稳,市民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更为可笑的是,一些地方将真的历史遗迹拆除,反过头来又新建“古迹”、再造“景点”,这不仅无知和浅薄,更愧对创造文明的先祖,更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弄巧成拙就成了画蛇添足。

  400万护古树,护住的是乡愁,护住的是根和魂,如此做法不该被质疑,即便就是真的要质疑,质疑的点也应该是,钱都花在了哪里,而不是钱该不该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