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山,位于永春县湖洋镇湖城村留后角落背后山,离湖洋街道两公里路程。 该山,顶尖脚大,山势端庄秀丽,瑞气钟灵,石牛山雄镇西北,四面高峰拱照,众峰钻聚,雄伟开阔,天笔迭峰,山腰生有块大石,耸峙东北,右边德化来水,左边仙游来水,石下横斜一小山仑,形如“美女抱儿吃奶”。石下为宝地主穴——状元地。只许埋葬骸骨,不许埋葬棺木,墓面乱石磊叠,无需装饰,足是优美,雅观。 该宝地,阎王派山鬼守护,并交代“福地孝子居,孝子居福地”。 宋朝末,湖洋有一个姓白的,在朝官居员外郎,年老回乡养老,安度晚年。可是天不从人愿,这位员外突然歪嘴、斜眼,半边手脚不听使唤。村民中有人说,他任官期间,嘴巴乱讲,眼睛偷看女人,脚走邪道,手拿不该得的东西,阎王给他应有之惩罚。中医师说是患了“中风症”。不管怎么医治,最终没有治好。拖了五年时光,在生活上的料理,真是叫人烦死。家奴、奴婢侍候白员外,没有受到家人好评,反挨家人打骂不停,家奴、奴婢纷纷吓跑了。最后,由他家人自己去服侍白员外,不到两天,白员外吃饭自己用手抓,房间变成厕所,床铺成了大便池,谁也不敢到员外房间。为了减少大小便,家人限制白员外饮食,白员外饿得大喊大叫。到了冬天,在身体虚弱,饥寒交迫情况下,白员外别离了人世间。白员外的尸体没有洗,衣服也没有换,儿媳们偷偷摸摸将白员外的尸体,用木棍撬进棺材里,无声无息地随便埋掉了结。 三年过后,县城来了个风水先生,他知天文,识地理,人们称他为“山家”。刚好来到白员外家,白氏子孙为了享尽人间福禄,代代为官,万年富贵,接待这个山家在他家(东家)居住,很好地奉侍山家。有一天,特约山家为东家寻找一处能做官的风水宝地,待风水见效后,东家赠给山家一百两黄金。这位山家每天饭后,干粮一带就出门,翻山越岭,踏遍湖洋山山水水,用了五年时间,才找到这处宝地——“美女抱儿吃奶”。山家叫东家将他父亲的骨头装进瓮里,埋在大石下,用乱石叠成一个墓面。山家为了一百两黄金,每天早晨来墓地察看,连续五天,都是日葬夜暴骸。山家认为是人为破坏,建议东家抬来一个大木桶,山家与东家两人躲在大桶里,到了夜半三更之时,两人听见吵吵闹闹的声音:“不孝子!没良心,还想得状元地!拉掉它!”“大家来搬石头,把它拉出来,”“这宝地是孝子庄陶的,怎么能让他强占去!”两人在木桶里,只听见说话声,搬石头声,在月光下不见一个人。这时,山家告诉东家说:“这是阎王派来的护地山鬼,你都听到,这处宝地不是你的,是庄陶的”。东家气愤地回答:“从明天中午起,你就去找庄陶吃,我再也不给你吃。”第二天,白员外的子孙们,将这位风水先生赶出家门。这个山,是闻名湖洋的“鬼岫山”。 被赶出门的风水先生,只好垂头丧气,,灰溜溜地离开湖洋,往永春县城走去,途经农村集市——土安口墟埕,想买块肉和一对蛋,准备中午吃“出运”。说来也巧,刚好来到屠户庄陶肉砧边。看见肉砧上,有一付猪腰仔(肾脏),山家开口要买这付腰子,庄陶回答说:“自己要用,不卖他人。”山家只好改口买猪肉四两,庄陶举刀一切,顺手递给山家,山家硬叫他过称,庄陶回答说:“湖洋谁不知道,我庄陶手,一斤就一斤,四两就四两。”山家信不过,拿去叫别摊过称,真的不多,也不少,标准四两。回过头来问屠户:“你的贵姓尊名,叫庄陶?” “名字叫庄陶,就会怎么样?” “你要不要风水?” “我没有老婆,也没有儿子,风水干吗?” “湖阳堡的西门直去三里路,有块风水宝地,是你的。” “如果是我的!当然我就要。”停了一会儿,又说:“等一下,我卖完猪肉,你带我去看一看。” 庄陶的猪肉卖完后,山家到庄陶家做客,讲述这处风水宝地的经过。在庄陶允许下,山家将庄氏七世公的骸骨,移葬锦绣山。山家招呼庄陶:“今晚咱躲在木桶里,听、看动静。”到了半夜左右,吱吱喳喳的声音又来了,“是!是庄陶的祖墓,没有错! ”“庄陶的祖墓,就对啦!别人再也不会来争去。”哈哈哈大笑,“今地归庄,吾等不必再守候。”从此,该山,湖洋也有人叫他为“鬼笑山。” 话说,这位山家在庄陶家做客,才知道这家屠户,家里只有两口人。他母亲五、六十岁人,长期患肾虚病,经常腰酸腿痛,躺在床上,不会料理家务,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庄陶一人承担,连三餐饭,都得他端到床头,母亲的衣服,也是他洗,何况挑水,洗菜……。有一天,县城来了个老中医,庄陶背母去给老中医看病,老中医开了处方,并交代要配猪腰仔,才能有效。母亲吃了七、八付猪腰仔,病情有很大好转,他决心把母亲的病彻底治好,天天留下猪腰仔,给母亲佐药用……。四邻传颂,庄陶是个孝子,庄陶受到天地神明之摆拨,得到风水宝地——锦绣山状元地。 庄氏九世,庄夏考中了 “会魁”,在人品上得到南宋皇帝的赏识,选他入朝任少师。他经常给皇太子讲锦绣墓的故事,他的学生——光宗皇帝御笔题写“锦绣山”与“御墨锦绣、庄公墓道”碑文。 此后,庄氏出现四状元(庄安世、庄际昌、庄有恭、庄培因),二榜眼(庄奇显、庄存与)。 祖宇对联:上联:“三肖子,九文孙,梦叶长庚当日,齐叨腰艾选。”下联:“四状元,二榜眼,家传鼎甲至今,尚欠探花郎。” 庄氏自唐开基以来,历经宋、元、明、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名登金榜,多不胜举。其子孙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南洋群岛各国,繁衍鼎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