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菜品数据化为你定制适合自己的健康与美味

 远方之旅 2015-10-01

“我们希望通过酷镜软件能够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酷镜软件创始人薛峰再次强调了他产品设计的理念,他非常期待这个软件能在吃饭时给大家带来惊喜。



梳理与美食相关的软件,目前已经是巨头林立,大众点评、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这些软件凭借各自优势,用户都已是千百万级。作为一家新的创业且想切入美食领域的公司,酷镜科技还有机会吗?


“我不是去和他们竞争,我们是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让菜品营养成分可视化,从而与客户的健康关联起来。”薛峰对于产品的定位非常明确。这与他过去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薛峰曾在IBM工作了8年,后来又分别在HP和SAP工作多年。十多年外企工作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对事情认真、严谨、执着的性格与宽广的业务洞察力。这些年,伴随各种激动人心的技术革新与进步,以及外企在中国业务成长中的各种限制,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最终让他萌生出来创业的念头!



薛峰提出想法后,很快就得到了一帮兄弟的响应,创业团队很快就搭建完成了。然而,美丽的创业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无数的陷阱,薛峰和他的团队也未能幸免。


从理想主义的灰烬中燃起新的希望


创业自然选自己熟知的领域,薛峰和团队成员首先想到的是开发一个类似个人版的ERP系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高绩效地成长提供指导。梦想很美好,但是低估了开发难度与需求瑕疵,早期从外企出来的人创业,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团队的交付能力估计的太大,而实际困难思考的比较少,开始时,方向铺的很广,后来发现,如果真的按照传统的软件开发思路与设计理念继续下去,即使系统开发完成,也很难给普通用户使用。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依照传统企业级产品的思路其实是违反人性习惯的。


薛峰说:“教训和成果都是共生的,现在很多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当时的开发与研究成果上的。但这个调整过程耽误了项目进程差不多有大半年的时间。”


薛峰在这次教训中体悟到,创业者不能仅仅靠着初始的理想主义的激情与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去生存、去带领团队,那只是秀给别人看的,而处理好各种现实的、落地的、零碎的、甚至无聊繁琐的细节,一点一滴不起眼的积累,才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度过创业早期的理想主义的激情之后,薛峰和团队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大数据产品与服务,绝大部分都是为企业用户服务。而酷镜软件的产品与技术的服务对象,最终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服务。那些拥有用户数据的互联网的企业,可以利用酷镜软件的数据分析技术,重塑并升级他们的产品,让他们的产品更酷并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薛峰说,我们的计划是,推出的一个美食大数据的分析产品,它是一个基于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联的应用。现在虽然大家都明白健康的重要性,也大致知道一些营养健康的基本知识,但是,绝大部分用户对于BMR(基础代谢率),NRV(营养素参考值),RNI(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BMI(身体质量指数)各种指数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与逻辑是毫无常识的。


而有了我们的技术,用户只要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就能知道自己吃的每道菜的营养热量特征,这些食物到底健康不健康?到底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匹配不匹配?而具体的匹配程度有多少?甚至这道菜到底省钱不省钱,如果自己做要花多少时间,姑娘们怎么吃才能把自己吃成貌美如花,身材吃成一道闪电?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给用户分析出来,用户只要操心“哦,这个原来我可以吃,能吃多少”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果就好了。


这些前端所展现的智能化结果,我们都是利用后台大数据分析的逻辑为用户实现。这也是我们团队的愿景:“让聪明的数据会说话。

菜品数据化的商业模式

做这样一个产品数据化的APP,确实挺好玩,但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个人认为如果是为商业用户服务的大数据产品,肯定是很容易赚钱的。因为这是对传统BI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对商业用户的成果与商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薛峰对于产品的盈利问题并不担心。


如果酷镜软件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这款软件可能将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面向个人使用的大数据产品。对于商业模式,酷镜软件现在的设想是,绝大部分服务本身对消费者都是免费的,收费部分从商家获得。


薛峰说:“这里面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是商家利用我们的大数据技术对其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时,我们会收取一定费用;其二,如果用户利用我们的大数据技术,而关联产生的一些商业消费行为,我们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当然,这个模式成立的前提是交易双方对这些服务的价值,都有合理定价。”


“目前酷镜软件的应用场景、设计的思路、运营的方案等等都已经有了方案。产品的完成度已经达到80%,现在主动保留的部分主要是考虑引入资本后,根据投资者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的目标是越简单越好。”薛峰考虑得很周全,他希望引入资本的同时,也能够让投资人积极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


如果后续成长计划顺利,而且产品足够的精准完善,薛峰也考虑到了产品应用场景的其它可能。如果菜品数据化这款产品的的成长达到预期,酷镜软件可以利用类似的技术路线与实现方式,做一个医疗级的健康智能化大数据分析产品。


薛峰说:“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化的家庭医生,类似天气预报这样的场景,可以跟踪自身的日常健康数据与每年的体检结果,告诉用户是否会有潜在的疾病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这款产品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它的商业价值自然也不言而喻。”


大数据要爆发性成长首先要解决3个实际问题


“大数据目前还是蓝海,原因很简单,‘会游泳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知道大数据是宝藏,但是真正能挖出宝藏的人很少。”面对大数据的创业热潮,薛峰给出了他的判断。他认为,大数据现在还存在技术壁垒,不是每个团队都能够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技术。


尽管大数据创业看上去机会很多,但要发展壮大仍然有瓶颈亟待解决。薛峰认为,大数据如果可以解决目前的这些实际问题,将会有爆发性的成长,当然市场不会等待政策完善,而是去推动政策的制定。


第一,关于数据资产本身的归属问题,到底是属于商家的,还是个人的,再或者双方共有的,这个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


第二,大数据目前都是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的,而其中共享的规则目前还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技术标准,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数据维度,很难形成大数据的最终高效率的商业价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目前缺乏大数据分析的人才,这种需要既有宽广深邃的行业经验,又有高度的数据敏感性、逻辑性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还必有活跃的技术创新思考能力,这需要未来很多年慢慢的培养与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