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过后有小问题别忙着服药 这些食疗能帮你解决……

 汉沙的图书馆 2015-10-01



过了中秋节,温度难免骤降,感冒不停、嗓子冒烟、皮肤干涩、消化问题,突然全来了。不要忙着服药,一些好的食疗方就能解决问题,下面小编告诉你在秋季里一些食疗、锻炼的方法,不妨参考一下。


饮食篇


中秋燥热——五汁饮


临近10月,早晚凉气渐重,但秋天的燥气不减,由于燥邪容易化火耗伤津液,很容易引发伤风、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


用具有润燥作用的中药做药粥,如沙参、百合、麦冬、黄精等熬粥,用菊花、麦冬泡茶等,均可起到清火润肺的保健作用。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大葱、生姜等燥热之品。

推荐:五汁饮

比较经典的一款养生茶,将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分,将5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深秋寒热——山药百合炖鸡汤


到了深秋,即10月中旬至11月初,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


对于阳虚者,即怕冷、手脚发凉的慢性病病人,可适当喝些鸡汤、牛羊肉汤、黄鳝等补阳的食物。少气乏力疲倦,脉搏很弱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生脉饮、金匮肾气丸。

推荐:山药百合炖鸡汤

将黄母鸡肉200~300克洗净,切成小块。与山药、百合各30克,加水和适量调味品,放入砂锅中小火炖1小时左右。此炖品可补气养阳,为深秋进补之上品。

消除积食——陈皮、山楂水、冬瓜薏米粥

在“贴秋膘”的号召下,很多人放开了猛吃。改善生活可以,但关键是要健康。


陈皮:如果偶尔肉吃多了,消食首选的不是茶水,而是陈皮。可以去中药店买一些陈皮,非常便宜,用砂锅煮水,让全家人喝一喝。


山楂干:如果是中年人的话,可以买点山楂干,最好也去中药店里买,质量有保证,用砂锅煮水就比较好(山楂汁糖分太多,凉茶性寒,都不是最佳选择)。


冬瓜薏米粥: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暴食后吃点冬瓜薏米粥,记得少加盐,稍微加点白胡椒,养胃效果不错。这些都是跟正规中医学习的,实践起来还是很有效的。


总的来说,如果吃多,或是知道哪天有饭局,前后几天一定不吃肉,而是白菜豆腐这样来吃,还可吃些青菜汁、小米粥,过过苦日子就好。

润嗓秘方——水果萝卜很美味

中秋天气干燥,加上喝水太少,嗓子开始发出预警信号了,干涩发痒,可以来点便宜好吃的“水果萝卜”。


买来新鲜的水果萝卜,切成薄片,当水果吃几片,嗓子开始变得顺溜起来,干涩感立马减轻不少,嗓子也不觉得那么痒了。《本草纲目》中称“萝卜为蔬菜之王”,在日常生活中将生萝卜作为果品食用,能润喉清嗓,对痰热咳嗽也有一定作用。但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

防治感冒——不变的红糖姜汁水

中秋早晚温差大,想必感冒的人不少,不妨试试老方法——红糖姜汁水。


在红糖水里加生姜丝,熬10分钟让姜汁入味,然后趁热喝下去,顿感温暖遍布全身,鼻子也通气了,嗓子感觉也好多了,再注意下保暖,多穿些衣服,这小感冒也就过去了。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赞解释,生姜性温,吃后身体会感觉挺热,这是因为血液循环加速,体内寒气也一起带走。红糖益气补血、健脾暖胃,平常常喝也能预防感冒。

皮肤干燥——早晚来杯雪梨豆浆

豆浆也能润皮肤?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豆浆润肺,而中医有“肺主皮毛”的说法,滋润皮肤是没问题的。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皮肤干燥的话,就要多补充水分;多吃水果,多喝豆浆,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效果就更好了。


第一推荐喝雪梨豆浆,二推荐喝百合豆浆,都是热饮。可以选150克的湿黄豆,雪梨一个,百合一般是10克,取中等水位,直接打浆即可。


其实,喝豆浆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比如玫瑰花豆浆,对女性特别好。如果想有甜味,不一定非要加糖,像南瓜、香蕉等,本身甜度就挺高的,口感不错。


起居篇




散步慢跑最适宜:金秋时节锻炼不能剧烈运动,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其中,散步、慢跑就是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每天晚饭后约上三五个家人朋友一起,散步或慢跑半个小时左右,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等。


每晚三杯水防脑血栓: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贺华认为,由于温差引起的血压波动,加上秋燥缺水,深秋往往是脑血栓、心梗的高发季节。而防血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夜间多喝水。夜间补水的具体方法是,准备一个能装500 ~1000毫升水的保温杯放在床头,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晨起再喝300~500毫升。如果夜间喝得少,晨起可多喝些。这样的补水量,对于血液浓缩促成的血栓有一定效果。当然,喝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陈贺华提醒说,心肾功能不好时,要适当控制饮水量。


换季当防颈肩痛:中秋节过后,天气慢慢变得凉爽起来。在换季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马上注意气候变化带来的寒冷。因此,有一段时间,衣服穿得并不厚。而当颈背部的肌肉群受到寒冷刺激长时间收缩,筋膜、肌肉等会发生无菌性的炎症渗出,使颈肩背部出现广泛性疼痛,头部活动受限,常牵涉到背阔肌甚至两肩,但与肩周炎不同的是双肩活动良好,不受限制。解决的办法是在秋天尽量提早多穿一些衣服,尤其注意背部保暖,要注意衣领敞口处面积不要过大,避免出汗后身体暴露在寒风下,这些做法都能避免换季时颈肩痛的发生。 

中老年人要护膝:中秋之后气温降低,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使膝关节疼痛加重,特别是有关节炎的中老年人,秋天要特别注意暖腿。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专家李七一教授推荐一个特别简单的保健方法,可以活血通络,帮助防治风寒湿痹、腰腿痛等症,即每日早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五至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另外,对于有关节毛病的人,李七一教授建议不宜做屈膝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


天凉别忘泡泡脚:天凉后要特别注重防寒保暖,保护血管,特别是下肢、末端、静脉等离部位,以防心脑血管疾病。比如用红花水泡脚就是不错的选择。用红花20克、当归20克、桂枝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汤,每天下午或晚饭后一小时后泡脚,有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提醒有脚气的人就不要泡了,容易造成感染。


中秋前后最适合喝黄酒


中秋团圆,喝什么酒好?营养专家宁莉推荐,最合适的就属黄酒了。


对女人,黄酒富含B族维生素,有利于美容养颜;对老年人,它有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中年人,黄酒又富含镁、硒等多种矿物质,它们都有防止血压升高的作用。而且黄酒所含的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成分很容易被吸收,因此再也想不到比黄酒更好的中秋饮品了。


这个季节,黄酒最适合温饮,一般在38度左右,加热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酒精挥发,反而失去醇香、寡然无味。如果想让黄酒更好喝,还可以加入姜丝或者话梅,酸酸甜甜,更纯美,营养效果也更好。



来源:湖北经视 健康时报(jksb2013)

编辑:汤巧霞

主编:谢小漫

中秋过后迎来国庆长假,注意吃喝饮食健康,同意的点Z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