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王安石酬唱的金华诗人·金华新闻网

 婺州学馆 2015-10-01

    日前,原金华县文化馆副馆长祝根山打电话给我,说他新近发现了一位可能是清代的道情作者,金华人,让我去看看资料。我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天就急忙赶往他家。

    许多年来,我曾在民国以前的金华府志、县志等一些志书、史书和野史上到处查找,希望能发现一丝半点有关道情的记载,遗憾的是,至今未见到相关的片言只字;这回,听说有清代的道情作者,且是金华人,岂不让我一阵惊喜!

    到了老祝家,看到的却是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书帖,其中一幅曰:“金华俞秀老,物外人也,尝作唱道歌十章……”我当时愣了一下,这“唱道歌”与道情是不是一码事?或者是否与郑板桥写的道情同样属词牌的一种?再说金华俞秀老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以后几天,我就向同行和老师咨询,可惜均说不清楚,最后我找到了曾共事过的民间收藏家陈启寿,他正在编一本《婺州画人录》,俞秀老正是选入的一位。他给我看了不少相关资料,我才知道,金华还有一位与宋代名相、文学家王安石以诗相知、往来酬唱的人。相关资料显示:俞紫芝(?~1086),字秀老,宋代金华人,工诗词,善书法,寓居扬州,笃信佛教,终身不娶不仕,曾与黄庭坚一同切磋诗韵;王安石宰相退位后,晚年居金陵(南京),俞秀老与其弟俞紫琳(字清老)从游,颇得王安石赏识,王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其中就有金华俞氏兄弟。

    俞秀老的诗意境高远,气质不凡,王安石比之为“初日红蕖碧水流”,与陶渊明、谢灵运同流。可俞秀老留下的诗不多,其中有《咏草》诗:

    带雨紫烟古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过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萋萋更别王孙去,肠断东风十二楼。

    他的《水村闲望》读来更有情趣: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翠鸟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泓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然而,这样的好诗都没有被后人看中选编入宋诗传世。据说俞秀老的诗初时不为人所知,当时王安石见了他写的一首《旅中谕怀》,其诗曰: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为囊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王安石读后感觉不错,就把“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两句写在随身所用的扇子上,众人这才称异而看重俞秀老。

    俞秀老曾携“唱道歌”十章拜访王安石,颇得王喜爱,几次让人取之吟唱,俞自己也数番往返王家与王安石一同歌咏“游戏”,当时的文人同道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俞秀老“诙谐戏弄,则似优孟,东方朔之为人”,有的认为“俞秀老样样都不错,缺点就是诱劝一切人皆遁入空门,同入涅槃场”,可是民间百姓“幽人衲子”在“林下水边”往往喜欢把他的“唱道歌”歌之,以遣意于万物之表。

    王安石与俞秀老酬唱的诗多首,其《酬俞秀老》诗曰:“洒扫东庵置一床,于君独觉故情长,有言未必输摩诘,无酒何曾说饮光,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可见王俞交情颇深。

    感谢老祝,虽然这次我没有读到俞秀老“唱道歌”,但已知此“歌”并非现今的叙事说唱道情,所幸他的身份已大致清楚,他和唐代兰溪贯休一样,是个诗僧,只不过贯休的名气更大一些,而俞秀老则少为人知罢了。

    日前,原金华县文化馆副馆长祝根山打电话给我,说他新近发现了一位可能是清代的道情作者,金华人,让我去看看资料。我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天就急忙赶往他家。

    许多年来,我曾在民国以前的金华府志、县志等一些志书、史书和野史上到处查找,希望能发现一丝半点有关道情的记载,遗憾的是,至今未见到相关的片言只字;这回,听说有清代的道情作者,且是金华人,岂不让我一阵惊喜!

    到了老祝家,看到的却是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书帖,其中一幅曰:“金华俞秀老,物外人也,尝作唱道歌十章……”我当时愣了一下,这“唱道歌”与道情是不是一码事?或者是否与郑板桥写的道情同样属词牌的一种?再说金华俞秀老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以后几天,我就向同行和老师咨询,可惜均说不清楚,最后我找到了曾共事过的民间收藏家陈启寿,他正在编一本《婺州画人录》,俞秀老正是选入的一位。他给我看了不少相关资料,我才知道,金华还有一位与宋代名相、文学家王安石以诗相知、往来酬唱的人。相关资料显示:俞紫芝(?~1086),字秀老,宋代金华人,工诗词,善书法,寓居扬州,笃信佛教,终身不娶不仕,曾与黄庭坚一同切磋诗韵;王安石宰相退位后,晚年居金陵(南京),俞秀老与其弟俞紫琳(字清老)从游,颇得王安石赏识,王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其中就有金华俞氏兄弟。

    俞秀老的诗意境高远,气质不凡,王安石比之为“初日红蕖碧水流”,与陶渊明、谢灵运同流。可俞秀老留下的诗不多,其中有《咏草》诗:

    带雨紫烟古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过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萋萋更别王孙去,肠断东风十二楼。

    他的《水村闲望》读来更有情趣: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翠鸟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泓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然而,这样的好诗都没有被后人看中选编入宋诗传世。据说俞秀老的诗初时不为人所知,当时王安石见了他写的一首《旅中谕怀》,其诗曰: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为囊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王安石读后感觉不错,就把“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两句写在随身所用的扇子上,众人这才称异而看重俞秀老。

    俞秀老曾携“唱道歌”十章拜访王安石,颇得王喜爱,几次让人取之吟唱,俞自己也数番往返王家与王安石一同歌咏“游戏”,当时的文人同道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俞秀老“诙谐戏弄,则似优孟,东方朔之为人”,有的认为“俞秀老样样都不错,缺点就是诱劝一切人皆遁入空门,同入涅槃场”,可是民间百姓“幽人衲子”在“林下水边”往往喜欢把他的“唱道歌”歌之,以遣意于万物之表。

    王安石与俞秀老酬唱的诗多首,其《酬俞秀老》诗曰:“洒扫东庵置一床,于君独觉故情长,有言未必输摩诘,无酒何曾说饮光,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可见王俞交情颇深。

    感谢老祝,虽然这次我没有读到俞秀老“唱道歌”,但已知此“歌”并非现今的叙事说唱道情,所幸他的身份已大致清楚,他和唐代兰溪贯休一样,是个诗僧,只不过贯休的名气更大一些,而俞秀老则少为人知罢了。

    日前,原金华县文化馆副馆长祝根山打电话给我,说他新近发现了一位可能是清代的道情作者,金华人,让我去看看资料。我听了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天就急忙赶往他家。

    许多年来,我曾在民国以前的金华府志、县志等一些志书、史书和野史上到处查找,希望能发现一丝半点有关道情的记载,遗憾的是,至今未见到相关的片言只字;这回,听说有清代的道情作者,且是金华人,岂不让我一阵惊喜!

    到了老祝家,看到的却是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书帖,其中一幅曰:“金华俞秀老,物外人也,尝作唱道歌十章……”我当时愣了一下,这“唱道歌”与道情是不是一码事?或者是否与郑板桥写的道情同样属词牌的一种?再说金华俞秀老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以后几天,我就向同行和老师咨询,可惜均说不清楚,最后我找到了曾共事过的民间收藏家陈启寿,他正在编一本《婺州画人录》,俞秀老正是选入的一位。他给我看了不少相关资料,我才知道,金华还有一位与宋代名相、文学家王安石以诗相知、往来酬唱的人。相关资料显示:俞紫芝(?~1086),字秀老,宋代金华人,工诗词,善书法,寓居扬州,笃信佛教,终身不娶不仕,曾与黄庭坚一同切磋诗韵;王安石宰相退位后,晚年居金陵(南京),俞秀老与其弟俞紫琳(字清老)从游,颇得王安石赏识,王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其中就有金华俞氏兄弟。

    俞秀老的诗意境高远,气质不凡,王安石比之为“初日红蕖碧水流”,与陶渊明、谢灵运同流。可俞秀老留下的诗不多,其中有《咏草》诗:

    带雨紫烟古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过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萋萋更别王孙去,肠断东风十二楼。

    他的《水村闲望》读来更有情趣: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翠鸟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泓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然而,这样的好诗都没有被后人看中选编入宋诗传世。据说俞秀老的诗初时不为人所知,当时王安石见了他写的一首《旅中谕怀》,其诗曰: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为囊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王安石读后感觉不错,就把“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两句写在随身所用的扇子上,众人这才称异而看重俞秀老。

    俞秀老曾携“唱道歌”十章拜访王安石,颇得王喜爱,几次让人取之吟唱,俞自己也数番往返王家与王安石一同歌咏“游戏”,当时的文人同道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俞秀老“诙谐戏弄,则似优孟,东方朔之为人”,有的认为“俞秀老样样都不错,缺点就是诱劝一切人皆遁入空门,同入涅槃场”,可是民间百姓“幽人衲子”在“林下水边”往往喜欢把他的“唱道歌”歌之,以遣意于万物之表。

    王安石与俞秀老酬唱的诗多首,其《酬俞秀老》诗曰:“洒扫东庵置一床,于君独觉故情长,有言未必输摩诘,无酒何曾说饮光,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可见王俞交情颇深。

    感谢老祝,虽然这次我没有读到俞秀老“唱道歌”,但已知此“歌”并非现今的叙事说唱道情,所幸他的身份已大致清楚,他和唐代兰溪贯休一样,是个诗僧,只不过贯休的名气更大一些,而俞秀老则少为人知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