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以说是咱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历史悠久,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经海上丝绸之路显于世界,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其它两种分别为咖啡、可可)。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悠久,中国的茶文化就有多悠久,那么,究竟什么是茶文化呢? 这得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而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接下来,老祖先来讲讲茶的起源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部的川东鄂西地区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恰恰就是传说中发现茶叶的神农氏所属的三苗所在的地方,《说苑》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陆羽《茶经》中提茶叶品质不详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湖北武昌)。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应该就是发生在这里。 《王褒僮约》中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不难推断,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相当之悠久的。 接下来粗略讲讲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1、魏晋南北朝 发现茶的具体时间已经因为太久远而暂时考证不到,发展到东汉末年,华佗在《食经》中写到:“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湖南的茶陵也是在汉代就如此命名,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逐渐的,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到了两晋南北朝,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2、唐代茶文化 茶圣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为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3、宋代茶文化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著名的有著《茶录》的蔡襄、对茶的苏轼等,并且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在此之后,宋朝历任皇帝几乎皆嗜饮茶,特别是宋徽宗赵佶,虽然不事政务,却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对茶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并亲自著成《大观茶论》辑录茶事,他曾不惜重金派人四处寻找新的茶叶品种,大大促进了团茶种类的增多和制茶技术发展。前面提到的蔡襄也是因为南方献贡茶有功而仕途一帆风顺。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特别是南方斗茶风起,技艺高超的"斗茶"、"分茶"、"绣茶"等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繁荣。 4、明清茶文化 茶文化发展到明清,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中国茶义到了明代,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穷极工巧的龙团凤饼为条形散茶多替代,碾磨成末冲点而饮,变革为沸水直接冲泡散茶而饮,开创了撮泡法。明代的茶叶名品已全是散茶。 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四大才子中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5、现代茶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茶佛一味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 另外,《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摩耶夫人在回娘家分娩途中,路经蓝毗尼花园,见园中一棵大树,花色香鲜,枝叶繁茂,就举起右手想摘一枝,这时释尊慢慢地从夫人右胁降生!相传释祖经过六年苦行僧的生活仍没有悟道,于是坐在毕波罗树下,凭借饮茶打座七昼夜而得道。 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 到了唐代,《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寝,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佛教在东土大唐方兴未艾,佛教将一些超时空的形象拉入传播方式之中,但这些形象又要有别于六根不净的众生,而自然界中的茶树、茶花、茶叶为人所常见,又不染世事,正是佛教所需的。因而佛教便将其教义、所崇尚的人物之精髓依附于它们身上,使抽象的教理、崇拜对象更加情感化并形成牢固的联系。 |
|
来自: 李灏 > 《烟 酒 茶 咖啡 可可 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