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素问》原9卷,古书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内容十分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 古籍介绍 内容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突出阐发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 全文 黄帝内经素问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启玄子王冰撰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成书 现今流传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其在春秋之时,就已有所论著,经后人不断增加、删改,内容逐渐丰富,同时,逐渐演变为两部,分别冠名为《素问》与《灵枢》。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素问》,是经王冰整理以后的面貌。《黄帝内经》成书以后至唐代中叶,历经千年兵乱之祸,已经散乱不全,其间辗转传抄,不免讹误缺漏,其原貌无法窥及。其中《素问》部分更是面目全非,并缺失了其中的第七卷,共九篇。王冰在这种情况下,于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编次、补缀并注释《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历经十二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告竣。在这次整理过程中,王氏称:"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以一参详,群疑冰释。"以王冰的说法,自己已在“先生郭子斋堂",觅得了较完善的《素问》版本,并以此补充了前已遗失的第七卷中的七篇即”天元纪大论”第七篇“运气说”的内容。至宋嘉祐年间,高保衡,林亿等人受朝廷之委任,重新交底王冰本《素问》。此次纠正王冰注本错字六千余字,增加注文两千余条,保留了全元起《素问训解》的全部篇目,并收录了全元起的全部注文,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林亿等人的校语为《新校正》。重新交震后,以政府名义刊行。伺候,《素问》这部千古名著猜一字不漏地流传至今。
文化渊源 “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岐伯乃上古医学先知,因此就诞生了以皇帝与先知们问答形式撰写的综合性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素问》。
中医基础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组成部分。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共9卷81篇。《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该书论述了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五运六气,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人体生理病理,各种疾病的病因、诊断、治则、药物性味功效、配伍制方、各科病症、针灸及各种治法,养生之道等;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五行法则、脏腑经络理论贯穿始终。故与《灵枢》同为中国医学的生理学、病因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方剂学、药理学及临床各科的辨证施治原则等奠定了基础。是中医学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注本最早为隋代全元起注本,但宋以后便亡佚了。现存版本中较为完善者是唐代王冰注本,称《黄帝内经素问》,共24卷,81篇,后经宋代林亿校正,孙兆改误,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1949年后有排印本。
学术体系 编辑 《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 思想理论 编辑 《素问》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其学术渊源是与古人的认识有着继承关系的。张仲景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张仲景的这种认识,也源于古人的有关学说。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外感病的发病学说。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张仲景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把外因与内因结合起来考虑,尤其突出了内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即使是外邪入里,也是“为内所因”。“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此与《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完全一致. 素问新解 编辑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于此注之曰:“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 张仲景研究素问以左治右者也。”“从阴”至“治右”凡十六字亦本篇条文,是岐伯阐述“善用针者”时所言。《素问》之称“引”,可见其是从阴阳互根互用立言。 本篇又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此,王洪图先生在其《内经选读》一书中引张介宾语而谓“形”指形气,为阳,而精为阴。然而从《阴阳应象大论》全篇观之,诸如“阳化气,阴成形”,“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对比可看出形与气实是相对的两个不同概念,“形”即指形体,而非“形气”。古文用字讲究连贯呼应,故同居一篇的“形不足”之“形”也应指形体。精固有“阴精”之谓,五藏六腑所藏之精即被视为“阴精”,然而许多中医名词的阴阳属性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气属阳,但亦有“阴气”之说。精也有指清气、清阳之时,《阴阳应象大论》篇即有云:“清阳实四肢。”便是指脾主四肢而散精实之。在古代哲学中,精与气之概念常可互换,而于中医学亦常同义并举。再考同篇所述,“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精食气,形食味”及“精化为气”,可知在本篇中,精、气属阳,而形、味属阴。因此,“形不足”即“阴病”,“温之以气”即“治阳”;而“精不足”为“阳病”,“补之以味”为“治阴”。这亦是基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考虑的,针对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而采用的治则。这种治则并非忽视阴虚滋阴,阳虚扶阳,而是强调利用阴阳相生之妙。
学术价值 《素问》 《素问》和《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其卷数与《黄帝内经》18卷数目相同,即以为是《黄帝内经》,致使此两书长期失去了它们应有的历史地位。《素问》和《灵枢》是否为原本《黄帝内经》,历代都有争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此作了大量的考证,其中考证最全面者,当推赵明山教授。《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战国秦汉时代我国医学之集大成者,是历代医学成就的全面总结。它俩的源头包括了以《黄帝内经》为首的七家医经在内,两千年来中国医学就是沿着《素问》和《灵枢》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素问》和《灵枢》是我国最早的两部传世医学经典,这也是两书的历史地位。严季润撰编的《十部医经类编》,是以《素问》和《灵枢》为独立的医经入编。施杞教授主编的中医药系列丛书中由陈农编写的首部即以“医经”命名而不以“内经”命名,可见已有带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