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特点—Earls360

 Earls360 2015-10-05
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Earls360
特点:
 (1)游走性:早期关节炎疼痛(无肿胀)的游走性比较明显,游走间隔期比较短,多半在1~3 天,很少超过1周。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后,多半经过1~3个月以后才转移到另一对称或非对称关节。其后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就象“接力赛”一样此肿彼消。
(2)对称性:关节炎的转移经常是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很少是非对称性的,除早期游走性疼痛之外,单关节炎少见。
(3)互相制约现象:第一个关节肿胀转移到另一关节上之后,该关节的肿痛较快(1~3天)减轻,数周至数月后可完全消退,而新发病的关节肿痛渐趋严重。互相制约的特点通常是:手重足轻或相反,上肢重下肢轻或相反,左重右轻、外周关节重则中轴轻、内脏病变重则关节轻。但为什么有这样的互相制约现象目前尚不知道。
(4)关节炎游走规律: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的一般规律和顺序是:
①指(趾)关节—膝—踝 —髋—肩—胸骨、胸锁或颞颌关节。
②跗跖—踝—膝—手—髋关节。
③桡腕关节—踝膝— 肘—指关节。
④膝关节—踝—肘关节。
⑤踝关节—膝—髋—腕、指关节。
⑥髋关节—颈椎。
⑦颈椎—膝—髋关节。
⑧单关节—颈椎。
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

想必大家知道,关节疼痛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也会造成非常大的不便。而大家对于全身多处关节痛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或许不那么了解。现在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到底关节痛的治疗方法有什么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带给您一定的帮助。

治疗方法:

1、 氧化:高新氧具有极强氧化性,可瞬间氧化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和病变炎症,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病变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至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使症状消除。

2、 抗炎:高新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的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抵抗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或掏细胞因子释放。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回流,从而达到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

3、 镇痛:高新氧能够抑制缓解激肽释放和炎症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促进水肿吸收,并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素释放脑啡肽,达到镇痛作用。

4、 修复:其诱导抗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谷光甘肽超氧化酶的产生,使间质细胞和关节软骨分成增多。刺激软骨和纤维原细胞增值,起到修复作用。

通过我们的介绍,想必大家对关节疼痛的这种疾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当然,我们还是建议广大朋友们,若患有关节疼痛,请不要乱投医,乱用药,而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去做专门的治疗。争取做到万无一失,早日康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关节痛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关节痛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首先应当是望诊,观察关节部位有无红肿隆起,静脉怒张、窦道癫痕、肌肉萎缩、畸形等情况结合触诊了较两侧是否对称,等长,是否有关节积液如膝关节的浮骸试验,是检查关节积液的常用方法。步态往往也是表明关节疾患的重要表现如破行,鸭行步态,跳跃步态呆步及麻痹性步态,痉挛性步态等;某些关节病变可有关节活动时弹响;关节的触诊即对关节周围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度情况的检查,两侧要进行对比肢体测量也是诊断中一项内容。针对不同关节有不同的特殊检查法,而不同的检查法对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1.X线检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2.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3.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 
      类风湿因子(RE)是直接对抗天然或变性丙种球蛋白的抗体(自身抗体)。它以IgM,IgGIgA免疫球蛋白出现,对人类IgG的可结晶部分的附着素表现特异性。
检查类风湿因子的方法多但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除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外,其他关节病及关节病变阳性率均较低。

  1.96%以上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抗“O”等检查均正常。

  2.免疫学检查 95%以上病人RF、CRP、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检测在正常范围。

  疼痛关节X射线摄片检查:84%以上无异常,仅16%病例可见轻度骨质增生
1,早期建议服用舒筋活血片,芬必得胶囊,正清风痛宁片,或者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同时局部外敷伤湿止痛膏试试。
2,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针(营养润滑关节腔)效果是不错的,需要按疗程注射,有积液时需要先抽液行膝关节灌洗再药物封闭。银屑骨关节炎回答者:吕丁锁你的情况考虑为阴血不足,外受风邪,经络不畅,建议服用中药治疗。
治疗有温经通络,活血行气的作用骨关节炎可否用大量青霉素回答者:刘兴志你好,这种情况需要做一个血常规,血沉和类风湿因子检查,确定病因后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骨关节炎,身上很多处,那是去骨科好还是 内科-风湿科好 ?按198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拟定之定义,骨关节炎为符合下列特征的一组疾病:
(1)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
(2)软骨下骨板的病变;
(3)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④有症状和体征。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中老年人好发的关节疾病。骨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引起的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和骨赘(骨刺)形成等。
 
骨关节炎可以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服用抗炎止痛药,局部敷药、针灸、理疗等,这些疗法仅对部分病人有效,对较严重的骨关节炎疗效不明显,或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早期骨关节炎,以保守治疗为主,应按医生嘱咐定期按时服药、股四头肌功能训练和接受其它治疗。(应该到风湿专科就诊) 晚期骨关节炎,已产生明显的畸形,关节间隙狭窄或接近消失,症状持续不减,那么应采取关节置换手术。(骨科) 中期骨关节炎,关节时有肿胀,经常出现疼痛,有绞锁症状,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那么关节镜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