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段氏始祖系郑国共叔段 当年逃到河南卫辉

 红豆居士 2015-10-05

  如图

  河南商报记者张君瑞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大理国的王爷段正淳和段誉,可谓个性鲜明、别具一格。有研究者称,段正淳的得姓始祖正是当年逃到河南“共”地的共叔段。段姓的得姓始祖是谁?段姓中又有哪些名门望族、哪些家训良风?

  得姓始祖

  郑国王子,叔段逃“共”

  提及段姓的得姓始祖,正在编撰《中华段姓统谱》的段建甫说,他走访了15个省的80多个县市。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全中国90%的段姓人是共叔段的后裔。

  郑国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叔段仪表堂堂,武姜很偏爱他。

  等长子当了郑国国君(即庄公)后,武姜请求把军事位置险要的“制”地,作为叔段的封地,庄公没有答应,而是把都城的一块封地给了叔段。但叔段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准备袭击庄公。而武姜准备与叔段里应外合。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叔段大败,逃到“共”地(今河南省卫辉市),后人称其为共叔段。

  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

  在政治斗争中,共叔段背上“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骂名。但在《诗经》中,共叔段却被认为是仪容美丽、品德高尚的人。

  说法不一

  段姓来源,众说纷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