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外交官的亲生经历告诉你:为什么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能获得诺贝尔奖?

 昵称22998329 2015-10-06
小财君的话

昨天,中国的医学界获得一个天大的消息:8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消息传来,大家都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刷屏,表达对其的祝贺,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钦佩。


屠呦呦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其突出贡献是创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使用了。在屠呦呦获奖之前,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青蒿素的用途。其实,青蒿素在国外的知名度相当高,它是目前用于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解决了疟疾耐药性的问题。青蒿素也是我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


在屠呦呦获奖的颁奖词里是这么写的: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在最具有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明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简而言之,屠呦呦的发现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更不知道得疟疾是一种什么感觉。你不知道的事物,并不代表它不存在。随着中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发展,疟疾这种疾病已基本在中国难觅其踪。但在其他国家特别是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疟疾依然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世界疟疾报告》说,估计2013年全球约有1.98亿疟疾患者,绝大部分是非洲人,死亡58.4万人,其中非洲地区的疟疾死亡人数占全球疟疾死亡总人数的九成。
疟疾,这个词对我们外交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的外交人员派驻在全世界各地,不少地方是饱受疟疾等各类疾病的侵扰,不少人都得过疟疾,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是我们外交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威胁。简而言之,屠呦呦的发现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更不知道得疟疾是一种什么感觉。你不知道的事物,并不代表它不存在。随着中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发展,疟疾这种疾病已基本在中国难觅其踪。但在其他国家特别是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疟疾依然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世界疟疾报告》说,估计2013年全球约有1.98亿疟疾患者,绝大部分是非洲人,死亡58.4万人,其中非洲地区的疟疾死亡人数占全球疟疾死亡总人数的九成。
疟疾,这个词对我们外交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的外交人员派驻在全世界各地,不少地方是饱受疟疾等各类疾病的侵扰,不少人都得过疟疾,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是我们外交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威胁。简而言之,屠呦呦的发现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更不知道得疟疾是一种什么感觉。你不知道的事物,并不代表它不存在。随着中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发展,疟疾这种疾病已基本在中国难觅其踪。


但在其他国家特别是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疟疾依然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世界疟疾报告》说,估计2013年全球约有1.98亿疟疾患者,绝大部分是非洲人,死亡人数共计58.4万人,其中非洲地区的疟疾死亡人数占全球疟疾死亡总人数的九成。


疟疾,这个词对我们外交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的外交人员被派驻到全世界各地,其中不少地方是饱受疟疾等各类疾病的侵扰。也有不少人都得过疟疾,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疟疾,是我们外交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威胁。


也许你有幸没有在疟疾肆意的非洲地区常驻过,但你一定从别人的口述中、其他人的文章里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一些疟疾的内容,以下小财君特别推出一篇文章,讲述我们外交人在非洲抗击疟疾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会更真实地了解到得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谈“疟”色变?为什么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能获得诺贝尔奖?


正文

曾在非洲常驻工作过,疟疾是不得不谈的一样东西。

其实,在来到外交部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疟疾,更不了解疟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第一次听到疟疾这个词时,别人都俗称为“打摆子”。入职培训的时候,讲课老师总会提到一些外交前辈们不顾战乱、疾病等危险常年驻守在非洲的故事,有的人一年打十几次摆子;有的是夫妻两人接二连三地“打摆子”,自我调侃叫做“混合双打”。

当时,自己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得疟疾叫做“打摆子”,问了身边的同事,他们很淡定地告诉我,因为得疟疾的时候会感觉忽冷忽热,冷热之间来回摇摆,所以俗称“打摆子”。

过去,在中国南方的农村地区,疟疾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主要是通过疟原虫经蚊虫叮咬来进行传播,一般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较多。但随着中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疟疾在中国越来越少了。

没有出国常驻的时候,总会听到部里的前辈们说疟疾有多么多么可怕。有人说要是得了一种叫“脑疟”的疟疾的话,就必死无疑,到那时候,疟原虫就钻到人的大脑里,根本没法医治。还有人说,有些人得过一次疟疾,就特别容易反复得,最后身体就被活活拖垮了……

还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因为疟疾有潜伏期,在国外期间感染上的疟疾,有可能回国后才发作。国内不了解情况,都不按疟疾治,最后延误病情致死的案例也有。据说最长的一个病例是整整潜伏了25年。有个外交工作人员在时隔25年后,疟疾才发作,要不是大夫无意间问到他在哪待过,根本不会想到他在25年前非洲工作时感染上的疟疾。

时间久了,听得多了,心里难免会越发地害怕。其实,自己也清楚,有些说法是比较夸张,有些也仅仅是个例而已。人传人的故事总会越来越离谱,人们都喜欢发挥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地来描绘听来的故事。

不过,往往越是害怕的东西,越会紧跟着你来,让你无处可躲。终于,我的第一次常驻国家成埃落定,没有意外。西部非洲,一个疟疾绝对高发的地方。

第一次感受到疟疾的破坏力是在我到馆后不久,着实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我的前任是我所在馆复馆时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一,从最初的一无所有,靠着一点一滴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当初很不错的局面,而且一干就是5年多。即将离任回国,也算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

但就在他离开的前两天,疟疾却阴魂不散地又给了他沉重一击。一天晚饭后就开始呕吐,一个劲地吐,同事不放心,让我一直在他身边照顾,眼看着他从开始吐胃里的食物,到后来干吐胃血,最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不得以在半夜找当地中国援助的医疗队,连夜进行输液后,病情才有所缓解。

第二天去当地医院一化验才知道是得了疟疾外加伤寒。大夫特别关照说,这两种病特别容易传染,一定要格外当心。周边的同事说,知道来非洲工作不容易了吧!有时候,活着,健康地回家就是最大的胜利!

也许是心理作用,那几天感觉自己的身体都不好了,吃不下饭,浑身乏力。心想,难道我也已经得疟疾了?同事安慰我说,没事,只要吃得下饭,就不会得疟疾的。因此,为了不得疟疾,哪怕没胃口,也坚持每天好好吃饭。不过,那个时候第一次感到身在非洲的无助和绝望。

个月后,我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得疟疾的滋味。

事先毫无征召,当天晚上参加完使馆活动回家后,突然一下子觉得浑身无力,四肢发软。感觉工作没这么累,怎么就不舒服了。早早就上床,希望睡一觉就好了。但躺到床上后,却开始头昏脑涨,一直似睡非睡,只觉得脑袋涨疼,就好像不是自己的脑袋了。想坐起来,也根本没有力气坐上5分钟,最后还是躺着,迷迷糊糊地到了第二天早上。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得疟疾了,赶紧找出来平日备下的防疟药——科泰新


科泰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全球治疗疟疾有特效的疟疾防治新型药品。其中双氢青蒿素是其中最主要的成份。


据报道,绝大多数非洲疟疾患者连续3天服用“科泰新”后即可康复,这种药尤其是对病死率最高的恶性疟疾、脑型疟疾有特效,治愈率高达97%,而且价格相对低廉,特别适合非洲贫困地区患者。


因此,科泰新的出现成了非洲人民的福音,挽救了数百万非洲人的生命,被成为来自中国的“神药”。对于我们常驻赴任非洲有疟疾地区的外交人来说,科泰新是必备之药。甚至回国休假或离任回国的时候,都会带上科泰新,以防万一。


虽然服了科泰新,但还是发着高烧,拉着肚子,浑身酸疼,典型的“打摆子”症状。忽冷忽热的感觉倒不是很明显,只有出汗的时候,才会感觉舒服一些。后来听说,这是得疟疾的初期症状,幸好及时服药,病情才没有加重。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整个身体才逐渐恢复过来。

再得疟疾是一年以后的事了。那段时间工作忙,身体抵抗力有所下降,稍不注意,疟疾就又悄然而至,同样是毫无征召地发病。

快下班的时候,突然觉得浑身不适,感觉有些发烧,接着就开始拉肚子。一晃脑袋,觉得头颅和大脑似乎被分开似的,就像是散了黄的鸡蛋,生怕一用力就要把大脑给摇掉下来。我立刻判断:肯定是得了疟疾。

有了上次经验,自然也沉着许多。赶紧回家吃防疟神药——科泰新,并辅以不断喝热开水,关上空调,盖上两条被子,开始睡觉捂汗。随着汗被不断发出来,盖着的被子都湿透了。但为了不影响发汗的效果,也不去擦。一直到半夜,感觉好些的时候,才爬起来。不敢洗澡,就用热毛巾擦拭身上的汗。但凡是毛巾轻轻掠过皮肤的地方就觉得一阵生疼,感觉像有人在撕扯我的皮肤一样。

不过第二天就感觉好多了,感觉可能是因为治疗方法得当,才没有让病情进一步发作起来。虽然这次疟疾来得快,也去得快。但之后的整整一个多月,身体依然虚弱得很,总爱出虚汗,就连吃顿饭都会满头大汗。真的像别人所说的那样,得一次疟疾,伤一回身体啊!

有人问我,有什么可以防疟疾的吗?应该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至今也尚未研究出来相关的疫苗。如何做到不“打摆子”?还是要学会科学防疟。那该怎么预防疟疾呢?

一方面是加强自我锻炼,不断增强自己体质,提高对疟疾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毕竟疟疾是通过带疟原虫的蚊虫来传播的,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会大大降低得疟疾的概率。当然也不是一被蚊子叮咬就会得疟疾的。

后来,我坚持每天进行锻炼,通过出汗来进行“排毒”。在以后的日子里还真没有再“打摆子”,身体也感觉比以前要好了,没有了虚弱之感。当然,后来使馆建了新馆舍,居住条件改善不少,蚊虫大大减少。原来馆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不得疟疾的。到后来,大家基本上不怎么得疟疾。

但疟疾的威胁依然存在。很多没有得过疟疾的人,心里还是很害怕,大有谈色变的感觉。不少来我们这出差的人员,来之前总是反复询问关于疟疾的情况,我们宽慰他们不要紧的,只要注意睡觉挂蚊帐,出门抹药水,实在不行就主动吃点科泰新,权作为预防吧!

但也真有不幸的“中招”的:有个小伙子来馆不到两天就被诊断得了疟疾;还有一个同事在这里工作了一个月倒是没事,离开后不到二天就“打摆子”了,据说病情严重,都几乎进行了抢救。

但不管怎么样,生活、工作在疟疾重灾区的外交官们,尽管每天都面临着得疟疾的风险,但大家丝毫没有退缩意思,依然勇敢地坚守在驻外一线。时间久了,很多人都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防疟秘籍”。

有同事在非洲待了整整11年都没有得过一次疟疾,据说他是因为又喝酒又抽烟,自称这是防疟疾的“独门秘笈”。这样,嗜酒抽烟在这里倒成了一种正当嗜好。


还有些人总结经验,不管是不是得疟疾,只要是发烧、拉肚子、感觉不舒服就吃上几颗防疟药——科泰新,就当提前防治了。

只是,防疟药科泰新有很大的副作用,伤肝,不能多吃。以我的经验,还是应该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是防治疟疾的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