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认清日本姗姗来迟

 杂货店伙计 2015-10-07

 黄遵宪

  对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人日本依然是个被蔑视的“岛夷”、“蕞尔小国”。

 

黄遵宪,广州梅县人,在1876年他中举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日本明治维新第十年,时值29岁的黄以参赞身份随首任出使日本国大臣何如璋前往东京。来到东京的黄随即被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根本性变化深深震撼,而此时在大海那边的中国人依然做着“泱泱大国”的美梦,依然陶醉在自己编造的“桃花仙境”中,他们没有警醒,日本正蠢蠢欲动,酝酿着一场可以证明自己强国的战争,他们的野心正如烈焰熊熊燃烧。

 

黄遵宪看到了日本的潜在力量,也看到了中国因循守旧,中国需要正视自己,需要认清世界的变化。于是,从1878年开始黄利用公务之余光泛地接触日本社会各界,研究日本政治、社会、历史,特别明治维新以来的变化。1882年黄完成了《日本国志》的初稿,1887年夏季黄在自己的家乡最终完成书稿,共40卷约50万字。

 

1888年秋天黄将书稿呈送主管外事对他颇有好评的大清重臣李鸿章,希望李能向总理衙门推荐此书得以出版,李虽做了推荐并将书稿送至总理衙门,但并没有得到总理衙门的理会。1889年春夏之际黄在没有得到李鸿章的音讯之后又将此书稿呈送洋务后起重臣、两广总督张之洞,遗憾的是此书依然没有获得总理衙门刊印而被束之高阁。

 

黄的《日本国志》两次没有得到官家的重视,使黄颇为失望,他不再对官方抱有希望,转求民间出版。1990年黄被任命驻英使馆二等参赞,出国前黄将书稿交于广州羊城富文斋书局意自己出资出版,但因不被重视再次被搁置。

 

历史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来到1894年,这一年历史性的事件发生了,也因为这一年中国在日本眼里和心里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直至今日也无法改变两个民族彼此间正确理性地认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军队接连大败,水陆皆溃不成军,中国败局已定。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举国哀痛。中国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时终成笑话。夷国虽小但凶如豺狼,中国一战即溃而彼国则势不可挡。此时,黄遵宪卸任回国,其书终于在甲午一战数月后才得以出版,一出版即洛阳纸贵,抢购如潮。

 

黄《日本国志》的前瞻性效应终于显现,其书的价值也终于被认识,但遗憾的是大局已定,大祸已降。黄书姗姗来迟并非黄的意愿,也并非有识之士的意愿。黄的“先见之明”最终成为“马后炮”是时代的必然,绝非一个偶然。

 

大清王朝的悲剧在于统治集团内部对先见者的排挤和迫害,先见者成为异端向来是守旧派指摘的伎俩。透过晚清历史,我们看到大清缺乏变革的激情和力量,而有识之士的变革主张不仅不被采纳反而受到打击;只有受到巨大的打击,经过深刻的巨痛之后,大清才勉强变革,而这时早已时机错过,为时已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