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黄帝内经顺时养生·冬时养生背景

 johnney908 2015-10-07

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张广修  张同远  编著

 

第四章  顺应冬时而养生

第一节  冬时养生背景

 汉字“冬”字,表示两层意思[1]:①“冬”为形声字,从二“丶”、从“夂”。“夂”的意思是“终止”、“到头”、“到顶”,故“冬”的引申义为“终”。东汉·许慎《说文》:“冬,四时尽也。”② “冬”字下的两点,由小篆“ ”字中的“仌”字演化而来,“仌”意为“冰”,表示天气较冷,滴水成冰。两个意思合到一起,表示冬时为一年四时中的最后一个月,也是一年中气温最低而最为寒冷的一个月。口语称作“冬季”、“冬天”或“冬令”。

冬时的别称较多,较为常用的有[2]:①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合称“三冬”。②九冬。冬时三个月共九旬(九十天),故又称“九冬”。 ③严冬。“严”者厉害、程度甚。冬时寒冷较甚,故又称“严冬。 ④清冬。冬时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又称“清冬”。⑤玄冬。古人认为: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类似的别称还有“玄序”、“玄英”等。⑥穷冬。“穷”者,尽也。冬时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穷冬”。类似的别称还有“穷阴”。⑦其他别称还有:北陆、严节、岁馀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灵枢·根结》说:秋冬之时,“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阴盛阳衰则天地失煦,万物蛰藏而生机潜伏,以致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值此时,以护阳、养阳为要,任何侵扰危害阳气的行为,都是对健康不利的。

一、冬时节气

冬时,从立冬日(阳历11月7-8日)开始,到立春日(下年阳历2月2-5日)结束,经历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2]。另有一个气候特区――“九天”[3]

(一)十月节气。农历十月,为冬时第一个月。此月别称很多,约有20多个,较常用的有[4] [5]:①由于十月为冬时的第一个月,故通常称作“孟冬”,类似的称呼有“初冬”、“上冬”或“开冬”。②十月建亥,故又称“亥月”。亥居北方玄武之地,故又演称为“玄冬”、“玄英”等。③冬时为阴,天气寒冷,故又称“阴月”,类似的称呼有“飞阴月”、“始冰”、“阳止”、“初霜月”等。④十月初冬,天气较冷但未至太冷,有时还较暖和,甚至出现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民间称作“回暖”,并有“十月小阳春”的说法,故十月又称为“小阳春”,类似的称呼有“阳月”、“正阳月”、“小春”、“极阳”等。⑤其他的别称有:“良月”、“吉月”、“露月”等等。

十月,包含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

1、立冬[6] 。立冬为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25度,阳历11月7-8日交节。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冬,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为一年“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中的最后一“立”,古时人们对这个节气非常重视,每到这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并设坛祭祀,一般百姓则更换新衣,采取相关形式进行“贺冬”(亦称“拜冬”)。

时交立冬,寒风时起,进入了一年中的极寒冷时期。因此,立冬又有“十月朔”、“寒衣节”等别称。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明·王稚登《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释义:

(1)“水始冰”:天气较冷,水面开始结冰,但未至坚固冻结。

(2)“地始冻”:天气很冷,土地开始寒冻,但未到冻裂的程度。

(3)“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类大鸟,“蜃”指蛤、蚌类软体动物。立冬第三候,天气极冷,此时,野鸡一类的大鸟“深居简出”以避寒,一般看不到。由于水下温度较为恒定而温和,故此时水中的蛤、蚌类动物反而活动频繁,较为多见。于是,人们产生了“雉”变成“蜃”的错觉。

2、小雪[7]。小雪为农历十月的第二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40°,阳历11月22-23日交节。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是说:交节小雪时,天气进一步寒冷,有的地方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有时天气寒冷阴沉,欲下未下,最易闷人心胸,引发酒意。如:唐·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释义:

(1)“虹藏不见”: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引用孙彦红的话说:“虹,日中水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日为阳,雨为阴,故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现代科学也研究认为[8]: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现象,是大气中小水球经日光照射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虹为彩色的圆弧形状,由外圈到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出现两个,按其“职称”有正副之分,其中内紫外红,颜色鲜艳的叫“正虹”,简称“虹”;内红外紫,颜色较淡的叫“副虹”,又叫“霓”。话说回来,虹是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搏而成,小雪时期,阴气旺盛而阳气隐伏,虹的形成缺乏了一个条件,所以就“藏而不见”了。

(2)“天气上腾,地气下降”:《灵枢·阴阳系日月》说:“天为阳,地为阴”。故句中“天气”指阳气,“地气”指阴气。小雪二候之时,阳升阴降,寒气下流。

(3)“闭塞而成冬”: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升阴降的程度逐渐加重,阴阳之气闭塞不交,阴盛阳衰,冬象显然。

(二)十一月节气。农历十一月,为冬时第二个月。此月别称很多,约有20多个,较常用的有[9] [10]:①月为冬时第二个月,故称“仲冬”或“中冬”,或称“正冬”、“冬月”。②十一月建子,故又称“子月”。③十一月天气寒冷,严霜盖地,雪花时飞,故又称“寒月”、“雪月”、“霜月”、“霜见月”、“广寒月”、“中寒”等。④十一月葭草吐绿头,故又称“葭月”。⑤其他还有“辜月”、“畅月”、“龙潜月”等多个别称。

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

1、大雪[11]。大为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55°,阳历12月6-8日交节。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说明时交大雪,天气更冷,与小雪时节相比,雪势很“盛”。“盛”者,次数多,雪量大,范围广。“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赞同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大雪之日,鹖    鸟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出。”释义:

(1)“鹖鸟不鸣”: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 意思是说:时交大雪,天气寒冷,阴气盛极,作为“阳鸟”的“鹖鸟”畏避严寒而不再啼鸣了。

(2)“虎始交”:大寒二候,阴极而阳气萌动。老虎感阳而“春情”发动,产生了求偶交配行为。

(3)“荔挺出”:大雪三候,阳气进一步萌动,以“荔”为代表的草类植物开始萌动生机,“挺出”了新芽。

2、冬至[12]。冬至,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我国用土圭观测太阳的方法测定出冬至日了。太阳位于黄经270°,阳历12月21-23日交节。《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者,极也。所以,此节亦称“冬节”、“长至节”等。现代天文学也测定证实[12]: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后,太阳又逐渐北移,白天时间又逐渐延长。

冬至为农历十一月的第二个节气,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说明时至冬至,则阴气盛极。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释义:

(1)“蚯蚓結”:蚯蚓行走,是通过交替的曲伸动作进行的。曲为阴,伸为阳,冬至初候,阴气极盛,蚯蚓有曲无伸,故结缩不动。

(2)“麋角解”:糜与鹿为同科动物,但角的形状不同,糜的角朝后生,鹿的角往前长。前属阳,后属阴,故鹿属阳,糜属阴。冬至二候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阴糜得阳,故其角解而退落,以利新角萌生。

(3)“水泉动”: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水具阴阳两性,静时为阴,动则为阳。冬至三候,阳气初生,泉水得阳,故汩汩流动。

冬至时节,阴极阳生,春气隐潜冲动,草木暗暗萌芽。有诗为证:

唐·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三)十二月。农历十二月,为农历冬时的第三个月,也是阴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此月的别称很多,约有近40个[13]。较常用的有:①由于此月为冬时的第三个月,并且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故通常将十二月称作“季冬”或“晚冬”,类似的称呼有“暮冬”、“窮冬”、“末冬”、“殘冬”等。②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作为腊祭的日子,称作“腊日”,以狩猎禽兽祭先祖。如唐代杜甫《腊日》中有“腊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腊日冻全消”句。到了秦朝,将十二月定为“腊月”或“腊冬”,沿袭至今。民间每到农历十二月,家家戶戶醃製腊肉备作“年货”,为“腊月”赋予了新的含义。③农历十二月冰天雪地,天气寒冷,故又称为“冰月”,类似的称呼有“严月”、“严冬”。④十二月建丑,故又称“丑月”。⑤其他还有“除月”、“余月”、“极月”、“春待月”等。

十二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1、小寒[14]。小寒为农历十二月的第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85°,阳历1月5-7日交节。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天气,贯穿于小寒之中。因此,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在一般年份,小寒尤其二候、三候的气温,都明显低于大寒时期。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说,小寒时节,寒气稍小,而到“月半”交大寒节时,则寒气较大。这个规律,只有在在某些特殊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才有应验。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释义:

(1)“雁北乡”:禽鸟类动物“得气之先”,对季节的气候变化最为敏感。雁为典型的候鸟,顺随阴阳而迁移。小寒初候,阳气萌动,雁则开始往北飞之,以避即将到来的温热。

(2)“鵲始巢”:据说喜鹊的巢门每向太岁之方。小寒二候时,新的太岁即将“上任”,喜鹊开始巢向太岁赶建新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3)“雉始雊”。“雉”指野鸡。“雉始雊”有两种解释:

①《说文解字》:“雊,雄雌鳴也”;西汉时毛亨和毛苌辑注的《毛诗》曰:“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认为雄性野鸡的鸣叫才叫“雊”,不包括雌性野鸡的鸣叫。

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雌雄之同鸣”叫做“雊”,即雌性雄性的野鸡同时鸣叫才叫“雊”,单叫者不叫“雊”。

笔者认为的:《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说明冬至之时,阳气已经萌动,新的天元已经开始。到了小寒第三候时,阳气升势较前更盛,离下年立春已经不远了。由于禽鸟类动物“得气之先”,春情发作亦先,故到了此时,雌雄同鸣,互相呼叫而求配。但是雄鸡与雌鸡,从生理特点到鸣叫声音等,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明显的是:由于体内分泌的激素不同,因此鸣叫的声音也大不相同。例如:公鸡鸣叫,呈高昂激扬、雄壮有力的“喔-喔”声,而母鸡鸣叫,呈低小的“嘎嗒-嘎嗒”声。由于雄雉体质更加雄壮、性欲更为强烈、求雌之心更切,故其叫声也相对为大。毛诗作者可能没有细细审听,以致发生了雄鸡雊叫而求其雌的误解,不知道雌鸡也在雊叫而求其雄,只是声音较小罢了。

2、大寒[15]。大寒为农历十二月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农历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300°,阳历1月20-21日交节。过了大寒,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前曾述及,小寒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一般年份的大寒气温高于小寒。但是,由于大寒在“形”式上承于小寒,故人们一般仍认为,大寒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不过,由于大寒刚从小寒而来,小寒时期的积雪未化,大寒时的新雪累加,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寒冷景象则甚于小寒。有诗为证:

宋·邵雍《大寒吟》:“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清·曹仁虎《七十二候考》:“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鸷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释义:

(1)“鸡始乳”:《说文解字》:“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大寒濒临立春,天地间春情萌动,具备了孵育小鸡的气候条件,故“鸡始乳”。

(2)“鸷鸟厉疾”:“鸷鸟”指鹰鹯之类的凶猛的鸟[16]。“厉疾”则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鸷鸟厉疾”的意思是说:大寒二候时期,鹰鹯之类的凶鸟捕食能力极强,它们“厉疾”盘旋于空中,积极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而抵御严寒。

(3)“水泽腹坚”: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意思是说:大寒之时,天气严寒,河塘之中,冰块结到水中央,又坚厚,又结实。

附:冬九九[17 [3]

冬时,为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

冬九九又称“数九”,具体规律是:从冬至日当天“交九”,交后继续“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第81天,共经历了9个“九”,一般于春分节前数日就“出九”了。民间称“出九”为“尽九”,并有“九尽花开寒不来”的说法。从此,天气一天比一天变暖。

“数九”习俗,至少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据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节气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灿烂的“九文化”。“九文化”的内容包括:

1、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此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以及农事活动方面的一些规律,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因此,各地九九歌的歌词内容略有差异。苏北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燕子来,八九河冻开;九九雷声动,耕牛遍地走。”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区的数九歌,以人候为主要内容。例如江苏地区流传有这样一首数九歌:“头九和二九,相逢不出手(手缩在衣袖里不敢伸出来)。三九和四九,冻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跳动以取暖)。六九五十四,蚊蝇叫吱吱(天气回暖)。七九六十三,行人着衣单(天气较暖)。八九七十二,赤脚踩烂泥(赤脚下水已不觉冷)。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春暖花开寒不来)。”

2、九九消寒图。古代人们在咏念“九九歌”的过程中,还出现了 “画九”的习俗。所谓“画九”,即根据“九九歌”的内容,配套地绘画为图,与“九九歌”互相发挥,相映成趣,名曰“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例如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九九图”的形式丰富多彩,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孩儿消寒图等多种。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这些图画,既是计冬寒时间的日历,又是精美的装饰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另外,清代还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天一首诗,四句话,简要介绍自古以来的历史知识,将史学与历学融为一体。

3、九九消寒诗。即在九九歌的基础上,将当地的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生活、农事情况等写成“九九消寒诗”,亦称“九九诗”。清道光年间,王之瀚所写的《冬九九》长诗,融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最为人们喜吟乐诵。其诗曰:“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资始渐沟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钩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堤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麻,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梳。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莺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宜耕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4、九九消寒句。有的在九个格子中写上九个字,双钩成幅,每个字都是九划,例如“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繁体)。从头九的第一天开始,每天填写一笔(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每天填完一笔后,还用小字写明当天的天气情况。九天填完一个字为一个“九”,九个字八十一天填完则九尽了。这种形式称为“九九消寒句”,谷称“画九”,既能纪日,又增乐趣,又记录了九九天里的详细气象情况,将历法学、文学、气象学融成了一体。另外,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称作“九九迎春联”。规格是:每联九个空格字,每字皆九划。从立冬交九日开始,每天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也就九尽花开寒不来了。

5、九九消寒表。有的人画表一幅,九行九列,九九八十一格。每日涂一格,上涂的部位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表格涂遍则寒消,九九天的气象资料也记录下来了。此种形式,称为“九九消寒表”,与“九九消寒句”异曲同工,相映成趣。

6、九九消寒酒[12]。古代有些文人、士大夫之流,于入九以后,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酒”谐音“九”,以“酒”从“九”,用“酒”消“九”寒,即取乐,又养生。 

 

二、冬时节日

我国冬时的传统节日较多,流传至今,目前在民间仍较盛行的有四个:冬至、腊八、祭灶和除夕。

(一)冬至节

1、源流[18] [12]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节日是它的“兼职”。因此,冬至和清明一样,是个没有固定日子,附随节气而流布的“活节”。

我国冬至节历史悠久,早在周代时期,国家就有于此日祭祀神鬼而祈佑国泰民安的活动到了汉代,冬至作为一个正式节日固定下来,沿袭至今。

冬至节有好几个别称:①由于在一年之中,此日日影最长,黑夜时间最长,故名“长至节”。②由于此节起源于周朝,周朝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而冬至恰当十一月初一前后,因此,此节又称“亚岁”,其重要意义仅次于春节,唐、宋、元、明、清各代,冬至节甚至与春节并重。民间还曾有“冬至大如年”、“肥冬瘦年”的说法,直接将冬至称为“大过年”,其节日气氛比过年更浓其他的称呼还有“冬节”、“贺冬节”等。

2、习俗[18] [12]冬至是个内容丰富的节日,习俗活动主要有三个:

1)庆贺活动。把冬至作为一个喜庆的节日进行庆贺,主要原因是:

1)前曾述及,冬至节起源于周朝,而周朝的冬至恰当岁首,旧的一年到此结束,新的一年从此开始。因此从周代以后尤其汉代以后,各代官府都要举行贺冬仪式,百官放假休息,然后吉服朝贺。

2《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阴极而阳气回升。冬至是一个节气进入新循环的良辰吉日,当然值得庆贺

2)祭祀活动。冬至节的祭祀活动,可分为两个档次:

1)从周代到明清,各个朝代在冬至这天,皇帝都要举行郊祭,祭祀鬼神,祈求庇佑国泰民安。朝中百官放假,次日吉服朝贺。

2平民百姓在冬至这天,则全家团聚,祭天祭祖,以保平安幸福。一般认为:人为阳,鬼为阴,冬至阴气至极,鬼类活动频繁。由于这个原因,目前有的地区例如苏北,还把冬至当作“鬼节”,上坟烧纸痛哭,悼念亡去的先人,成为必有的活动项目。

3)饮食习俗。冬至日的饮食,北方、南方习俗不同。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而吃羊肉和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喜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从气候特点看,常言说:“交冬数九”,从冬至日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寒冷的阶段,北方寒气尤盛。寒易伤阳,羊肉味甘性温,善能温阳散寒,北方地区冬至日吃羊肉,是个很科学的、值得提倡的冬至饮食养生方法。

随着历史的推移,历法的变更,冬至节的某些习俗例如庆贺活动现已淡化了,而祭祖活动和某些饮食习俗仍然存在,且气氛较浓。

(二)腊八节

1、源流[18]“腊”指腊月,“八”指初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前曾述及,我国古代在春、夏、秋、冬举行的四次祭中以冬规模最大,也最隆重,久之,行祭的“腊日”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开始时,冬祭的“腊日”没有固定的日期,汉代将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定为“腊日”,如《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到了南北朝时,则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日”,称作“腊八节”。据说腊月初八,还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因此,此日也被称为“佛成道节

2、习俗[18]腊八节源于祭祀活动,因此,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为此节的习俗活动主题。发展到后来,主题发生了变化,喝腊八粥成了腊八节最普遍、最主要的节日习俗。腊八节吃腊八粥,来源于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流传最广、最为一般人认可的说法是:佛祖释迦牟尼离开宫殿修行,苦修多年一无所获。有一年腊月,他到河中沐浴,浴后由于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牧女苏耶妲将他拉上岸后,给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让他吃。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从此,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月初八这天,都要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从此,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代代相袭,久盛不衰。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煮制的,发展至今,丰富多彩,从食材选择到煮制方法,从性味喜爱到吃粥动机,都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几乎一个省市一种俗,一个地方一个样。据说北京腊八粥的粥料最为丰富,包括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约20多种[19]

笔者认为:个体化和家常化,把“腊八粥”变为“杂八粥”,是腊八粥的发展方向。所谓“个体化”,即针对每个人的个体特点选材制粥。例如:阴虚体质的人,可用粳米、绿豆、小米、莲子、赤小豆等凉性、平性食物为主料;阳虚体质的人,可用花生、糯米、高粱、桂圆、大枣等温性、平性食物为原料;糖尿病患者,可用玉米、荞麦、燕麦、山药、枸杞子等富含降血糖成分的食物为原料;高血压患者,可用玉米、苡仁、赤小豆、莲子、黑木耳等有利于软化血管、有利于降血压的食物为原料,等等。其他各种蔬菜、动物类食物等,也可据情灵活选加。所谓“家常化”,即把“腊八粥”变成“杂八粥”,跳出“腊八”的圈子,在整个冬季,甚至一年四季,都可在辨证辨体的前提下,家常化地配制食用。

饮食养生,是养生延年的最重要措施,而粥剂质软而粘,味淡而香,容易消化,营养容易吸收,为饮食养生的首选剂型。南宋陆游有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三)祭灶[20] [18]

1、源流。据《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祭祀这个“灶神”的日子,叫“祭灶节”。此节又称“小年”,具体日期各地不一,民间说法是“官三、民四、水家五”,即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

我国的祭灶节起源很早,远在周代,上自天子,下到庶民,就有了崇祀灶神的习俗。不过,这个“灶神”姓啥名谁,自古以来传说很多,有的说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有的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有的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还有的说是一个姓张、名单、字子郭的人,等等。究竟是谁?历史过于长久了,谁也说不清楚。

2、习俗。祭灶节的主题活动是祭祀灶神。据说灶神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权大,二是嘴臭。权大则受人崇拜,嘴臭却招人恶嫌。人们对灶神两大特点的心理反应,变成了两类实际行动,形成了相应的两类习俗。一是供奉灶王爷,二是贿好灶王嘴。

1)供奉灶王爷。据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人间的灶火,为大家小户的保护神,人们将其尊称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因此,我国旧时,差不多家家都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墙壁的中间,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供上灶王爷的神像。灶王爷像上大都书有“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类文字,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则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人家为了不让灶王爷分心,把他的老伴“灶王奶奶”也请来登上神位,增添幸福美满的气氛。

灶王爷自上年除夕以来,一直在人家“蹲点”,以保护和监察这家人的言行。到了祭灶那天,则带上有关资料,升天到玉皇大帝处,,向他汇报这家人的善恶情况,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给灶王爷。灶王爷则于除夕那天,带上“圣旨”返回人间,重新“上岗执法”。因此,对于凡人来说,灶王爷的上天汇报,具有非常重要的利害意义。也因此,人们在祭灶节那天,即灶王爷上天之前,都要举行丰盛的祭祀仪式(内容后述),然后将旧神像焚掉,将其送上升天的征程,这个过程叫“送灶”或“辞灶”。到了除夕那天,当灶王爷返回人间时,人们再举行仪式,“请”回一张新的灶王像供上,叫做“迎灶”或“接灶”。如此一送一迎,年复一年,郑重其事,没有谁个敢冒险怠慢。

2)贿好灶王嘴。据晋朝葛洪《抱朴子·微旨》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就是说,灶王爷长的是一张臭嘴,喜欢利用一年一度到玉皇大帝面前“述职”的机会,向他打小报告,说人们的坏话。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于祭灶,从仪式到内容,都非常重视,千方百计通过祭祀活动,贿好灶王爷的嘴,使他能够“上天言好事”,少说不利话。具体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两类:

1)用各种糖类食物进行祭灶,取其糖的粘性,将灶王爷的嘴粘封住。他到玉皇面前张不开嘴,就不会乱讲瞎说了。即使勉强说上几句,也是有益的“甜话”,不会对人们有害。

2)运用丰盛的酒肉饭菜,使他吃的酒醉饭饱,对人们有好感,到了玉皇大帝面前,就会多讲好话,不讲坏话了。有诗为证:

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3)其他习俗。祭灶过后没有几天,就是除夕了。“除夕”,民间叫做“过年”。由于这个原因,祭灶又被称为“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为了过好大年,民间在祭灶过后,就着手做过年的准备了,最重要的项目是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1)环境卫生方面,主要是选个黄道吉日,对室内室外进行一次大扫除。首先,把屋内较轻便的东西搬到院中,其余的东西设法遮罩好,再用毛巾蒙扎好口鼻(现在用口罩),戴上斗笠或草帽,拿起大扫帚,对屋顶和墙壁进行一次彻底打扫。扫屋之后,擦洗桌、椅、门、窗,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扫掉屋内屋外地面上的尘埃脏物。祭灶后的大扫除,俗称“扫年”或“扫家”,有的称作“扫房”或 “扫尘”。“扫尘”一词最为吉利,因为“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除了清洁卫生以外,还寓有扫除穷运、扫除晦气、除陈布新、辞旧迎新的美好含义。扫房之后,屋内室外焕然一新,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村里庄外欣欣向荣,处处萌发着即将到来的新年景象。

2)个人卫生方面,不外理发、洗澡、洗脚、洗衣等。苏北有个民谣:“有钱没钱,剃个花头好过年。”

(四)除夕[21] [22] [18]

1、源流。民间流传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古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也就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月小是二十九日)那天,以“五更”为界,“更”前是旧年,“更”后是新年。

《诗经·唐风·蟋蟀》中有“岁聿其莫”、“岁月其除”句。朱熹解释说[22]:“聿,遂;莫,暮;除,去也。”可能由于《诗经》的影响,后代将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变通说法为“岁暮”、“岁尽”、“暮岁”等。“岁除”的那天晚上,则称为“除夕”,或称作“除日”、“除夜”等,俗语叫“年三十”、“三十晚”或“过年”等。从时间推移过程来看,“岁月其除”是时间推移的中间环节,相续而来的是“岁月其新”。因此,“岁除”、“除夕”词中,寓含有“除旧布新”之义。旧的岁月过去了,新的岁月接着开始。除夕和春节,首尾相接,有如一对骈生姐妹,通过“五更”这个系带连成了一体,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尾首相连的、最重要、最重大的两个并列节日-除夕和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元日》诗,把除夕之际的村景人情,融到了一体,一直至今,传诵不衰。

2习俗民间口语称“除夕”为“过年”。民间过年,有许多传统习俗。这些习俗的形成,与一个传说有关[23]:传说我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异常凶猛。这种怪兽长年深居于海底,每到农历十二月最后那天则爬上岸来,捕食人和牲畜,以致每到这天,则人心惶惶,逃走避灾。人们在和“年”进行长期斗争中逐渐发现到:“年”害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人们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上红色对联,燃放爆竹,并且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到了初一一大早,人们为了庆祝胜利,纷纷走亲串友,道喜问好。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发展到后来,那些原始的过年的风俗习惯,不断发展演化,内容更加丰富。目前盛行的过年习俗主要有:

1)打扫卫生。一般从祭灶节以后,大家小户,大人小孩,都把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提上生活日程,该扫的扫,该洗的洗,去除尘秽,净洁门户。在除夕当天,都要进行检查落实,完善一次。

2)贴春联和“福”字。“春联”古称“桃符”,后来至今,多称作“春贴”、“对联”、“门对”或“对子”。春联种类较多,内容丰富多彩,人们多根据自己的阶层、职业、爱好,以及房屋的性质、位置和作用等,而灵活选择。春联还有个“助理”――“福”字。一般人家,在不便贴对联的显眼地方,贴上一个大红的“福”字,有的人还把“福”字的头倒过来贴,寓意福运、福气已“到”,下一步就是尽情享受了。

3)贴窗花、年画,挂灯笼。将美丽的剪纸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过年期间挂贴在墙壁上的画幅叫“年画”。过年贴窗花和年画,能美化节日环境,增添喜庆气氛,抒发人们的愿望,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的追求。大门两旁甚至在庭院或村口的树上挂上红艳艳的大红灯笼,节日的气氛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4)吃年夜饭。“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团年饭”。除夕之日,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的特殊情况,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过团圆年,吃团圆饭。此时,丰盛的好酒美菜摆满一桌,一家老小团团围坐桌旁,口中品尝佳肴盛馔,心中洋溢着无比的充实感、满足感、愉悦感。

5)祭神祭祖。一般人家把年夜饭菜做好以后,要为亡故的亲人“送年饭”,与他们共享除夕美食。具体过程是取一部分饭菜,连同预先准备好的银薄、瞑钱,到亡故亲人的坟墓前,祭祀跪拜,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信佛人家在上坟之前,首先由家主净服净手,进入神龛,面向观世音菩萨烧香祷告,求保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6)放爆竹。爆竹,又称“鞭炮”、“爆仗”、“炮仗”。放爆竹,为除夕最原始的习俗之一。古时放爆竹,目的是驱“年”除灾。发展到后来,放爆竹的用意主要为取乐,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创造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除夕放炮仗,有几个固定时间:吃年夜饭之前,夜中守到新岁时(五更鸡叫时)和第二天新年一大早,必放炮仗。其他时间里,则可随人的兴趣而随时可放。放炮仗取乐,笔者感受最深:记得小时候,市场上卖的炮仗,有的是几十枚小炮仗(每个只有3公分左右长)串在一起的,称作“小鞭”;有的稍大,一个一个散开卖的,称作“独头炮仗”。当时笔者家中困难,买的是小鞭,笔者偷偷地摘上几枚,装在身上,高兴时取出一个放一下,炮仗一响,心中也乐的开了花。自家或别人家放过炮仗后,笔者则必临现场,寻找那些没有炸开的“瞎”炮仗,装在口袋里,高兴时拿出一枚,慢慢剥开,当见到火药时,擦着火柴点一下,“扑刺”一响,心里乐的跳了一下。

7)守岁。从吃过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叫“守岁”,俗称“熬年”。“守岁”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除夕》发挥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句中“禁中”指皇宫之中,说明“守岁”是除夕节中节日气氛最浓,君民同守共度的最重要时刻。

苏北习俗:一般人家吃过年夜饭后,人人动手,突击包饺子,因为大年初一吃的饺子,要在除夕夜包好。饺子包好后,则正式进入守岁阶段了。此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听音乐,聊天说地,侃扯家常。瓜、果、糖点,摆满一桌,花瓶花盆,流香喷芳。屋内,亲情融融,笑声阵阵;室外,鞭炮烟花,此起彼落。守岁行列中,时钟陪伴着人们悠闲地散步,渐渐地,不知不觉地,激起两个守岁高潮:

其一,长辈向幼辈发“压岁钱”。《燕京岁时记》说:“凡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用意是 “岁”与“祟”谐音,“压岁”则可以压住邪祟,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了。发展到现今,“置于床脚”的压岁钱已经淡化,“尊长之赐小儿”的压岁钱仍较盛行,但其用意不在压住邪祟,而在寄托对于幼辈的期望。具体过程是:当守岁进展到一定阶段时,长辈慈祥地端端正正地坐好“受头”,幼辈恭恭敬敬地跪到长辈面前磕头。长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予幼辈,幼辈再次磕头致谢。孩子们既守得了岁,又磕得了钱,那个高兴劲是没法形容的。

其二,欢庆新岁的降临。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说的“姑苏”即现今苏州。苏州城外的枫桥处有个寒山寺,寺中有一口巨钟,民间称作“分夜钟”[21]。此钟不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的时候,就会发出洪亮的响声,成为附近方圆数十里人民所依赖的时间信息。现在,这口大钟仍坚守“岗位”,坚持“守岁”,待时而鸣,报道新岁。当地人民除夕守岁,就是在守听这个钟声。当洪亮的钟声从寒山寺发出,或直接,或通过广播设施,穿过除夕的夜幕而传到千家万户时,顿然地,引起万发爆竹齐鸣,万条烟花升天,万人尽情欢呼,村野一片沸腾。这一切在标志:新的一年来临了!

除夕守岁,原始意义是驱“年”防灾,演伸意义是驱鬼逐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早先的驱“年”、驱“鬼”意义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消失了,后来至今的守岁,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

1守岁,守的是人生欢情。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徐氏守的,是夫妇的温欢爱情。唐·白居易《三年除夜》:“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白氏守的,是合家团聚的天伦乐情。苏轼·《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小儿守的,则是欢哗热闹的喜悦心情。

2守岁,守的是人生对于时光的感情。明·王崇简《守岁》:“夜久怜春逼,开樽不欲眠。今宵尚今岁,明日即明年。万古推迁夕,千门宴乐天。爆声中不断,远近凤城边。”王氏深深惜时,依依恋时,对时光的流逝,发出了无奈的慨叹。宋·席振起《守岁》:“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席氏对以往虚度年华的“浪过”充满悔恨之情,从守夜中悟得了惜时的重要性,从“此夜”开始“惜年华”,犹为未晚。

3守岁,守的是人生对于未来憧憬、向往、追求和企盼的深情,期待新的一年早日来到,喜事多多,吉祥如意,更加美好。如: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太宗李世民《除夜》:“岁月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4某些特殊人员的守岁,还有某些特殊的思想感情。如:

唐太宗李世民《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酶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太宗身为皇帝,心胸满怀与民“共欢”的毫情。

清·蒋士铨《除夕过太常金先生宅守岁》:“爆竹声中岁两更,怀乡思母岂无情。长安客有终身住,百感心同一夜生。尘世华年喧梦蚁,朱门歌舞到侯鲭。谁知冷屋灯檠畔,游子凄然坐到明。” 诗人游泊异乡,因故未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独自守岁,“怀乡思母”,心中一派凄凉之情。

8)除夕食俗。由于除夕和春节是紧挨在一起的,故对于两大节日的食物安排,统筹兼顾,同时进行。一般人家从腊月初甚至更早,就着手腌制腊味食物了。从祭灶以后,则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当地市场情况,忙着制作年糕,糖块、豆腐,购买鲜鱼、鲜肉,以及油、盐、烟、酒、茶叶、瓜籽、大枣、苹果等各种所需食物。年糕、水饺和鱼,为家家必备的三种食物。年夜饭必有鱼,并且当时不动筷子(不吃),留等初一以后才吃。因为“鱼”谐音“余”,取其“年年有余”,生活富足。守岁闲聊,必吃年糕,有的还加花生,因为“糕”谐音“高”,“生”谐音“升”,取其年年升高,生活越过越美好。守岁之时,必包水饺,有的还在“五更交岁”时先行煮吃。水饺又名“弯弯顺”,取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全国许多地方,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习俗和食俗,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8)除夕禁忌。除夕,为除旧迎新、改年更岁的关键时刻,也是神、鬼、恶魔活动频繁的复杂时刻。因此,民间在除夕之夜,有很多禁忌。例如:忌说鬼、死、杀等不吉字眼,以免诱发相关灾难;打破各种器物,以免招来“破运”;忌照镜子,以免引来恶魔;忌恶声谩语、吵闹、骂人、高声喧哗,以免冒犯神灵,等等等等。这些禁忌,大人能够记住,一般不会误犯。难的是小儿,因为小儿心直嘴快,活泼多动,极易失误。为此,某些地方有个习俗:当年夜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大人偷偷地拿起一张草纸,飞快地抹一下小孩嘴巴,再去擦一下粪桶。意思是告诉神灵:小孩不懂事,有冒犯之语,请勿计较,只当是他放屁[24]

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上述各种禁忌,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了。从养生保健角度看,除夕的确有不少禁忌,主要有三个:

1)饮食忌失节,不可过量。除夕节日,饮食丰盛,美酒佳肴,几乎应有尽有。此时一定要饮食有节,适可而止,不可贪图口福,过食过饮。否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伤而成疾,“口福”变成“口祸”。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及肝、肾疾病患者,更应注意,否则,轻者加重原有病情,重者能引发某些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情绪忌失控,不可过激。除夕之日,亲人欢聚,喜事多多,乐事不断,尽情娱乐,乃人之常情。此时最要注意的是,要适度控制情绪,不可欢乐过激,过度兴奋。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喜乐不动其心,保持情绪稳定。否则,喜乐过度,“神惮散而不藏” (《灵枢·本神》)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管痉挛,血压上升,极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死等而危及生命。笔者亲见一个中年母亲,两个儿子在外工作。有一年,儿子把孙子、孙女都带回老家过年,并带回许多好的礼物孝敬父母。那天吃年夜饭时,全家人边吃边喝,尽情说笑。那个母亲欢乐无比,兴奋异常。正兴奋间,忽觉头脑有点晕,对孩子们说:“你们吃,我头有点晕,去歪(睡)一会。”母亲到卧室里睡了,年夜饭继续进行。过了一会,轮到敬母亲酒了,母亲怎么还没有来?大儿子说:“我去看看”。他到母亲卧室一看,母亲昏迷,喃喃乱语。不好了!赶快送到医院抢救。刚到医院,人就死亡了。原来是喜乐过度,喜出了脑溢血。

3)守岁忌失常,不可勉强。天增岁月人增寿,除夕守岁,就是守寿。不过须知,岁月是自然运行的,老天爷做事是绝对公平的,到了半夜零时,老天爷给张三加一岁,只要你健康存在,同样不会少了你的岁。因此,除夕守岁,宜照顾原有的睡眠规律,适当地守一会,若为守而守,勉强地守,通宵达旦地眼睛一下也不合,并且通宵激动,一刻不宁,必然会影响原有的健康状况。笔者经验,吃过年夜饭后,适当娱乐一会,稍有困意就睡觉,临睡时,把闹钟定时在零时前5分钟左右,其钟一响,及时醒来,打开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频道,与全国人民一道,把新岁接收下来。与此同时,带领孩子到室外适当地方,适量放些烟花爆竹,再继续休息睡眠。这样,既睡了眠,又得了岁,睡眠守岁两不误,最为合算。

 

三、冬时气候

冬时气候,可分为常候和温气偏盛两种情况。

(一)冬时常候(寒冬)。《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论勇》、《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分别有“北风生于冬”、“冬寒风”、“天寒则裂地凌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的说法,说明冬时气候,以寒冷为主,故一般称作“寒冬”。寒冬之期,“北风”播布严寒,寒风凝造霜雪,天地之间“水冰地坼”,宇宙万物凝坚封藏。唐·孟郊《苦寒吟》:“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二)冬时温气偏盛(温冬)。冬时为一年四时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寒冷”跟“暑热”相对,故暑夏季节的酷热天气,冬季一般不会出现。但在某些特殊年份,冬时气候,也有不冷而反温暖如春的。这种气候的发生,受《内经》在运气学说中所阐述的运气规律的制约。

《内经》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运为纲,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目,运气结合,纲运目展,随时间推移演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每年运与气的结合演化特点,推测每年每时的气象变化规律,进而推测这些气候变化对于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有关疾病、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上述经文的意思是说:在时间流布长河中,六气因五运而化生,随时间推移而播布。六气播布的具体情况,受三种规律的制约,从而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气候特点。冬时气候,同样不是例外。具体言之:

1、“至而至者和”。“至而至”指时至气亦至。《说文》:“和,相应也。” 《广雅》:“和,谐也。” “至而至者和”的意思是说:届其时而有其气,气与时相应、相谐。例如:一年之中,冬时最冷。立冬而播布寒气,天气寒冷则为“至而至”,则为“和”。这样的冬气、冬候,是为常气、常候。一般所说的“寒冬”,就是这种 “至而至者和”的冬。

2、“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即时虽至而气未至,也就是说,前来“接班”的气迟到了,力度不及不足。例如到了立冬,寒气不来“接班”,秋气不能按时退位,而秋气仍然施行。此时的冬气,与常候的寒冬相比,相对温暖一些。这样的冬天,笔者暂时将其称作“温冬”。民间所说的“十月小阳春”,指的就是这种“温冬”。

3、“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即时未至而气却先至,也就是说,前来“接班”的气提前“报到”。例如:还没有交立春节,春时的温热之气就迁正流行了。这样的冬天,亦属于“温冬”范畴。

冬时天气不冷而反暖,阳失潜藏,人和牲畜都易发生疾病。因此,对于冬时的天气温暖,人们不但没有舒适感而予欢迎,而且多数人反而谈温色变,畏温如虎。这是因为:有谚语说:“当冷不冷,四蹄不稳”(“四蹄”代指牲畜);“三九赛春天,家家哭少年”。意思是说,冬时气温变暖,有利于多种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会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甚至引起大规模的传染流行,人畜将有严重死亡,非常可怕。

 

小贴士:暖冬

从上述运气演化规律可知:“温冬”的“温”,多发生在冬时的初期或末期,很少有整个冬时都温暖如春的。历来民间有“冷在三九四九”的说法,也说明不论寒冬、温冬,每年都要寒冷一个阶段。从这个规律来看,前面所说的“温冬”,如果说成“温月”,更为恰当。

现代气象学有一个气象名词叫“暖冬”[25],认为: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时,称为“暖冬”,否则称为“冷冬”。对于一个医者、养生者来说,切忌用计算“平均气温”的方法,来给冬时的冷、暖下结论,来决定医疗和养生方案。因为对于一个医者、养生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某月、某日的“具体气温”,而不是一个冬天的平均气温,只有时时刻刻地、动态灵活地因具体气温,而制定适宜的医疗、养生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医疗、养生效果。若果即使某日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也因为是暖冬而恣进寒凉冷物以消暖的话,必生弊端。

 

四、冬时人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为闭藏”;《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把东西掩藏起来叫“闭藏”。冬时,天地间的农作物收获归仓,蛰虫冬眠入穴,水面结冰封严,山野盖上白装(霜雪),“闭藏”之象显然。

由于“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咳论》),人候以脉候为代表,故人体冬时的气机、脉象,也以“闭藏”为主。例如:《灵枢·终始》说:“冬气在筋骨”。《灵枢·经脉》说:“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为了加深理解,《内经》还在《素问·平人气象论》、《脉要精微论》和《玉机真脏论》中,运用“微石”、“中权”、“如营”等词语,对于人体“冬脉”的特点进行了反复的比喻说明。“石”指石头,质重而其性下沉;权为秤锤,衡物则重而下垂;关于“营”,《素问·玉机真脏论》自注说:“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现代脉学将“沉以搏”的“沉”字抽取出来,作为冬时脉象的专有名称,即“沉脉”。

另外,就人体部位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人迎居上为阳,寸口居下为阴。由于冬时之人的脉气闭藏于内,阴象显然,故冬时之人,寸口脉象多微微地大于人迎之脉。

张广修医师简介

张广修,著名中医实践家,从医近50年,收古今医药精华,除世人难愈顽疾,对于内科、男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的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独到的成功经验。

张广修,著名中医理论家,发表中医论文近40篇,撰写中医专蓍10多部,揭《内经》中未揭之秘,正历代诸家之误,为改造、发展、完善、统一中医学说,增添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创新了局面,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医学史意义,必将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中国新医学的创立,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张广修医师的新老患者,张广修著作的新老读者,张广修医师的新老网友、博友,都是张广修的良朋益友。在此,愿和广大朋友一道,携手并肩,共创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