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一位非凡的女性:蒂帕嬷(Dipa Ma)的故事_清江月

 圆二书斋 2015-10-08
一位非凡的女性:蒂帕嬷的故事
——摘自<佛陀的女儿>
序幕
Jack Engler于1977年春夏,在加尔各答采访了多位有证悟经验的女性修行者,其中包括蒂帕嬷……
在我和蒂帕嬷谈话开始,我问她:“当我试图想象开悟见道后的情形,它似乎灰蒙蒙的而且很枯燥。一旦你灭除了所有的欲望、愤怒、热情,汁水在哪儿?比萨饼在哪儿?chutzpah(无拘无束的勇气)又在哪儿?”
问题刚被译完,蒂帕嬷就大笑道。“噢,你不明白!过去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永远都是同样的事,没有新东西。一旦你把那些放不下的陈腐玩意儿抛开,每一刻都是新鲜的、有趣的,而且生机勃勃。每样东西都很有味道,没有两个片刻是一样的。”
真理不在她的话里,而 在她自发的欢欣和笑声里。
[转载]一位非凡的女性:蒂帕嬷(Dipa Ma)的故事X

蒂帕嬷原名为那妮.巴拉.巴如阿(Nani BalaBarua),出生于现今孟加拉邦的吉大港平原的村子。当地佛教文化的传承上溯到佛陀时代未曾有断。蒂帕嬷出生时,禅修传统在她的部落几乎不存在了,虽然他们仍遵循佛教的仪轨和传统。尽管从小就对佛教有强烈兴趣,蒂帕嬷和当时大多数亚洲妇女一样没机会正式修行。然而中年她全身心投入禅修,短期获得甚深的内观证悟。她找到将家庭生活融入修行的办法并教导如何在日常生活修习的技巧。
蒂帕嬷对西方世界影响甚大,部分是因为她和内观禅修社三位创始人的关系。她是约瑟夫.葛斯坦(JosephGoldstein)和莎朗.萨兹堡(Sharon Salzberg)的主要禅修老师,也是杰克.康菲尔德(JackKornfield)的老师之一。康菲尔德回忆说蒂帕嬷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好么?身体好吗,吃的好么?”不论是谁,不论他们以什么状态见她,蒂帕嬷总是充满爱对待他们。萨兹堡和葛斯坦都称她是“我见过最具爱心的人。”IMS教师米雪儿.麦克当纳施密斯认为认识蒂帕嬷是她生活的转折点:“遇到她时,大部分榜样都是男性,教师是男的,连佛也是男人。见到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