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女悲伤情绪之大不同 |心理学|情绪管理

 翠竹藤萝书屋 2015-10-09


您感到过hujuujaq吗?乌特库(Utku)当地的因纽特人用这个词指代一种混合了悲伤与孤独感的情绪。要想走出hujuujaq,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他人的陪伴。别人会向您表达naklik,即一种与怜悯心非常类似的情感。不过,如果您是一名成年男子,naklik会让您下不来台,因为接受太多naklik意味着您是弱者;但它对妇女和儿童是非常适用的。(连因纽特人都强调男人必须要有男人的样子)

男女大不同

女性比男性更会流泪,也更善于主动地表达悲伤。这不仅仅是出于文化因素(社会允许女人显露自己的弱势和依赖性),也有着客观的生理依据:当女性悲伤时,她们的大脑活动与男性是不同的。

近日的数项研究都成功地探测到了男性与女性在悲伤时各自的大脑运作(这些实验均首先要求研究对象主动回忆起一件经历过的悲伤往事)。

根据捕捉到的图像可知,当情绪悲伤时,男性大脑只触发了一部分杏仁核和右前额叶皮质的一小块区域,而女性大脑却触发了更广的区域,并且这些区域分散地位于左右脑。

这一现象同时也解释了女性为何比男性更容易说出自己的情绪,因为女性大脑的反应近似于惯用右手者的左脑语言区作出的反应。

另外, 您的hujuujaq若基本是由客观的不幸外因引起的,将比较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反之,如果您的情绪属于quiquq,也就是没来由的伤心、疲倦、隐退的状态,人们会连提都懒得提,您的配偶也会很焦虑,甚至会表现得很冷漠。

人类学家发现,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原始文明中都几乎没有泛指悲伤的词,而只有用来描绘不同逆境中不同情绪的多个词语。这些词语分别被用来形容失去亲人、患病、爱情破碎和孤身一人时的痛苦。泛指的悲伤由于缺少确切的可观测的成因,所以没有被命名,因而也就无人能识了。密克罗尼西亚(Micronésie)联邦的伊法利克居民会以fago(即怜悯心)对待受某事沉重打击的伤心人,但他们无法理解那些不知悲从何起的忧郁范儿。

在非洲阿瓦拉德阿里(Awlad'Ali)部落的贝都因人中,悲伤可以通过歌唱或作诗来表达,但遇到失落时应当以愤怒回应,更显男子气概。悲伤被视为软弱的表现,他们只能容忍女人和孩子怀有这种情绪。


本文摘自[法]弗朗索瓦·勒洛尔 [法]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著《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