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诗意的植物课

 黄利锋 2015-10-09
课堂教学语言的典范

说话最多的职业是什么?口若悬河的销售、不胜其烦的客服,以及苦口婆心的老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教和学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或媒介,莫过于“语言”了。


对孩子的话,要怎么说呢?盒子君想要透过书背,跟各位分享我心目中课堂教学语言的典范,来自于一位华德福教师,来自一堂堂富有诗意的植物课。



任教于爱丁堡华德福学校的查尔斯·科瓦奇(Charles Kovacs),也许是史上最擅于运用比喻的教师。感受一下:

谈冬天里的种子
“想象成千上万的种子深埋在大地中,在寒冷季节,种子仍安全地埋在土中。现在再想象一下,每一颗种子都是一点点的光亮,加入我们能够透视大地,看起来就会像是万点的繁星。在冬天里,大地看起来就会像是星空。”
谈植物生活的环境
“植物需要太阳的光和温暖以及大地的黑暗。植物是太阳和大地的孩子。就如同小孩有爸爸和妈妈一样,植物以大地为母、以太阳为父。”
谈藻类
“婴儿刚开始站立时,必须借助物品或父母的手扶持。藻类生长在水中,可藉由水支撑。所以你知道,藻类就像处在婴儿刚学会走路的阶段。”
谈蕨类植物
“当你开始说‘我’的时候,就是首次开始有所觉醒。(注:这在发展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出现在3~5岁的阶段,孩子会很喜欢说‘我’‘我的我的’)在植物界,也有像孩子一样头一次说出‘我’的植物。这类植物便是蕨类,那美丽的绿叶就好像在说‘我’一样。”
谈开花植物
“当你开始学会读书写作,内在的思维之光已经在你心中点亮。想想加减法和乘法表,要学习这些东西需要多少内在之光啊!花朵,就像是愿意学习、向阳光敞开心胸的孩子。”

作为半个博物爱好者,能遇见科瓦奇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在此之前,我喜欢钻研植物、动物,大部分为了满足好奇、猎奇、求知欲;但在科瓦奇的博物课堂里,通过他优美语言的牵引,自然万物第一次与“我”有了细密而真实可触的联结;第一次让我感到:原来“我”与世界万物,是一体的。当时读到科瓦奇的我,已经超过了20岁;他当年的学生,能在五年级就打开这扇窗,真是幸运啊。


五年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根据英国国家教育大纲制定,7~11岁为孩子发展的关键阶段2(Key stage2)。11岁的孩子开始形成独立的观点和思考,对外在世界的好奇心不断增强,开始注意到外在环境的细节。与这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对应的:

若能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植物与大自然的关系,将可帮助他们更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


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也许能够进一步说明,什么才是更贴近儿童的沟通方法。


前几天,一篇名为《打开儿童学习的秘密》的文章刷爆了盒子君的朋友圈。文章里有段话,阐述了儿童是如何学习的:“由纸笔所引发的认知、由身体上的手指所引发的数学认知、和由iPad上的游戏所引发的认知过程是不一样的。”


儿童是基于身体真实的经历认识这个世界的——“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身体,儿童的记忆、认知是不存在的” 。从“身体”衍生开去,还有孩子的成长记忆,也包括所生活的社区环境、人际关系、亲身体验过的事件……所有能够切中儿童认知的教学手段,肯定是根植于儿童真实经验的。


这个研究结果,佐证了科瓦奇的课堂之魅力所在。你一定也感受到了,科瓦奇娓娓而来的字句之间,无不渗透着与孩子们的成长相对应的描述。将植物比喻为成长中的孩子:从菌类植物、藻类、地衣到苔藓,就像是婴儿、学步儿,以及刚刚会说‘我’的小孩……这些不都是孩子亲身历经过的真实体验吗?植物与太阳、大地的关系,也处处映照着孩童所熟悉的外部世界。

为什么他能这样说话?

语言是思维的表征,科瓦奇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语言背后,离不开他本人看待世界、看待儿童的思维框架。华德福教师的专业修炼之一,就是采用“歌德观察法”(对,就是那个写《浮士德》的歌德)丈量世界、体察儿童。


歌德的观点是:

要认识自然,本身也要成为自然;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只是“我们版本”的认识,所以那样认识到的自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着我们自己。


科瓦奇透过浅白的比喻实现了视角的转换,引领孩子缩身并遁入一株植物体内,像一株植物那样打量着这个世界,为人和自然事物之间的交流而感动。这不仅是一门植物课,更是浸润无声的生命教育课。

*科瓦奇老师不单讲植物哦,在这套他为五年级学生讲授的讲义中,还有《科瓦奇讲动物》《科瓦奇谈天文、地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一公斤盒子原创图文

转载请联系盒子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