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崇志-----浩气回旋 气象万千

 百了无恨 2015-10-10
品简崇志先生画作《生命的回响》及其它知道简崇志先生的名字,源自于他的系列作品《生命的回响》。那是一组气势磅礴、气壮山河、气宇非凡、气象万千的巨作,像一首生命的交响曲,风雷俱出,直击人心。画中浩气回旋的大气象,经得起风霜雷电,衬得起《生命的回响》主题。细读画作,可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那色彩不是用笔画出来的,也不是从外面涂上去的,而是用情感(或者说情绪)泼出来的。那色是活色,花之红、柳之绿都是内在的生气,藏着生命的灵性,那山雄伟壮丽,蕴含大自然的力量,给人昂扬的气势和视觉冲击。这是一幅表现生命力量、带着生命礼赞的作品。这力之放射,有气力贯通的刚劲,又有气力凝聚的灵性,更有气遍全身的内在合力,深藏“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大气象。画家不愧是一个配色的高手,他对色彩的运用形成了一气呵成的彩色乐章,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绝唱,荡气回肠。正应了罗曼罗兰在《米勒传》中的一句话: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写物即写心,画景也是画心;画的表现即是画家心的表现,色彩显露了画家的情绪。《生命的回响》正是画家以色彩浸染情感,以激情写意自然,让生之色、生之力成为画的灵魂,既有深度又有浓度,笔调雄壮处好似惊涛拍岸,那一抹红、一丛绿又极富情致,一片云霞的嵌入是动态的,营造了云雾缠绕“山色有无中”的诗意,非常具有抒情效果。我不懂画,但能感觉那色彩带来的节奏变化有一种抓住人心的力量,这力量在一般画里是很难找到的。看着画作,我一直在猜想,创作一幅画(临摹除外)是不是和演奏一段曲写一篇文一样,是情先得于心的?一种内在的情绪在心中涌动,促使画家不得不拿起笔酣畅淋漓、尽情挥洒,画笔起落间,画家的情感也应该是有起有伏、有刚有柔、有露有含的。情动而气动,激情澎湃时,气动山河宏伟壮丽,内心归于平静时,轻收彩笔,如窗外细雨润物无声。情气相济,既有“飞流直下”的畅快,也有“采菊东篱”的悠然,这样的画面该是跃跃欲动的,千音万韵连绵不绝。这是不是画家面对绘画主体时的感受和作画时的情绪呢?是不是《生命的回响》创作时的样子呢?只有画家自己知道。读简先生的画,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骨和诗意。但他的画又不是纯然画景,而是景从于情,通过对高山大川的景物写意表达自己的情怀。简先生在阿坝工作十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应该是充满深情的,这深情如一种魅惑锁着他的爱恋。在《醉秋吟》《金秋流年》等,那“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光影里,定藏着他无限的情深深的爱,那无休止的溪流(近景水面大多是越来越宽阔)涌动的一定有他绵绵的思归情。画家人在秋天,心里却住着一个热烈的夏,他画里的秋天是热情昂扬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繁衍再生的种子,那水光潋滟的柔情里,美丽和活力似在无限延伸。所谓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景以情合,这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吧!读简先生的画,你能感觉他情绪恰到好处的把握,热情而不是狂热,太热烈的情感容易打破画面的美,大红大绿的色彩易流于俗,而简先生的画是暖,是柔情蜜意,有热有情有力有度,情在景里,景在情色中。但他的画又不是单纯的以情感人,更有理性入画,如表现在地震中重生的作品《山魂·重生》就是寓意深远、风骨有声的力作。画面丰富的木结构如交织的手臂托起明天的希望,直线与曲线的对比、阳光与阴影的对比,让人感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也让人感慨人生旅途中那一行行生命的印痕是多么沉重而又耐人寻味。能用鲜明调子去诠释悲悯情怀的画家应该是以天地之心为我心的,他能把美的事物再现也能让苦难的历程入画,这样的画家有责任有担当、画作有力量有大美。这美不是温室里开出的花,而是松柏之美、阳刚之美,画里的情与色可看出画家的精神高度和大爱情怀,给人的是光明和希望。简先生的画,还真实再现自然景物,具有摄影艺术效果。简先生是第一个把九寨沟风景推到世人面前的画家,正如柯罗、卢梭等风景画家发现了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样,简先生发现了九寨。他笔下的九寨沟,大千美景,四季不同,(《九寨的记忆》《逝水流年》《雪山下》《盛夏》《暮色》等)那些跳动的、静止的自然风物藏着他生命的足迹、人生的记忆,那是生命、生活的不可分。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青春色彩,也有“秋风清,秋月明”的相思惆怅,更有“江山留胜意,我辈复登临”的感怀望远,这些画不是画,是真实的大自然的山水,如一首首追忆似水流年的歌充满了不可抗拒的魅力引发人的诗思。《秋歌》《山涧》《暖秋》等,画家大多使用暖色调,金色的山林、流动的湖水,丰富的色彩统一在柔和的调子里,安静又热情,即展现了美丽迷人的秋色,也传达了画家对生命灿烂季节的钟情与喜爱。从这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画面里,我们分明听到了人与自然的对话。那枝叶的处理,既有柔性又有韧性,那不是树不是叶,是一个个灵动的生命;那不是画不是景,是秀发飘飞的美人挥动的手臂洋溢着热情的呼唤(《醉秋吟》《金秋流年》);那不是色、不是彩,是燕子歌唱飘出的音符,去远方探访思念(《远山的雪》《林中小路》)。文学需要音乐美增加语言的力量,画要有诗性美增加画的情感色彩和画外寓意,读简先生的画就如读一首好诗,画里的诗性美无处不在。我相信简先生也是一位诗人,他更多的是用画写诗。画家把自然界一些转瞬即逝的美用它独特的绘画语言凝固下来,是不是画家自我情感的投射呢?那些树不是生长,而是人生的年轮;那些花不是绽放,而是生命的欢笑;那些水不是流动,而是生活向前的脚步;一切美丽都是生命的辉煌,藏着画家对大自然的敬意与膜拜,藏着画家心里诗意深厚的抒情。王国维说得对:“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绘画是画家精神世界、内在修养、感情提炼后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是画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我相信画家在描绘这些风景的同时,更多的是表达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小情怀里藏着大我。一个画家,要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景物里提炼主题,深化意蕴,这要求画家不仅有娴熟的技巧,更要有美的幻想、敏锐的观察和自身感受的灵动。《孤舟》是一幅自然之作,大江南北大小湖畔都可看到停泊的小船。这里画家用色的浓淡营造意境,突出了“舟”的“孤”,既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又藏着远离喧嚣、心境淡泊、宁静致远的境。画家创造这幽静恬淡的艺术效果后面,有没有诗人韦应物内心的忧伤与无奈呢?对艺术家而言,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沉淀后的内在修为。画面上的舟看似孤独但并不孤单,它有水有花有草的陪伴,如画家一样内心是丰盈的。水面晶莹的留白如月光浸入肌肤,像一支轻盈的小夜曲萦绕在耳际,整幅画像一段安静的旧时光让人回味。《马踏落霞归》是一幅表现本色之美的画作。这个在西藏地域真实可见的场景被画家搬到画布上,有同米勒《牧羊少女》的艺术效果。画面是天空、远山、湖水和骑马回来的藏族女孩,色彩、人物处理和谐又暖心,那令人沉醉的夕阳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留给人无限的遐想,让读画的人也想和画中人儿在天高地阔里策马扬鞭,伴落日慢慢深入黄昏。一幅画,体现着画家的情操、气质、理想与追求,它留给欣赏者的不应该是纯粹的山景或花木,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场景。正如艺术评论家孙谦先生所写:“简崇志是那种能深入人心的艺术家,他的油画给人的不是一种纯粹的感官享受,而是生命内在的应和与反响。丰富的色彩变化与理想的透明度,令诗意和性情直与宇宙气象相接,仿佛没有尽头。那醇厚的色彩感和整体的结构感,以及宽广的气息更支持了一种史诗般的恢弘气魄。”演奏妙在弦外,我相信画也如此!热烈的诗与画像生命的火焰,点燃自己也照亮他人。这个寻求生命内力充满诗情的画家,这个用美的眼光打量世界,用诗心品尝大自然的画家,这个用情泼色,以色传情,以情舒怀的画家,这个让山更豪迈、水更深情、草更婀娜,花更娇美,生命更丰富的画家,画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他的画也是他生命的回响。我对辛勤耕耘创造生活创造美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敬重,故写下这些浅显的文字。在此,祝福简先生!祝福他艺术生命常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