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食勿踟蹰

 昵称535749 2015-10-10

2015-10-09 13:02 | 豆瓣:孙小猪大魔王

不得不承认,相对于南方人来说,我大东北人民的“吃”其实并不讲究,说的严重点,甚至有些过于粗糙。远的不说,就说我大沈阳,我大沈阳的饮食文化是什么?

撸串、老雪、老四季

量大、便宜、能下饭

我家附近有一家大排档,二层建筑,店面很大,那是一个撸串的海洋。每年盛夏,从店里到店外,甚至店门口的马路牙子上都放满了桌子椅子,坐满了光膀子吹瓶子的大汉。白天摊子一收,马路上腻腻一层油。那些肉新鲜不新鲜咱不知道,反正刷的都是酱,抹的都是油。

在我大沈阳,到了饭点儿,街上一走,人多的店不一定好吃,但一定量大实惠,重口下饭。一盘菜,半锅油,酱油、鸡粉使劲放,菜还没炒呢,调料和油的热量就已经爆表了。等菜上了桌,满桌都是鸡精味儿、酱油味、炸过几遍的红辣椒味儿和混着上一桌炸油的豆油味儿,再剩下的,就是咸味儿了。

外食吃恶心了,就回家吃爹妈家。

而爹妈呢,他们很多人在苦日子里泡大,重口量大,吃剩不能扔的习惯往往很难改变。当然,也有很多厨艺精湛的父母,生怕你们吃不饱,天天大鱼大肉伺候着,也不管你爱不爱吃,真是恨不得给你添一盆饭看你全盘吃下才心满意足。当然,你是不能提意见的,不然很容易换来一句:“不爱吃,你自己做呀。”

年轻小两口有极少数能自己做饭的,就炖个菜凑合吃,或者以减肥为名,干脆不吃。一盘菜,两碗饭,矫情一点的,还要排个值班表,今天你做饭,明天我刷碗,灰谁来扫,地谁来拖,闹来闹去,还不如去饭店去吃呢。

这些人吃的都不是饭,他们吃的,都是凑合。

这世上可以凑合的事情有很多,唯有吃饭这件事,是万万不能凑合的。

我不止一次的听人提起,上班太忙了,晚上没有时间做饭,能做个炒菜就不错了,功夫菜可不能强求。

其实,这个问题就好像小时候比学习,总有那么几个选手好似漫不经心,却总能考第一。也总有那么一些选手,天天点灯熬油,却总也考不出好成绩一样让人唏嘘。

只要肯动脑子,在吃的问题上,人们总是有办法的。

东北人民是很智慧的,在农村,冬天落雪家家户户便要“呼猪肉”。想吃的时候,捞出一块,可溜,可炒,可炖,可回锅,懒得不行,切一碟蘸酱也是极好的。

现在有了冰箱,隔个三五天,随便煮点什么排骨大肉,下班到家随便拿出一块来,酸菜白肉锅、回锅肉、红烧排骨、肘子肉炖白菜,十分钟完全搞的定。

换成一块牛肉,捞出一块来便可以烧土豆,横切一刀就是酱牛肉,连汤带肉下了锅,西红柿炖牛腩这种功夫菜也能做的原汁原味。

再换成一锅鸡汤或骨汤,炒菜时用来提鲜,饿时用来煮面条,或是提前捏几个馄饨冻在冰箱里,开了锅淋上一勺,那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

包了馄饨,就会包饺子,饺子馅和多了可以炸丸子,炸茄盒,面和多了可以烙大饼、做甜饼。

学了发面可以包包子,一个包子,就可以搭配出十几种馅料来,用剩下的面头可以蒸花卷,第二天的早饭也顺势解决了。

没时间看火,也有一种功能叫“预约”,现在的家用电器功能齐全的很,按下开关,完全不耽误你看电视剧。更别提什么烤箱、微波炉、料理机了。

现在街头巷尾很火的蒸菜,简直是为上班族提供了美食秘籍,那简直太简单了,什么豆豉排骨、酱汁芥蓝,睡前把菜品腌渍入味,保鲜膜一盖放进冰箱,下班回家隔水一蒸,连油烟都没得见。

有了肉,就要有青菜,炒个青菜是用不上五分钟的。炖肉的空档,就洗切好菜,顺手把厨房的油渍擦擦干净,烧完菜顺手刷了锅,用不上两分钟的事儿,反正,菜还热着。

当天吃不完的青菜甚至可以腌渍一缸泡菜,棒子国的辣白菜更是太简单了,料理机打一锅鲜辣椒酱,拌在面条里,哦,对了,扔几只馄饨,就是馄饨面了。

吃得太饱可以熬果茶,鲜山楂煮水是十分消食的。都说和碳酸饮料不健康?那就自己熬酸梅汤好了,冰镇一大壶,再冻几只水果冰棍,真是太惬意啦。

就算吃了这么多,你也可以放心。中餐的菜品,特别是搭配合理、做法干净做出来的住家饭,是吃不胖人的。

最后附上一点小贴士:

1.所有做法热量排行:炸>烧>炖>溜>炒>蒸>煮

2.用清炒和清蒸代替干炸和红烧,你会瘦的更多。

3.放弃鸡精和味精吧,选择优质的食材,在烹饪中释放食材本身的鲜美。

4.不是做不到,而是你太懒,不是不吃,而是吃的讲究。

总之,人生匆匆数十载,且食勿踟蹰啊。

更多快手美食陆续更新,敬请期待。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