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股策略

 xrj5857 2015-10-10
当我们步入股市这片鸿海后,相信许多人最先接触的便是技术分析,随后就是基本面分析,但无论你是选择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都会有一个选股的困惑。技术分析这个东西是很玄的,需要经验、悟性与个性化,分析后面最根本的就是对市场情绪、资金、供求关系等等的一个综合判定,所以也是一个比较难的修行过程。我的建议是寻找适合你自己的指标,可以仅仅是对参数的修改或者是借鉴的别人的,但一定要做些修改,每个人交易风格、性情都不一样,要调试为最适合自己的。而本文不对技术做分析,主要是对基本面的一个简要叙述。


       选股从方向上来讲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之说,我偏向于选择自上而下选择,逻辑方面好理解一些。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判断、对公司经营发展的趋势判断,这些似乎都需要牢固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没有那么快的掌握,那么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呢?我的方法是利用历史数据推测未来,虽然历史不容易重演,但事物发展都有其惯性和趋势性,所以从历史里是能读出东西来的。


       由于宏观经济过于复杂,就不作介绍(因为我也还在学习^_^),所以我主要说说从行业这里开始向下选股。主要是将行业营收增速与M2和GDP增速作比较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再把行业内个股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与行业平均值及自身值作比较,以确定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确定哪些企业适合自己的投资、投机观念。


PS 本文用SH代表行业营收增速,SQ代表企业营收增速,SQ* 代表净利润增速,文中净利润最好是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突发的意外损益排除。每个大项目下的高低只是相对概念,所以请以相对思维来看待接下来的讨论。


A、SH >= M2 定义为高景气度行业


1. 营收增速: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高质量的高增长企业
2. 营收增速: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低质量的高增长企业
3. 营收增速: 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高质量的低增长企业
4. 营收增速: 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低质量的低增长企业


       这样的行业处于快速的扩张中,行业蛋糕在不断的做大,主要以新兴行业为主,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对未来经济能够起到支柱性的行业,像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互联网金融、高科技行业等等。那么在蛋糕不断做大的过程里,行业中的企业对蛋糕的分配也会变化,整体来看分到的蛋糕分量会增多(不考虑极端的存量市场也被吞噬),但比例却会天差地别。


A1类企业是所有企业里最好的,营收增速增速均超过行业均值,同时净利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市场份额不断变大,同时成本费用控制的也非常不错,能以较小成本抢占市场。
A2类企业次于A1,虽然市场份额也在增加,但花费了更多的成本才换来的额外市场占比,属于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情况。
A3、A4均是增量市场被A1、A2侵占了部分,区别主要在成本费用类,主要原因应该是管理层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取得增量市场大小和付出的代价。

B、GDP =< SH < M2 定义为中景气度行业



1. 营收增速: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高质量的高增长企业
2. 营收增速: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低质量的高增长企业
3. 营收增速: 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高质量的低增长企业
4. 营收增速: 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低质量的低增长企业


       这类行业处于GDP和M2之间,我个人定义为比较稳定成熟的行业,一般都是国家当前的支柱性行业,像房地产、基建、电力、运输等等。但未来是日落西山还是二春再起,就要看行业本身的创新动力够不够强了。


B1、B2属于这个行业表现比较优秀的企业,整个行业处小幅增长偏于稳定的状态,整个蛋糕是一个既定大小的状态,而这两类企业在逐年的分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他们分的就是其他公司的,类似存量博弈。而B1相比B2的经营更好,因为相对来说B1获得市场的成本更低一些,效率更高一些。
B3、B4两类企业属于被瓜分的对象,失去了以前拥有的市场份额。在这个过程你B4损失的利润更多,有可能是成本费用花费更多,也可能是赚钱较多的那块市场被侵占,整体处于被动状态。


C、SH < GDP 定义为低景气度行业



1. 营收增速: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高质量的高增长企业
2. 营收增速: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低质量的高增长企业
3. 营收增速: 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高质量的低增长企业
4. 营收增速: SQ < SH AND 净利增速:SQ* < SQ  定义为低质量的低增长企业


       这些行业属于每年拖累GDP增速的行业,大多都是过去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没落,最典型的就是有色、钢铁、石油化工等等。想要重唤生机就需要在危机中顶住压力,坚持创新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或者谋求转型升级。


C1、C2两类企业虽然身处行业的衰退中,但却能够逆流而上,市场份额占比在不断的提升,最终有可能取得的蛋糕比以前还大。取得额外蛋糕是需要付出的,有的付出的少,有的付出的多,这就是C1、C2之间的区别。但也要看到绝对化方面谁得到的更多?
C3、C4类企业是所有里面最差的了,很有可能最后落得消失的下场,仅有的存量市场也在陆续的丧失,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挤压,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和寻找突围,最终只能在江湖留下存在过的身影。


        以上的讨论仅是我的一个想法和简单的概要,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有些小小的改动和个人理解,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个人认为成长型价值企业主要集中在A大类里,稳定型价值企业主要集中在B类行业,业绩反转类企业主要集中在C类行业中。即使行业、企业有好坏之分,且好坏有时又会相互转换,但其实都会有具有投资、投机的时候,所以对不同的行业、企业有相应的方法,这个就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摸索、总结与变通,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会是一件有趣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