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头诗 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吴承恩《西游记》中就作了“福”、“禄”、“寿”三首诗。 福诗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 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添万斛身健康,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春诗 唐·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二、绕头诗 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 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 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动似静,万倾碧潭澄宝镜; 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 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三、数谜诗 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清人徐子云著《算法大成》,其中有这样一首数谜诗: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 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 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 借问英才贤学子,荷深几许在当年。 四、拆字诗 拆字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合体字拆成独体字,或拆成相关的部件(偏旁加独体字),敷衍成篇。拆字诗与离合诗相近似,但又不尽相同。 龟与鳖 传说苏东坡做官时,一次微服出访,遇到几个当地称霸的乡绅设宴祝寿,便前去拜访。宾客中有两个民愤极大的官僚,一个叫杨贵,一个王笔。他们两人不问来访者是谁,就一起在席间赋起诗来。 王笔云: 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 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 杨贵云: 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 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苏东坡云: 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 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注:龟,谐音杨贵的“贵”;鳖:谐音王笔的“笔”。 五、字谜诗 字谜诗,是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瘦语诗、隐语诗。它的谜面主要是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 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 [南朝宋]·鲍照 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 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 ――[宋]·陈亚 六、联边诗 联边诗,是指诗句中的每个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联缀成章。所谓联边,语本刘思勰《文心雕龙·练字》:“半字同文者也。” 戏题 宋·黄庭坚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谚语谐谠论。 草菜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僮仆侍伶侧,泾渭清浊混。 七、连环诗 连环诗的形式通常排列成圆圈形,字数不限,读的方法很多,一般从圆圈最上边的当中一字起头,然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每五字或七字一断,即可读成若干首五言诗或七言诗。 壶铭连环回文诗 清·无名氏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这首连环诗原铭于一把清代同治年间御窑所出的小茶壶上,呈循环圆形。这首诗的读法变化多。可以从任何一个字读起,不论顺读、倒读,都能读成一首五言绝句,这样共可以读成四十首诗,大家不妨试一试! 叠字连环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首诗为东坡所作。据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种“叠字连环诗”,读法是:先从某一字读起,每隔二,或三字另起一句,得七绝一首! 八、宝塔诗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词则称《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来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每句或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上尖底宽,所以叫宝塔诗。 赋得诗 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花 唐·张南史 花, 花。 深浅, 芬葩。 凝为雪, 错为霞。 莺和蝶到, 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 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 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 九、藏头诗 藏头诗,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 寄贾宣州 宋·孔平仲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侃自忘劳。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扶乾坤我尚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十年旧友相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 每句第一个字,都是上一句末一字的下半部分。如“日”藏于“曹”之下,“力”藏于“劳”之下等。末句末一字“蒿”的下部隐藏了首句第一字“高”,这就是藏头诗的特点。 十、一字诗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而每一个“一”字后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个动作。 回船一字诗 宋·苏轼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登山一字诗 明·唐寅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向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十一、嵌字诗 嵌字诗:广义地说,按照修辞“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诗篇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具有意义的一种诗体。 嵌字诗 明·施耐庵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军师吴用为了诱迫卢俊义上山入伙,化装成算命先生,在卢家的墙题下的反诗。诗的每一句第一字合起来,就是“卢(芦)俊义反”四字。后来卢的管家向官府告发,逼得卢俊义不得不上了梁山。 十二、叠字诗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诗 寒山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叠字曲 [元]·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十三、复字诗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可以复用两三次,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嵌于句中。 嘲柳州柳子厚 [唐]·吕温 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 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春诗 [唐]·无名氏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清朝纪晓岚随乾隆帝游春时,曾作过一首咏春复字诗: 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 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 十四、数名诗 数名诗,是将从一至十以内的数目字用于诗句中,连贯而成的诗,也称数诗。有的冠于句首,有的嵌入句中;有从一至十顺着数的,也有从十到一倒着数的,还有兼而有之的。 数名诗 [明]·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吟雪 [清]·纪昀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 十五、十字图诗 十字图诗是指诗的排列为“十”字形,读法颇多,但一般居于“十”字中心的那个字在每一句中都会被用到。从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这种“十字图诗”大约曾流传中国西北地区的知识分子中,以此来消遣或斗智。 敦煌十字图诗 [唐]·无名氏 天 阴 逢 白 日照仁卿霜开僻文王 寒 路 结 为 此诗出自敦煌遗书,解读为: 天阴逢白雨,寒路结为霜。 日照仁卿相,雨开僻文王。 十字图形诗中心的“霜”字乃是全诗的破读关键,拆开为“雨”、“相”,合为“霜”由此带动全诗的推进。路:当为露;僻:当为辟,开辟。 泉把湾十字图诗 [唐]·无名氏 唐 到 西 动马人山见日光 水 流 长 此诗原存于敦煌红山口以南泉把湾一所古庙大殿东间北壁,为著名敦煌学家李正宇先生所录,解读为: 唐到西山水流长,长流水山见日光。 光日见山人马动,动马人山西到唐。 十六、联珠诗 联珠诗,又名顶针诗,是用修辞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顶针是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语,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补。联珠诗最早见于汉乐府,后代多有续作。 平陵东 [汉]·无名氏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唐]·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十七、离合诗 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每次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听、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一个字,故称合离诗。也有六句离合为一个字的。 作离合诗 [南朝宋]·谢灵运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 加我怀缱绻,口脉情亦伤。 剧哉归游客,处子忽相忘。 “古人”两句离“口”字,“加我”两句离“力”字,“剧(繁体)哉”两句离“刂”,六句诗离合为一个“别”字。全诗写出了男女离别的场景,可见其匠心独具。 十八、独韵诗 独韵诗,是指诗词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韵脚,也称福唐体、独木桥体。用同字作韵,堪称奇特。独韵诗少见,独韵词常见。 水龙吟 [宋]·辛弃疾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钦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于独处无聊些! 冬糟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芬芳,龙团凤片,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陶陶些! 十九、翻韵诗 翻韵诗,是将通常的词语颠倒过来,使之每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内容多寓讽谕之意,诙谐有趣,令人发笑。 赠漳州崔使君乡饮翻韵诗 [唐]·黎灌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倒字诗 [明]·无名氏 翁仲将来作仲翁,也缘书读少夫工。 马金堂玉如何人,只好州苏作判通。 二十、八音诗 八音诗: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 八音诗 [南朝陈]·沈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 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 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 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 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廿一·盘中诗 盘中诗,是将诗句写于盘中,屈曲成文,词意回环。它以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得名。其中不少诗句可以倒读,已是道地的回文。因此,《盘中诗》不妨认为是回文诗的雏型。 盘中诗 [晋]·苏伯玉妻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为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面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今时人,直四足。与其书,不能读。 相传西晋人苏伯玉出使蜀国,久而不归,远在长安的妻子便将所作之诗,按特殊形式写在盘中相寄。这种别出心裁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唤起丈夫的归心。而实际上,此诗本身就极富特色,它以措辞精练的三字句为主,且多处用民歌比兴的手法,在匀称的节奏中委婉推进感情的表达,吟来十分动人。 廿二、回文诗 广义的回文体诗,包括诗、词、曲、赋、箴铭等,狭义的则专指回文诗。 四时回文诗四首 [唐]·薛氏 春 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 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 夏 凉回翠簟冰人冷,齿沁清泉夏井寒。 香篆袅风青缕缕,纸窗明月白团团。 秋 芦雪覆汀秋水白,柳风凋树晓山苍。 孤帷客梦惊空馆,独雁征书寄远乡。 冬 天冻雨寒朝闭门,雪飞风冷夜关城。 殷红炭炎围炉暖,浅碧茶瓯注茗清。 廿三、回文词 西江月·泛湖 [宋]·苏轼 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 晴芜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 燕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芜。 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轻过雨。 廿四、回文曲 回文曲·普天乐三首 [元]·仲龙子 普天乐·自况 竹敲风虚檐转月,素秋天爽气新,疏花菊老含清露。 梧庭瘦影,梧庭瘦影,影瘦庭梧。 回文倒读: 梧庭瘦影,影瘦庭梧,影瘦庭梧露。 清含老菊花疏,新气爽天秋素,月转檐虚风敲竹。 廿五、药名诗 药名诗,是在诗词中嵌用中药名,联缀成篇。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僧抒发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节,颇值玩味。 答鄱阳客·药名诗 [唐]·张籍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这首诗中共用了五个中药名,除“半夏”为直接嵌用外,地黄、枝子(栀子)、桂心,都是离合前句句首字而成,而“喜君子”则是中药名“使君子”的谐音。 廿六、歇后诗 歇后诗,指诗句中引用成语或现成语句,字面上只用前面部分,结尾一字省去,而其本意却在后面省去的一字,故称“歇后”。 歇后诗 ·无名氏 抛却刑于寡(妻),来看未丧斯(文)。 止因四海困(穷),博得七年之(病)。 既折援之以(手),全目请问其(昏)。 且过子游子(夏),弃甲曳兵而(奔)。 此诗选自清代独逸窝退士所辑《笑笑录》。全诗实为“抛却妻,来看文,止因穷,博得病,既折手,全目昏,且过夏,弃甲奔。 明代褚理斋曾为夏五家的塾师,夏五个头很矮,他妻子却长得很高。两人站在一起时,夏五身高只到他妻子的胸部,于是塾师作诗一首相嘲。如下 夏五先生罔谈彼(短), 夏五娘子靡恃已(长)。 有时堂前相遇见(面), 刚刚撞着果珍李(柰)。 廿七、独桥诗 独桥诗,原称独木桥体诗,或称福唐独木桥体诗,它要求整首诗(词)的韵脚用同一个字。 明朝谢榛的《灯》,就是有名的独桥诗。诗曰: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 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 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 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 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 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 雪市减春灯,茅屋祗书灯, 书隐酒楼灯,穴鼠暗窥灯, 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 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 蛩吟半壁灯,农谈共瓦灯, 屋漏夜移灯,明灭几风灯, 窗昏梦后灯,流萤不避灯, 寒闺织锦灯,形影共寒灯, 调鹰彻夜灯,海舶浪摇灯, 夜泊聚船灯,霜风逼旅灯, 灵焰凤梨灯,春宫万户灯。 廿八、间韵诗 间韵诗,又称平仄两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唐朝章碣首创间韵诗,他自号变体诗。全诗如下: 变体诗 东南路尽吴江畔, 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 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 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 鸱夷高兴固无边。 廿九、促句诗 促句诗,三句为一叠,一叠一换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通常分为二叠和三叠两种。 悲秋 宋玉 江南秋色摧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 家在江头白鸥浦。一生未归鬓如织, 伤心日暮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 诗中“暑、雨、浦”同韵,“织、赤、壁”同韵。第一句是虚写秋来,第二句是实写秋来,第三句是因秋思家,第四句是思家不归,第五句是怕到秋深,第六句是作诗悲秋。 三十、幽默诗 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写诗,也是增加诗趣的一种方法。请看启功先生的一首词(其中“真”字应作仄声): 沁园春 ·自叙 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 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 如今渐老,幻想俱抛。 半世生涯,教书卖画, 不过闲吹乞食箫。 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此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 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 絮絮叨叨。 这样文章,人人会作, 惭愧篇篇稿费高。 从此后,定收摊歇业,再不胡抄。 卅一、谜语诗 谜语诗,制谜成诗,让读者在欣赏诗趣的同时,又享受谜趣。 《咏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卅二、缀名诗 以专有名词连缀成诗的,称之为缀名诗。药名、花名、地名、人名、文章名、戏剧名、词牌名等等,均可缀成诗词。 北宋陈亚有一首《生查子》,词中引用十种中药名:相思子,白芷(谐音),紫苏(谐音),苦参(异读),槟榔,狼毒(谐音),当归,远志(谐音),菊花,茴香(谐音)。 生查子闺情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槟榔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卅三、集句诗 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而成的新诗。南宋文天祥,少年时期集杜甫诗句于一诗,以表达投笔从戎的志向: 读书破万卷,许身一何愚。 赤骥顿长缨,健儿胜腐儒。 四句诗,分别选自《赠韦右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古》、《草堂》。 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有五十五首集句诗,例如: 群雄竟起向前朝,折戟沉沙铁未销。 平原好牧无人放,白草连天野火烧。 四句诗来自杜甫、杜牧、曹唐、王维的作品。 卅四、偷声诗 偷声诗,即三句半,原名“瘸腿诗”,窃恶其名而改之。把绝句的第四句减半,即是偷声诗。其诗眼,在那半句,须仔细吟之。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个诗人十分热爱偷声诗,几乎到了言不离偷声诗的地步。一年,家乡大旱,郡守亲自出马祈雨,接连数日行跪拜礼,可是连一点儿雨滴也不曾飘落。诗人觉得郡守迂腐可笑,就作诗讽刺他: 太守祈雨泽, 万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 见月。 郡守恼之,寻来问罪,可是罪从何而来呢?没有办法,就说:“若能吟出好诗,便放了你。”郡守自诩心慕东坡,自号西坡,便命诗人即以“西坡”为题。那人应声吟道: 古人号东坡, 今人号西坡。 这坡比那坡, 差多。 郡守恼羞成怒,喝令打十八大板。诗人忍痛吟道: 作诗十七字, 责板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 打杀。 郡守以诽谤罪,发配他去郧阳。他舅舅闻讯赶来,两人相对流泪。诗人的诗瘾又上来了。 发配到郧阳, 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 三行。 原来,他舅舅是独眼儿。 来到发配地,县令和夫人想见识这位怪才,令他即地吟诗。他瞅了一眼步出厅堂的官夫人,张口就来: 环佩响叮当, 夫人出厅堂。 金莲整三寸, 横量。 卅五、柏梁诗 柏梁诗,原称柏梁体诗,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的一种七言古诗。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因而得名,称之曰柏梁体。 下面是汉武帝筑柏梁台时,与群臣的联唱: 汉武帝:日月星辰和四对, 梁孝王:骖驾驷马从粱来。 大司马:郡国士马羽林材, 丞相石庆:总领天下诚难治。 大将军卫青:和抚四夷不易哉, 御史大夫倪宽:刀笔之使臣执之。 太常周建德:撞钟伐鼓声中诗, 宗正刘安国:宗室广大日益滋。 卫尉路博德:周卫交戟禁不时, 光禄勋徐自为:总领从官柏梁台。 廷尉杜周:平理请谳决嫌疑, 太仆公孙贤:修饰舆马待驾来。 大鸿胪壶充国:郡国吏功差次之, 少府王温舒:乘舆御物主治之。 大司农张成:陈粟万石扬以箕, 执金吾中庶豹:缴道宫下随讨治。 左冯翊盛宣:三辅盗贼天下危, 右挟风李成信:盗阻南山为民灾。 京兆尹:外家公主不可治, 詹事陈掌:椒房率更领其材。 典属国:蛮夷朝贺常会期, 太匠:柱枅榑栌相枝持。 大官令:枇杷橘栗桃李梅, 林令:走狗逐兔张罘罳。 郭舍人:啮妃女唇甘如饴, 东方朔:迫窘诘屈几穷哉 唐朝杜甫《饮中八仙歌》,也是柏梁体: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蛟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卅六、同调诗 以一个诗句为单位,用同一个声调的字组成,这样的诗,称为同调诗。古时称四声诗。同调诗一般为五言诗。按照声调的不同,同调诗可分为五类: 1、全平诗整首五言诗全是平声字。 2、平上诗单句平声字,双句上声字。 3、平去诗单句平声字,双句去声字。 4、平入诗单句平声字,双句入声字。 5、全仄诗整首五言诗全是仄声字。 宋朝梅尧臣的《舟中夜与家人饮》,是一首全仄诗: 舟中夜与家人饮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舫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卅七、哲理诗 诗面含有关于宇宙和人生原理的,称为哲理诗。哲理诗给人以思考,给人以启迪,让人豁然开朗,明白事理。来读宋朝苏轼的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卅八、尖塔诗 先看一首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至七言(尖塔诗) 呆 秀才 吃长斋 胡须满腮 经书揭不开 纸笔自己安排 明年不请我自来 阴阳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为人易做人难 你叽呱我也叽呱 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 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 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善恶到头终有报 前船是后船涯 事上无难事 有德终发 回味甜 由他 卅九、神智体 神智体,也称谜象诗,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是古代的文字游戏。它文字形体和笔划大小疏密的变化、位置的正反和结构的拆借增减来“以意写图,使人自悟”。 据说神智体出自苏轼,据宋人桑世昌《回文类聚》记载:宋神宗时,辽国有一使者来京,以能赋诗自夸,神宗命苏轼为馆伴。辽使便以诗诘轼,苏轼笑曰:“赋诗亦易事也,观诗难事耳。”便挥笔写了十二个字,“亭”字写得很长;“景”字则写得极短;繁体定的“画”字中间的人字还没写,“老”字写得粗大,“拖”字横了过来,而“筇”字写得极细。“首”字反写;繁体字的“云”中间断开了,“暮”字下的日斜了过来;“江”字右边的“工”弯弯曲曲,“蘸”倒写;“峰”字的山旁向右侧偏。写完之后,苏轼便计辽使读其意,辽使惶惑不能读,此后不复言诗。下面大家来看看苏轼这首诗。 怎么读呢?原来是这样: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四十韵字诗 古称叠韵诗,要求以同韵字组成句,再以同韵句组成篇。也就是说,一句诗里的字儿,全是同一个韵部的。 唐朝皮日休就创作过这种韵字诗。例如: 叠韵山中吟 穿烟泉潺湲, 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 熟鹿伏屋曲。 第一句五字全在平声“一先”韵里,第三句五字全在平声“七阳”韵里,第二句第四句十字全在入声“一屋”韵里。 四二、吃语诗 纪晓岚很喜欢拿南方人的口音出笑话。那年督学福建时,出了个“睡草屋闭户演字,卧樵榻弄笛书符”的时候,一直被人传为笑谈。这次侍驾南巡,又有机会到南方,他在舟中无事时,就在这副对联的基础上,写了一首诗,是专门用来应付南方官员求赠的。 题目是 “草屋闭户言志”,仅看这题目,就让人够受的了,他那诗文,更叫人读起来非牛非马,诘屈聱牙,诗文是: 《草屋闭户言志》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松寺寻宵宿,喜幸花轩候晓行。 情切慈亲催寸草,抛撇蓬荜譬飘萍。 身逢盛世述书史,蛮貊氓民慕灵名。 当时,皇上听南方官员一读这首“双声体”诗,一个个都成了“大舌头”,笑得有些支撑不住,靠在椅背上,险些倒了下去。在场的彭元瑞等人,也笑得姿态不整,失了官体。每逢南方官员求请题留,纪晓岚就将此诗抄录一份,送给人家,导演出一幕幕活剧。起初确实让乾隆皇帝很开心,但后来皇上见这样太不象话,就制止了他这种做法,不许他再给地方官员题赠什么。所以有人说纪晓岚侍驾过巡数省,看了许多风景名胜,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诗文,可能是受到皇上限制的缘故。 四三、叠韵诗 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以期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叠韵是指两个或几个韵母部分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构成词或词组。 五字叠韵诗 [南北朝]萧衍 后牖有榴柳、梁王长康强。 偏眠船舷边、载匕每碍埭。 六斛熟鹿肉、暯苏姑枯卢。 四四、同声诗 同声诗 [明]徐兴公 绿柳龙楼老,林萝岭路凉。 露来莲露冷,两泪落刘郎。 黎岭连连路,兰陵累累楼。 流离怜怜落,李郎懒来留。 留恋兰陵令,淋漓雨泪流。 岭萝凉弄濑,路柳绿连楼。 这首同声诗的特点,大家一读就知道了,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声母。这样的诗不好读,实际是更不好写,难得难得。 四五、双声诗 汉字的发音是可以切分为前后两半的,人们把前半叫作“声”,后半叫“韵”,这样的觉悟竟促成了汉字标音法的大**——反切的发明。这是发生在东汉的事,到了六朝,反切注音法风靡一时,大多数的书都采用了反切注音。诗歌本来是押韵的,在六朝也有人异想天开,写了一些“双声诗”。诗中用双声词,宋代苏轼首先用七律写作双声诗,诘屈聱牙,别有风趣。今天看来,这些双声叠韵诗可借鉴之处并不多,内容贫乏是一方面,形式上也觉拗口拗舌。我们只能把它看作一种文字游戏,但诗人们熟练运用语音知识的高超技巧,却是可以学习的。双声诗要求一句或整首诗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以期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因而也被称为吃语诗、口吃诗。 望僧舍宝刹 [唐]温庭筠 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 帘栊兰露落,邻里柳林凉。 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岗。 潭庭同澹荡,仿佛复芬芳。 大家读起来感觉如何。第五句“空”字特殊,声母不是G。第七句“澹荡”两字,古代读音的声母与前三字相同。本诗最大的特点的每句都是同一声母,说起来与绕口令一样,但还确切的表达了僧舍里修身养性的情景。 四六、穴名诗 针穴为中医治病之术,以针刺或以艾灼穴位。在我国医学史上渊源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论述。针灸经穴名目繁多,历代文人可将药名入诗,针穴名自然亦可入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始自梁元帝萧绎,后世仿作者甚少。 针穴名诗萧绎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五里,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承光,通天)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曲池,玉堂)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中庭,步廊) 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下关,人迎) 四七、星名诗 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所用的星辰名,语意双关。现存星名诗数量不多,以南朝齐王融五古《星名诗》为最早。宋黄庭坚七古《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是现存篇幅最长、最有社会意义的星名诗。 星名诗 ·王融 眇叹属辰移,端忧临岁永。 久渐入汉客,每愧遵河影。 仙羽诚不退,蓬襟良未整。 谁谓无正心?大陵有霜颖。 这里的辰指北极星、岁指寓岁星、入汉客是传说汉代张骞曾乘槎至天河。遵河影错指牛郎织女。羽指羽林星;蓬指名王星、心是二十八宿之一、大陵也是星座名。大陵也是星座名。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黄庭坚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劚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行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这二十八句里每句有一个二十八宿的星名,你自己可以对照一下。 四八、姓名诗 姓名诗是将姓名嵌入诗内,前面有一种离合诗中有姓名离合,是指名中的两个字可分开两用,那个难度更高一些。 将军名诗 萧绎 虎旅皆成阵,龙骑尽能甫。 鸣鞭俱破虏,决胜往长榆。 细柳浮轻暗,大树绕栖乌。 楼船写退鷁,樯鸟狎飞凫。 度河还自许,偏与功名俱。 这里的虎旅、龙骑、破虏、决胜、细柳、大树、楼船、飞凫、度河均为古代将军名称。 四九、地名诗 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成篇。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南朝宋]谢庄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 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 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 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 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篇中涉及从浔旭至金陵间的稽榭、烟台、翔州、秋浦、高湖、南陵、青溪、黄沙、雷池、茅堂、鲁显、秦良、博望、梁山等十几个地名、山水名。诗以全篇对仗的五言古体写成,具有典型的南朝地名诗风格。 五十、五行诗 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 清江引 [元]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五一、转韵诗 转韵是古体诗的特征,为近体诗所无。《诗经》在押韵上就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由于一韵到底的诗,易流于平板,转韵的诗多波澜变化,所以唐以后的七言古诗,转韵之作多。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唐]王建 辉天复耀地,再为歌咏始。 素传学道徒,清门有君子。 文涧泻潺潺,德峰来垒垒。 两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间。 封章既不下,故旧多惭颜。 卖马市耕牛,却归湘浦山。 麦收蚕上簇,衣食应丰足。 碧涧伴僧禅,秋山对雨宿。 且欢身体适,幸免缨组束。 上宰镇荆州,敬重同岁游。 欢逢通世友,简授画戎筹。 迟迟就公食,怆怆别野裘。 五二、排比诗 排比诗,是借用语法中的排比句而言,我认为就是同一字在同一位置反复出现。这样的诗出不少。 清朝初年,有一些原来高喊民族气节的官吏,看到局势稳定,纷纷投靠清廷。有人作过一首讽刺诗云: 满洲衣帽满洲头,满面威风满面羞。 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忠忿满腔愁。 五三、卦名诗 上八卦相传为伏羲所作,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 赋得山卦名诗 张正见 蓬莱遯羽客,岩穴转蒙茏。 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 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注:这首诗是写景之上品,而且每句里都有一个卦名:遯、蒙、井、解、临、随、师、咸。 题东坡村醪帖 元·倪瓒 否困咸需讼,睽离垢蛊蒙,解颐履蹇遯,旅晋豫恒丰。 临观革小过,师比震同人,大有随屯贲,中孚亦渐升。 这首诗里所有的字(最后一句中的亦字除外)都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的名称。太神奇了,这一点很不容易。 五四、节气诗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长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簪开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热风催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祥瑞,小雪鹅毛飞蹁跹。 大雪寒梅迎风开,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就过年。 五五、四季诗 四气诗 [南宋] 王微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四时诗·神童诗 [北宋]江珠 春游青草地,夏赏丝荷池。 秋饮黄龙酒,冬吟白雪诗。 四时诗·怕读书 [明]冯梦龙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箱度残年。 五六、六忆诗 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忆○时”三字领起,继之以五个五言句,格式定型。 六忆诗 [明]柳如是 忆眠时,锦帐下头边。凤钗佯憨夺, 桃衫倚醉牵。 为怜婉转意,红烛不移前。 忆起时,婉转月阶上。零妆斟意审, 欢气自随向。 神绪难久藏,因风托思想。 忆坐时,溶漾自然生。习适久华会, 方意徘徊成。 形影春风里,窈窕共一情。 忆来时,金剪阁妆台。渐听玉摇近, 遥知绣帘开。 步难花砌稳,香隔翠屏猜。 五七、八音诗 上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属杂体诗,也称“八音体”、“八音歌”,五言,共16句。现存的以南朝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 八音诗沈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五八、十二属诗 十二生肖诗·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五九、建除诗 建除诗,杂体诗名,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淮南子'天文训》云:寅为建,卯为除。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后人遂称此种诗为建除体。建除诗则是古时文人之笔墨游戏,该诗体首见于六朝鲍照,以宋黄庭坚最为多作。 建除诗 [宋]鲍照 建旗出炖煌,西讨属国羌。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六十、粘对诗 白居易有一首粘对诗 寄韬光禅师 唐·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前两联由近到远,先讲韬光所在的寺院原是一寺分成两寺,一门分成两门;接着介绍寺外的东西涧水的对流,南北岭云霞的游动,相映成趣。后两联由外到内,先讲寺院前台鲜花后台都能见到,上界的钟声下界也能听清;然后回到高僧参禅的地方来。全诗耐人寻味。 儒风大家原创整理,转载需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