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正确的执笔方法

 江南好书斋 2015-10-11

      在书法教学中,经常会听到一个故事: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王羲之潜于后掣其笔而不脱,感叹说:此儿当有大名。许多人以此为依据,认为写字时,执笔要用力,甚至认为越用力越好。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值得探讨。

      其实关于执笔历代还有不同的说法。苏东坡说:“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张长史说:“妙在执笔,令其圆转,勿使拘挛”。米南宫说:“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笔者以为,王献之学书的故事应理解为,学书要专心致志,而执笔越用力越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执笔要指实、掌虚、腕平、掌竖。所谓指实,当然要用手指把笔握住,但用力应适度。所涮力透纸背,是书法作品的一种视觉感受,而不是指书写时执笔的力度。

      书法上对于执笔的高度都有执笔姿势的图示,许多人以此为标准高度。其实执笔的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字体和字的大小而变化。写小楷,执笔宜低;写大楷执笔稍高;写很大的字或行草书执笔更高一些。执笔越高,控笔的难度也越高。执笔的高度应以书写时能挥洒自如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