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祖籍潘州(今高州),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墓志》青石质,长方形,长112厘米,宽78厘米。志盖盝顶,厚12厘米,顶面阴刻篆书“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墓志”六行18字,四刹减地线刻四神图案。志石厚14厘米,四侧线刻十二生肖图案。志文阴刻行书体,45行,行10至34字不等,共计1420字。墓志撰文为“尚书驾部员外郎知制诰潘炎”,书丹者为“太中大夫将作少监翰林待诏张少悌”,与神道碑撰、书者相同。志文叙述了高力士的世系、出身、为人、功绩、官职、家庭情况及死因,是目前有关高力士生平的最完整、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释文: 事君之难,请言其壮,尽礼者,或以为谄!纳忠者,时有不容。直必见非,谓之靡上。严又被惮,不得居中。古所为臣不易者以此。至有排金门,上玉堂,出入五纪近天子之光,周旋无违,献纳必可;言大小而皆入,事曲折而合符;恭而不劳亲而不读,谏而不忤,久而不恹。美畅于中,声闻於外,开元之后,见之於高公矣! 公本性冯,初为元-。则天圣后赐姓高,改名力士。冯之先,北燕人也。衣冠屡迁,不常厥所,章甫适越,遂为强家。曾祖盎,皇唐初高州都督,耿国公,广韶等+八州总管,赠荆州大都督 ,斡与特建,岑峤为雄,頥指万家,手据千里。有三子:曰智奎,智戴,智玳。耿公知而内举,请以分忧,朝庭许之。奎为高州刺史,戴为恩州刺史,玳为潘州刺史,圣历中,潘州府君捐官舍,子君衡袭其位焉。父没子继,南州故事,且持启戟方俟。 丝纶按察史,摧折高标,替抉瑕璺,祸心潜构,飞语上闻。帝昏难叩,家逐籍没。及公之鼎贵,恩赠广州大督都。公即广州之少子也。年未十岁,入于宫闱,武后期壮而将之,别令女徒鞠育,将复公候之庆,俾加括羽之深。令受教于内翰林。学业日就,文武不坠。必也射乎,五善既闲。百发皆中,因是有力士之称,自文林郎宫教博士转内府丞。至尊以公夙遭闵凶,弱丧何怙;倍年存父事之礼,三州有天属之恩。帝曰渝以汝为内侍高延福男,由是,遂为高氏。君命天也,天所授焉!子楚大不韦之门,齐姜育有妫之后,兆自真宰,成于主恩。孝和忽其升遐,韦氏纷从以干命。 玄宗至道大圣皇帝,中夜堤剑,迟明登天,门杓未移,弥气如埽。攀龙附凤,公实亲焉。录其翼戴之勋,遂有骤迁之命。特加朝散大夫,内给事充内弓箭库使,寻,迁内常侍兼三宫使,又加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恭以桥梓之心,居过车马之赐,乞迥所授,进父之班。圣心嘉之,用奖名教,父子并受内侍。公仍加银青光禄大夫。又属万乘东巡。柴于岱岳,更授云麾大将军,左监门卫大将军,申前命也。兼充内飞龙厩大使。公艰疚之。岁太夫人在堂,夫人麦氏,宿国猛公之曾孙也。复巢之下陟屺无从,寒泉切莫慰之心,永初无随子之赋。德均圣善,孝感神明。瘴海炎山,不为疵疠。板与万里,来就高堂,欢甚如初,和乐且孺。兄元进,元诖等雁行而至。当代荣之,庆吊相随,风树增叹!无何,丁太夫人犹。绝浆之日,恩制起夺 ,先夫人有越国之赠,崇赐类也,累迁冠军,镇军,辅国,骠琦等大将军,特拜内侍监,内侍有监 ,自公始也。王洪之乱,辇轱震惊,禁军一举,玉石同碎。公亲执桴鼓,令於颜行曰;斩级者无战功,擒生者受上赏。淑扰之际,人无横酷者,由公一言也!蜀胡羯僭逆,天王 居于成都,跋涉艰难,扶护惊毕,。蜀有南营之叛,公讨而平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介公,食邑三千户。文明武德皇帝再造区夏,奉迎皇胡舆。太上高居复归于镐,赏从行者,加食实封三百户。公左右明主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纲,承九重之密旨,造膝之议,削稿之书,不可得而知也。其宽厚三之男量,艺业之尤,施舍之迹,存于长者之论,良有古人之风。上元初遭谤,迁谪安置巫州,知舆不知,皆为叹息。 宝应元年,有制追赴上都,中路闻天崩地坼二圣下席。长号泣血 ,勺饮不入口,惜攀须而无及。俄易责而长辞,其八月八日,终於朗州龙舆寺,享年七十三。舆榇至京,恩制赠开府议同三司,扬州大都督,仍陪葬泰陵,书王命褒之也。公以宝应二年四月十二日安厝。。夫人吕氏道备公宫,天宝中封齐国夫人方贵而逝,封树已久,安而不迁。嗣子正议大夫,前将作少监,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悦,蝤子为继,克家有光,时称雅才。丧善执礼,以先父出远,表请黜官。皇鉴至明,俾复旧职。封章屡上,改恒王府长史。时议多之 。养子内给事承信等,永言孝思,敬奉先训。炎今之述者,天所命焉,用刊青龙之铭,长记黄陵之侧。词曰: 五岭之南歌大冯, 桂林湘水神降公。 君门九重阊阖通, 开元神武英复雄。 云天雨露恩渥崇, 帷衣筹谋心膂同。 五十年间佐圣躬, 无瑕遇谪迁巴东。 来归未达鼎湖空, 抚膺-绝如有穷。 魂随仙驾游苍穹, 托茔山足茂陵中, 君臣义重天地终! 懋官事有嫌累微瑕有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