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少人知道的“臂颤音”演奏技巧

 蒹葭微霜 2015-10-11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葫芦丝”

每天推送葫芦丝巴乌名曲及视频教程

感谢您的支持并将我们推荐给更多朋友一起分享!


很少人知道的“臂颤音”演奏技巧

作者:小丁老师



说到“臂颤音”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是能够熟练掌握会使得颤音“tr~~~~~~~”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且音密、有弹性。我们就再也不怕欢快的曲子中又长又多的“tr~~~~~”了。尤其是对不容易颤的中音“5tr~~~~~~~~~”效果非常明显。


大家知道,我们的大拇指粗又壮而且又短,不同于其它手指。在颤音的速度上会受到这个先天生理条件的限制,不如其它手指颤的利落。其实说白了,就是“哆嗦”。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人为什么会“哆嗦”?人在发冷的时候,毛孔和肌肉都会收缩,这种哆嗦其实是肌肉收缩紧张引起的。不光是冷的时候,你要是特别害怕和紧张的时候,也会哆嗦。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感觉小丁太罗嗦了。其实小丁只是为了让大家深刻地理解这个技巧。


接下来详细说说,“臂颤音”就是通过手臂的紧张和僵硬来获取的一种颤动。是由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直至手指。颤动时手指不能弯曲,亦不可以有任何动作,即不可在臂颤的同时使用指颤。以臂肘为轴心,大小臂呈紧张和僵硬状态。手臂紧张度越强,颤动的频率就越快。在颤“5tr~~~~~~~~~”的时候(以正手位为例),利用左手小拇指固定在一个位置做为轴心颤动大拇指(巴乌同理)若是颤3就用大拇指做轴心来颤食指。


有人问了,“我的2的颤音和1的颤音也不好,也可以用臂颤音吗?”回答是肯定的,但难度会随着“轴心”的增加而增加。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小丁的左手很笨,就连3 2 1的颤音都不是很快,所以习惯了“臂颤音”以至于走火入魔,不用不行了。小丁吹曲子时凡是有左手的颤音全部都是臂颤。第一次接触“臂颤音”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上学时去游戏厅玩游戏机按键偶然体会到的,后来学习音乐后得知在笛子的演奏中也确有此技巧,只是用的不多。


最后想说的是,此技巧不宜练的太多,有悖于松弛的生理状态。


 

阅读原文进入“葫芦丝论坛”,和友们一起交流提高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